天天看點

<<晴雯之死,她難辭其咎>>

她“潛伏”太深,很多人被她的“溫柔和順”外表迷惑了而已

<<晴雯之死,她難辭其咎>>

晴雯是賴嬷嬷買來後孝敬給賈母的,是“奴才的奴才”,身份尤其低賤,但她卻是奴才中最具有自我意識和反抗精神的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她被王夫人一番“雷嗔電怒”之後,逐出大觀園,病恨而亡。很多人把晴雯之死歸咎于王善保家的毒舌和王夫人的冷酷,其實對于晴雯之死,還有一個人也是難辭其咎。隻不過她“潛伏”太深,很多人被她的“溫柔和順”的外表迷惑了而已。

王善保家的僅僅因為平日裡進園去丫鬟們不大趨奉她,就想借訪查香囊生事,而她的矛頭首先指向的就是晴雯。她向王夫人進讒,導緻晴雯無故被斥責一番。後來王善保家的帶人搜檢大觀園,搜到晴雯時,晴雯忍無可忍,“豁啷一聲将箱子掀開,兩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将所有之物盡都倒出”,她用激烈的行動回擊了王善保家的對她的侮辱。“王善保家的去趁勢告倒了晴雯,本處有人和園中不睦的,也就随機趁便下了些話”,終于導緻晴雯帶病被逐,最終香消玉殒。這裡“趁便下了些話”的“本處”之人,正是決定晴雯命運的關鍵人物!那她又是誰呢?

和晴雯一起被逐的,還有四兒和芳官,原因嘛,王夫人說得清楚“打諒我隔得遠,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雖不大來,我的心耳神意時時都在這裡”。連寶玉都疑心“咱們私自頑話怎麼知道了?又沒外人走風的,這可奇怪。”“怎的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一番話問得襲人“心内一動,低頭半日,無可回答”。這段情節頗耐人尋味,細細品味,那充當王夫人“心耳神意”的,不是别人,正是這位外表“溫柔和順”,自稱“粗粗笨笨”的襲人。在寶玉被打之時,王夫人使婆子來喚寶玉房中人去回話,襲人就抓住機會,安排他人照顧寶玉,自己去回話。因為主張“我們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和建議“以後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她得到了王夫人的歡心,王夫人親熱地稱她“我的兒”,“我就把他交給你了”,并許諾“我自然不辜負你”。主仆二人在寶玉問題上達成一緻,襲人自然也就成了王夫人在寶玉身邊的心腹人。她會将寶玉身邊人的一舉一動禀報給王夫人也就無可質疑了。更重要的是,她和晴雯之間存在競争的關系,她們都是賈母預設的“姨娘”人選。寶玉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襲人素知賈母已将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而晴雯被逐之後,王夫人向賈母做了專門的彙報,賈母很惋惜,“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麼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她,将來隻她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誰知變了。”可知在賈母心意中,晴雯還是比襲人略勝一籌的,但襲人雖不善言辭,針線也比不得晴雯,模樣兒也不如晴雯,但是她卻比晴雯有心機,有手段。很多人隻看到襲人的低調、謙退、忍讓,而忽視了她的心機。寶玉因晴雯被逐傷心,襲人來勸他,寶玉為晴雯說了幾句癡話,襲人不耐煩,說道: “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就費這樣心思,比出這些正經人來!她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幾句話暴露出襲人真實的内心世界。她視晴雯為競争對手,必欲除之而後快!是以,那個“趁機下了些話”的本處之人就是襲人!隻是可惜了晴雯,不知她臨死時,能否想到對她落井下石的人,會是這位朝夕相處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