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1993年,一位老人緩慢地走在紹興魯迅紀念館中,目光牢牢地粘在魯迅的手稿前,帶着無限眷戀。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就在幾個小時前,這位老人剛剛遞交退休申請,而他正是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章貴。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說起來,章貴和這裡淵源頗深,因為他的祖父正是魯迅筆下的著名人物——閏土。

少年閏土和少年魯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隻可惜,後來的經曆讓兩人變得生疏。

一陣微風将老人從回憶帶回了現實,不知不覺中,他已經走到了魯迅故居。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不知祖父對那個兒時玩伴,是否有過一絲意難平?

幸好這份友誼沒有徹底切斷,他和魯迅的兒子周海嬰重建立立起聯系,還成了世交好友。

想到此處,老人突然加快了腳步,他記起今早收到了一封來信,或許就是海嬰寄來的。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熟悉魯迅小說《故鄉》的人,一定會對那個月下刺猹,頸上戴着明晃晃銀項圈的少年閏土,有着極為深刻的印象。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閏土本名章運水,父親叫章福慶,他們一家居住在紹興周邊的杜浦村,務農為生。

有一年,章福慶經人介紹到周家做工,周家人看他手腳勤快,忠厚老實,就把他留了下來。後來,他的妻子也進入周家,做起了魯迅的乳母。兩家人雖然是主仆關系,但卻相處得十分融洽。

大概是魯迅與章運水的年齡差不多,是以章福慶每次回家必會帶些自家種的蔬菜給他,又或者空閑時給他講講兒子的趣事,再給他編些竹子做的玩具。

漸漸地,魯迅對這位從未見過面的小兄弟有了濃厚的興趣,總盼着能有機會見見面。

1893年新年期間,魯迅的曾祖母去世,需要準備一番大祭祀。在征得魯迅父母同意後,章福慶叫來兒子章運水幫忙看管祭器,于是就有了二人的第一次碰面。

他們雖是第一次相見,但卻十分投緣,彼此間兄弟相稱,早就忘了原本的身份。

魯迅陪着他逛大街,賞風景,章運水則滿肚子搜刮鄉野故事講給魯迅聽,像是雪地裡捕鳥、海邊拾貝殼、西瓜地裡叉獾豬等等。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兩個孩子都為對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以至于祭祀結束後,他們因為不想分開,急得哇哇大哭。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然而,這場友誼就像相交線,最終漸行漸遠。

起初,章運水一直和魯迅保持聯系,他有了上學的打算,章福慶也同意了這個請求。

可是,就在入學前夕,章福慶突然一病不起。

恰逢此時,魯迅的祖父因科舉舞弊判了斬監候,他的父親又患了水腫病被庸醫誤診,自此,周家家道中落,一家人不得不搬去鄉下。

章運水和魯迅就這樣斷了聯系,也斷了生活來源。

為父親辦完喪事後,家裡幾乎所剩無幾,章運水拼命做工養家,生活隻剩眼前的苟且。

1919年,魯迅回紹興搬家,特意托弟弟告訴章運水,但是誰都沒想到,這竟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面。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再次相遇,兩人都已經步入中年,再不是記憶中的樣子了。

章運水被現實折磨得失去了兒時的靈氣,臉色灰黃,皺紋很深,眼睛腫脹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隻穿了一件極薄的棉衣,一看就過得窮困潦倒。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反觀魯迅,盡管家中遭難,但他在當時的社會上混出了名氣,算是上等階層。

巨大的身份落差,令這對兒時好友變得生分許多。

章運水一聲恭敬分明的“老爺”将曾經的美好徹底隔斷,魯迅想說的話就好像“被什麼擋着似的,單在腦裡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稍微冷靜後,魯迅和章運水聊起了現在的生活,并很有默契地避開了過去。

他抽着最劣等的煙,透着凄涼的神情,訴說着這些年的經曆,生了5個孩子,由于人口多,收成又不好,常常會吃了上頓沒下頓。

說完,章運水又叫出藏在背後的第五個兒子水生(本名:章啟生),讓魯迅認識。

眼前的孩子,眼神單純清澈,魯迅仿佛看到了曾經的章運水。

幾日後,魯迅啟程回家,章運水特地趕來送行。

看着他揮手的身影越來越小,魯迅心裡唏噓不已,也許下一代會有真正的“新”生活吧。

此後,他們便再無往來。

1921年,魯迅創作了經典小說《故鄉》,裡面的閏土和水生就是以章運水和啟生為原型,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1933年,章啟生的兒子章貴出生,他本人因過度勞累病逝。

接着又遇到水災,章家的幾畝玉米地被大水沖垮,天災人禍無疑令這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章啟生的媳婦去上海給别人當保姆,他的大兒子出去當童工,小兒子也送去鄰村當小工,小女兒連病帶餓不幸早夭了。

都說雨漏偏逢連夜雨,章運水偏偏在這個時候生了膿瘡,由于沒錢醫治,導緻發炎,三年後,章運水病逝,享年57歲。

同一年,魯迅因肺病去世于上海,享年55歲。

章貴長大後,回憶起往事,感慨地說:“我的祖父和魯迅先生都在1936年去世,這算不算一種緣分?”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解放後,章家人脫離了苦海,不過,章貴已經錯過了上學的機會,是個道地的文盲。

但他并不甘心,狠心賣掉了哥哥去當童工前送給他的留念,一條棉布腰帶,作為學費,報名參加了夜校。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章貴白天在地裡幹活,晚上去上課,雖然辛苦,可生活卻有了希望。

章貴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甚至把自己弄到喉嚨撕裂,發不出聲音。

當然,他的刻苦終于帶來了改變。

1954年,章貴被抽調到魯迅紀念館工作,還可以進入職校學習。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是以更加用功,不僅擺脫了文盲的帽子,工作也越幹越好。

1956年,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去往魯迅紹興紀念館參觀。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在那裡,他見到了“閏土”的孫子章貴,他們一見如故,兩家人的友誼也重新綿延起來。

父輩的故事,讓章貴對魯迅有了不一樣的情感。自1956年起,他開始潛心研究魯迅的著作,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了幾十萬字的成果,并成為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的理事。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1976年,時值魯迅逝世40周年之際,章貴與周海嬰一同前往日本,出席紀念活動。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章貴說:“因為他年紀比我大,好像是一個大哥哥照顧小弟弟一樣。有時過馬路,他還會拉着我走,怕我撞到車上。”

再往後,他們的互動愈加頻繁。

周海嬰愛好攝影,一有空就給章貴拍照。那些照片,記錄了他們的友誼。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見不到面時,兩人就靠寫信,了解對方近況。

他們的友誼像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一樣親密,兒孫輩也是如此。

周家人回紹興,或者章家人去北京,必然會到彼此家中,像家人一樣團聚。

用章貴的話說:“從曾祖父算起,到現在已經四代了,我們可是世交。以後,我的兒孫和周海嬰的後代還要交往下去,源遠流長啊!”

有時,不得不感慨命運的神奇。一次相遇,一部小說竟然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章貴憑借自己的努力,和與周家的緣分,成功逆襲,避免了上一代的悲劇。

他的晚年也過得十分幸福,和老伴住在三室一廳的房子裡,衣食無憂。兒子章洲成了經濟師,女兒則當了幼稚園老師。

1982年,章貴被提拔提升為紹興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1993年退休後,又被重新返聘回館裡工作,繼續與魯迅先生的緣分。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現在,閏土的後人不隻有了快樂的童年,也有了對未來的盼頭。

記得在《故鄉》的結尾中,魯迅先生曾将希望寄托在宏兒和水生的身上。他不希望自己和閏土的結局延續給下一代。

魯迅先生心目中故鄉的樣子,除了社會現狀的改變,更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所突破。

如此看來,他終于可以如願了: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筆下閏土原型:57歲悲慘離世,留下5個子女現狀讓人感慨

參考資料:

《檔案大觀》:閏土家族與魯迅的世代情緣關捷(2008)

本文作者:京醬rose

責任編輯:柳葉叨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