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辭海計劃#關于李陵事件,我是這麼看的:漢武帝對不起李陵,老将路博德耍滑頭不應援李陵,公孫敖接李陵時信了俘虜,沒有實事求是,陰差陽錯誤報了李陵給匈奴練兵,結果漢武帝夷了李陵三族。

李陵悲催憤懑,仰天長嘯,有國無家回,迫不得已當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叛徒。
這個故事要從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自己的大舅子李廣利統領3萬騎兵從酒泉出發,攻擊在天山一帶活動的右賢王說起。
當時,李廣是大漢朝響當當的神箭飛将軍,其孫子李陵也勇猛過人,漢武帝就計劃讓李陵給李廣利大軍運送糧草。
李陵心裡很不服氣,向漢武帝請纓:我帶領的将士個個都是勇士奇才,我們能獨當一面,我們不想做運輸隊,我們能牽制匈奴主力!
漢武帝呵呵一笑說:你是恥于做下屬吧,我發軍那麼多,已經沒有馬匹給你了。
李陵說:不需要馬匹,我們以少擊多,五千步兵就可以打到單于老巢。
漢武帝頭腦一熱,讓李陵說動了,就答應了他。
漢武帝安排路博德領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隊,素有戰功的老将路博德也不甘心做李陵的後備軍,寫了一封奏疏給漢武帝:“現在剛到秋天,匈奴馬匹正是膘肥體壯的時候,不能開戰,還是讓李陵等到春天,我與他各率五千騎兵,攻打敵人,一定能打勝仗。”
漢武帝看了路博德的奏疏懷疑李陵自己後悔了,指使路博德上書告訴他。
漢武帝剛被李陵感動的心潮澎湃,在文武百官面前嘉獎李陵能幹。
轉頭又被人告訴李陵不去了,氣得火冒三丈,不得已,給李陵重新派了偵查敵情的任務,也讓李陵寫信告訴他與路博德說了什麼話。
其實李林和路博德什麼話也沒有說。李陵将他偵查的山川地形繪制成地圖,讓一名騎兵陳步樂帶回長安報于漢武帝,漢武帝知道李陵帶兵有方,偵查任務完成的很漂亮,龍顔大悅讓這位騎兵當了郎官。
結果,騎兵陳步樂剛走,在浚稷山,李陵帶領五千步兵就遭遇八萬匈奴敵軍圍困。浴八天八夜的浴血奮戰,殺了一萬多敵軍,眼看把匈奴打怕了要撤退了。結果出了一個叛徒管敢,跑去匈奴告訴單于:李陵沒援軍沒箭矢,強弩之末,已經堅持不住了。匈奴單于擷取李陵軍報實情,繼續圍攻李陵。
在抵擋住匈奴人進攻的一個榜晚,李陵換上便衣獨步出營,要一個人去幹掉單于!過了很久李陵回來了,歎息到:兵敗如此,惟求一死。
他的部下勸他,如果真到那個時候,可以詐降而想辦法。
在後來的兩君交鋒中,李陵力竭被俘虜了,也假意投降了。
李陵戰敗投降傳回長安,漢武帝很生氣要殺李陵家人,問文武大臣意見:
怎麼可以投降匈奴呢?
太對不起皇上了。
聽說還向匈奴洩露了不少朝廷軍事機密呢,真該把他千刀萬剮滅九族。
漢武帝私下問司馬遷這事怎麼看?
司馬遷:李陵對自己的家人很孝順友愛,對将士講信義,敢于為國家出生入死,他帶領五千步兵殺死了匈奴近兩萬人,最後赤膊上陣力竭被俘虜,不是會投降匈奴的人。他肯定想着立功贖罪來報效朝廷。
漢武帝相信了司馬遷,但是司馬遷與漢武帝的這次談話也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一年後,漢武帝從盛怒中清醒過了,知道李陵兵敗被俘虜,是沒有援軍的緣故,是當時老将路博德耍了滑頭,讓漢武帝沒有做出更好的安排和決定。
是以,漢武帝派公孫敖接李陵回來,結果公孫敖仔細的去調查,回來對武帝說:“聽俘虜說,李陵在幫單于練兵對付漢軍,是以我們接不到他。”
武帝聽後信以為真,殺了李陵的母親、兄弟和妻子。也是以司馬遷因為給李陵求情,受到了牽連,犯了誣罔之罪,算是欺騙了漢武帝,招來了殺身之禍。
再後來,漢朝使者出使匈奴,李林問漢朝使者他為漢朝拼命,為什麼要殺他的家人。
漢朝使者說你投降老匈奴,幫着匈奴練兵對付漢軍。
李陵悲痛又憤懑說:幫匈奴練兵的人不是我,是李緒!
後來,李陵想回漢朝,卻被漢武帝殺了家人,陷入了兩難境地,最後隻能在匈奴地盤苟且偷生。
李陵的遭遇讓人唏噓心恸,作為一名不光彩的投降者卻能留存青史,這也是獨一份。
李陵後來的人生也沒有多快意,他和蘇武是好友,都在匈奴,一個歸降一個持節牧羊。
牧羊北海的蘇武最後歸漢封官,被後世成為民族英雄,境遇對比(精神上),未來的設想,李陵明鏡如心,日日煎熬如鈍刀磨心。
創作不易,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哦@鲈魚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