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淨利跌八成,要靠中潤發、小潤發尋出路?

作者:王曉搞笑短視訊

文/AI财經社 張夢依

編輯/陸佳

傳統商超仍未走出蕭瑟。11月1日,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釋出2022财年中期報告,從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9月30日為止的半年時間裡,高鑫零售實作的營業收入為415.34億元,實作股東應占利潤1.17億元,分别同比下滑5%、86%。

對此,高鑫零售解釋稱,今年實體零售業受到社群團購沖擊、食品CPI持續走低、消費放緩、疫情反複、災害天氣頻發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高鑫零售的營收及淨利增長承受壓力。

AI财經社注意到,在電商和社群團購的沖擊下,大潤發近年來的發展較為艱難,自從2013年以來,大潤發的規模增長便出現遲緩,2018年以後,大潤發的業績收入逐漸減少。

為了改變局面,大潤發開始布局生鮮占比更高的中小型超市“小潤發”和“中潤發”,并進軍社群團購,這些變革措施究竟能否拯救這位商超“老大哥”呢?

半年時間淨利潤下滑86%

據财報顯示,報告期内,高鑫零售實作的營業收入為415.34億元,實作股東應占利潤為1.17億元,分别同比下滑5%、86%。同時,高鑫零售毛利率為26.3%,較去年同期的26.9%也減少了0.6個百分點。

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淨利跌八成,要靠中潤發、小潤發尋出路?

高鑫零售在财報中表示“公司毛利減少是由于銷售貨品的收入減少,自疫情開始以來客戶的消費習慣也發生了變化。”

而深陷業績滑坡泥沼的大潤發也曾有過高光時刻。1998年,大潤發開出第一家中國内地分店時,彼時的傳統商超行業還由家樂福、沃爾瑪等外資品牌壟斷。

随後,大潤發憑借差異化的商業政策後來居上,到2010年時,大潤發以404億元的營業收入取代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成為中國内地零售百貨業冠軍。彼時,大潤發是中國零售業的标杆性存在,銷售額遙遙領先同行,還上演了一出”十九年不關一家店”的零售業傳奇。

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淨利跌八成,要靠中潤發、小潤發尋出路?

伴随着電商管道和新零售業态的興起,傳統商超的高光日子已不複存在。

從2013年開始,大潤發的經營業績就開始逐漸放緩,到2018年時,線下零售行業已變得不再景氣。高鑫零售的營業收入也開始衰退,從2018年的993.59億元降至2020年的954.86億元。

2020年,阿裡以280億港元增持高鑫零售股份,加上此前收購的36.2%股權,阿裡持有高鑫零售股份合計達到72%,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然而,阿裡增持并未改變高鑫零售毛利下跌的趨勢,2020年财報顯示,高鑫零售實作的營業收入為954.86億元,同比增長0.1%,而除了營業收入實作微增外,高鑫零售的毛利同比下降5.4%,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1.5個百分點至25.5%。

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高鑫零售股價在阿裡入股後有過一陣上漲,但随後出現下跌,截至11月2日收盤,高鑫零售的股價僅為3.7港元/股,較2018年6月的11.52港元/股,跌幅高達67.88%,市值從最高的1099億港元跌至今日收盤時的352.97億港元,蒸發了超過746.03億港元。

正如大潤發創始人所說:“(我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不得不說,大潤發的沒落,正是商超大賣場模式走向衰敗的一個縮影。

AI财經社注意到,盡管疫情影響逐漸消退,線下經濟走向複蘇,但今年三個季度以來,以大賣場模式為主的商超仍未止頹。

據千億超市巨頭永輝超市披露的三季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永輝超市實作營業收入 230.08億元,同比增長3.86%,但淨利潤卻虧損10.95億元。從前三季度永輝超市來看,永輝超市更是虧損達到21.78億元。另外,“民營超市第一股 ”人人樂在今年前三季度也虧損了6.38億元,利潤同比下降達116.7%。

新業态轉型能否成功?

重重壓力之下,大潤發正在努力求變,一方面重構自有大賣場,另一方面布局新零售業态,發展中型超市“中潤發”和小型超市“小潤發”,并開設近年來大熱的生鮮超市,同時還與菜鳥展開合作,進軍社群團購賽道。

在2020年财報中,高鑫零售透露,中潤發門店經營面積約為3000平米到5000平米,商品數量在15000件左右,生鮮及日配營收占比約57%,快消品為38%。高鑫表示,每個中潤發都将根據商圈與顧客定位的不同,打造更具差異化的商品結構。

據了解,中潤發在2021年迎來規模化擴張,重點布局在二、三線城市,透過核心品類建設的方式,打造貼近年輕消費群體的生鮮超市。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高鑫零售的中型超市門店數量為6家。

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淨利跌八成,要靠中潤發、小潤發尋出路?

同時,大潤發在2020年底時還開出了24家小潤發,這類店鋪的經營面積約為200平米至500平米之間,其中生鮮及日配的業績占比較高,大約在75%左右。 這些門店的業績六成來自蔬果、水産、畜肉等。截至2021年9月,大潤發開設的小型超市門店數量已經上升至68家。據了解,如今,小潤發已建成三個生鮮加工倉,運作也逐漸步入了正軌。

對此,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從傳統零售經驗看,大店改造成小店的成功率不高,目前這個模式跑成功的企業也不多,這兩種模式差異較大。大潤發開小店的探索能否成功,能産生什麼樣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此外,高鑫零售在社群團購賽道上亦有布局。在其看來,高鑫零售70%以上的門店分布于下沉市場,這與社群團購有一定的重合度,且社群團購對線下零售的快消标品市場沖擊較大。因而,高鑫零售與菜鳥驿站展開合作,在多個城市也上線了社群團購業務。

不過,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社群電商的創新模式可以幫助傳統商超建構新的競争優勢,實作新的增長,不少傳統商超也以此推進線上化轉型。但是,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業内普遍的預判是:大部分傳統商超仍有兩到三個季度的虧損期,因為對于大型傳統商超來說,新業态、新模式的調整,通常有一到兩年甚至更長的投入周期。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