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作者:皮皮電影

史無前例的一幕,堂堂美國總統特朗普,居然被自己的媒體禁言了。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這絕對是可以載入美國曆史乃至人類曆史的大事件。

我們形容某個當權者被架空的話,經常會用這麼一句話:政令不出某某某,意思是說他的指令連自己的首都,或者自己的官邸都沒法傳達出去。

現在倒好,作為美國依然在任的總統,特朗普的聲音别說沒法出白宮了,他根本沒法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說好的言論自由呢?

如果說連一個總統都沒法保證自己的言論自由,那麼言論自由還有沒有意義?

别把這個事兒想得那麼簡單。

馬克思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特朗普之是以是特朗普,是因為他有着7000多萬投給他票的鐵杆支援者,而特朗普之是以能夠廣泛動員這麼多的支援者,主要就是靠發推特。

如今特朗普被禁了言,實際上你可以說特朗普已經“社會性死亡”了。雖然他的肉體沒有被消滅,但是特朗普存在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

真是想不到,這居然發生在一向以“新聞言論自由”著稱的美國啊。

要知道,就在2016年特朗普史無前例當選美國總統之際,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和斯特裡普,共同奉獻了一部宣揚新聞和言論自由的電影。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前所未有的重磅組合,導演加兩個主演,合計拿下了9座奧斯卡最佳小金人。

光是看這個陣容,就覺得無比震撼。

而他們要拍攝的題材,更是大膽,将1971年著名的“五角大樓洩密事件”搬上了大銀幕,這就是電影《華盛頓郵報》。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這部電影被譽為最能展現出新聞和言論自由價值的偉大作品,号稱每個大學的新聞系學子都應該認真看一看。

因為這部電影的故事,講述了美國一群媒體人,為了捍衛心目當中的“新聞出版和言論自由”,不惜和當今世界最強大國家的最具權勢的人直接對抗。

圍繞着是否出版報道五角大樓洩露出來的,關于越戰真相的相關檔案,《華盛頓郵報》的主編和記者們,頂住了重重壓力,敢于對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說不。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當他們面對尼克松的威脅,為了心中對于新聞出版自由的信念,為了不讓最高權力者為所欲為,他們雖然害怕,但依然奮起反擊。

光是看到這些相關報道,都叫人熱血沸騰吧?

相信很多學過新聞的人都聽過,新聞出版和言論自由,媒體的監督是第四權。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這是相當于美國傳統的“司法、立法和行政”三權而言。

之是以說媒體監督,新聞出版和言論自由可以制衡這個社會,是因為言論自由保證了所有人都能夠暢所欲言,保證了任何人都無法壓制别人的言論,是以如果他做了見不得光的事兒,就有可能被曝光于天下,這就限制了當權者為所欲為的權力。

電影《華盛頓郵報》正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就是尼克松承諾要結束越戰,結果他當選了又沒有實作承諾——是不是和後來奧巴馬當選總統,以及特朗普當選總統承諾從阿富汗撤軍一模一樣?

是以美國總統不守承諾是有傳統的。

有人對此不滿,是以五角大樓關于越戰的幾千頁備忘錄被人洩露出來,《紐約時報》最先報道了這事兒,被美國司法部裁決不允許再報道,《華盛頓郵報》于是站了出來,堅決要繼續報道,尼克松對此大怒,因為這些洩密檔案讓他這個總統感覺丢盡了臉面,是以他一定要阻止這種事情發生。他以洩露檔案違反了《反間諜法》為理由,要求司法部強制報紙不能出版。

《華盛頓郵報》就是在這種曆史背景下,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新聞信仰。

正如漢克斯主演的主編說的那樣——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他說“捍衛出版權的唯一途徑就是出版”。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他又說了:

“這個國家的人民無法讓總統一人獨大,獨掌國家,我想不通總統竟然将揭露真相與叛國劃等号,這給我一種感覺:破壞某個執政政府或某個個人聲譽是在叛國。這等于是說,我就是國家。”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看看,光是聽到這些話,就讓很多新聞學子熱血沸騰了吧?

當然,漢克斯主演的主編并不是最後拍闆者。斯特裡普飾演的女老闆才是報紙的擁有者。她面臨的壓力更大。

因為主編丢了工作可以另謀出路,作為報社的老闆,如果和總統對抗,後果可能是一無所有。

但這個女老闆更牛,在那個決定命運的晚上,她遇到了很多勸阻,最終她決定了,要出版。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因為她說了:

“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真是一部金句頻出的偉大電影啊。

電影的最後,當然是正義的新聞媒體人取得了勝利。美國最高法院最終裁決,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證的完全徹底的新聞自由,是以媒體勝利。

好了,電影咱們暫時說到這裡。

還是說回特朗普。

特朗普為什麼被禁言?因為特朗普利用推特煽動暴民,特朗普的支援者沖進國會大廈這種事兒都幹出來了,下一步還有什麼不敢幹的事兒?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說起來,推特在全球各地所謂的“革命”煽動暴亂行動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隻不過,美國人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這種事兒也會反噬自身啊。民主黨一幫大佬站了出來,比如衆議院議長佩羅西就說”我們的民主遭到了可恥的攻擊。“

然而,之前針對香港同類事件時,她又是怎麼說的呢?她說”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這真的是美式”馳名雙标“啊。

是以,了解了這一切,你就能搞懂了,所謂的美國言論自由,不過也是雙标。關鍵就是看用在誰身上了。

其實有件事你得了解,無論是當年陷入《華盛頓郵報》泥沼的尼克松,還是如今被推特禁言的特朗普,他們都是共和黨人。

這難道隻是一種巧合嗎?

咱們再問一句,為啥特朗普上台以後要搞”推特治國“?

因為他知道,美國的那些傳統媒體靠不住,無論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些紙媒,還是ABC和CNN這些電視台,都和他不對付。是以特朗普經常把”FAKE NEWS“挂在嘴上。是以特朗普要通過推特直接和選民對話,不要中間商。

這是因為美國的兩黨背後金主,民主黨一向是網際網路媒體集團和華爾街金融資本為主,共和黨代表的是石油巨頭和軍工聯合體的利益。當然這隻是大體如此,兩黨背後的利益集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傳統來說,确實多少年來,媒體集團一向都站在民主黨這邊。

是以共和黨的總統尼克松和特朗普都被媒體擺了一道兒,而民主黨這邊出過類似事兒嗎?要知道2016年希拉裡和特朗普競選那會,搞出了一個著名的”郵件門“,參與調查和報道這個事情,前前後後死了幾十個人,最後怎麼樣了?

沒想到,《華盛頓郵報》被美國打臉了

還不是不了了之了?

是以,美國的言論自由到底值幾個錢?說白了,能不能言論自由,首先你得掌握住媒體啊。(特朗普)沒有媒體,連聲音都發不出去,談何言論自由?(尼克松)也是沒有媒體,是以隻能任由對方朝他行駛言論自由。

從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遭遇,隻能說,如果當年你被《華盛頓郵報》這部電影而感動,被電影裡那些情節和金句感染得熱血沸騰,如今它卻被美國啪啪打臉,如果真的相信美國有言論自由這回事,隻能說還是有點幼稚過了頭。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木暖月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