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作者:紅衣藍貓大主教

正午,太陽高懸,像一個白晃晃的饅頭。

雍州,陰盤驿亭(陝西臨潼),一隊兵士神情緊張,團團靠牆圍坐。他們又累又餓,手中的戈矛刺出白亮的光。

連續幾日的困守,他們都有些熬不住了,不約而同地朝将軍郭子帙抛去了期待的目光。

郭子帙低下了頭,他有些瞧不起自己。征戰這麼多年,死在刀下的冤魂無數,可他頭一回拿牆内的對手沒辦法。不僅沒辦法,還有些畏懼。

一想到這,他的額角、手心都直冒汗。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總是這樣僵持着不是辦法,眼下所有人都等着他拿主意。他咬裂了嘴唇上的幹皮,沖身旁的副将使了個眼色。

這是翻牆刺殺的指令。

倒也不是他突然勇敢了,而是在剛才,他得到線報牆内被圍困的人掘井失敗,據說挖了十來丈都不見水源。推算下來,牆内的人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進食喝水了,此時,正是表現的時機。

他看了看聚攏過來的人頭,往上拉了拉帽檐,轉身迅疾地翻過了牆頭。

牆内的人看到突然圍上來的軍士,并不顯得慌張,好像這一天他們早知道要來臨似的。他們臉色蠟黃,嘴唇幹裂,滿臉倦容卻掩飾不住爆炸的憤慨。他們身後正中央,席地盤腿坐着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他靈活地站起身,眼神異常的矍铄,像一團潑射出來的墨,濃得化不開,足以吞噬任何生靈,令人望而生畏。老者大喝一聲,滔滔怒罵緊跟着奔湧而來。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那一聲斷喝還是把郭子帙吓呆了。翻牆進來的士兵很快就在郭子帙身後堆滿了,大家面面相觑,寸步不敢妄動。

空氣是那樣的安靜,老者的怒罵聲如天雷滾滾,一股腦兒全灌進軍士們的耳朵裡,然後在他們的靈魂深處撕咬。

郭子帙再也忍不了了。他為自己多日以來的怯懦感到羞恥。他大喝一聲,沖上前一刀斬下了老者的頭顱。

士兵們受到鼓舞,大肆砍殺其它人等,一時間,亭内血潑四壁,血染黃沙。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那一天,郭子帙作為一個史書上的一個名字将很快被人遺忘,但因為他的爪牙行徑,一位鐵骨铮铮的官員過早地結束了燦爛的一生。後來的人會在中學國文教科書上瞻仰他的名字——郦道元,緣于他留下了一部恢弘的地理學著作《水經注》。

那一天,和郦道元一起遇難的還有他的兩個弟弟和兩個兒子。

那一天,這場有預謀的殺害朝廷命官的行為被快馬傳書上報了朝廷,孝明帝泣不成聲,朝廷的真正執政者胡太後和她的小叔子汝南王元悅反倒高興地長籲一口氣。對昏聩的統治者而言,世上少了一個忠臣直士,就是甩掉了一個包袱,而對天下的百姓而言,卻是塌了一片天。當然,朝廷的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為了安撫郦氏的族人,追認封敕郦道元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和安定縣男。

男是中國古代最低的一種爵位稱号,承自周朝。從字形上就能看出來,男跟種田有關系。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天下,男就是為王種地的人,可以了解為小地主。周朝時,比男的爵位高一級的是甸,可以了解為大地主。他們主要差別在于種地面積的大小和管轄的奴隸的多寡。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因為如此涼薄人心的統治者和他的王朝馬上就要覆滅了。

第二年,胡太後感覺垂簾聽政不過瘾,毒死了自己19歲的兒子孝明帝元诩,另立孝明帝3歲的堂弟元钊做了皇帝。駐紮在晉陽的柱國大将軍爾朱榮打着為孝明帝報仇的借口,率大軍南下,攻陷洛陽,胡太後和幼帝元钊被一起投入黃河喂了魚。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爾朱榮另立當時聲望很高的彭城王元勰之子、長樂王元子攸為帝,史稱孝莊帝。為了防止敵對勢力的反撲,爾朱榮下令将留居洛陽的鮮卑貴族、出仕北魏政權的漢族豪門全部誅殺殆盡,制造了曆史上駭人聽聞的河陰之變。洛陽成了一座鬼城。

從此北魏氣數散盡,日落西山,各路軍閥勢力輪番攻占洛陽,接下來,北魏皇位像走馬燈一樣一連換了四任。六年劫波之後,北魏滅亡。

這個曆經十四代君主一百四十多年的王朝,這個被前後兩任明君——道武帝、孝文帝苦心經營半個世紀實行胡漢共治初見成效的王朝,這個馬背上的愚昧落後、任人欺壓的鮮卑部落分支,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一路勵精圖治,脫胎換骨全面接受漢化革新蛻變為文明之邦,成長為東晉之後第一個統一北中國的北魏王朝,卻在最後35年把先輩積攢下的所有好運氣揮霍殆盡,磨洗掉了它曾經輝煌過的所有痕迹。

而作為這一切的親曆者,倘若郦道元泉下有知,應該也會發出一聲無可奈何的慨歎。

從史書上有限的記載中,很難得知郦道元的确切出生年月了,目前說法不一,咱取信其中一種,大緻在公元470年。

郦道元出身于北方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郦紹曾在鮮卑慕容氏後燕國的濮陽郡(今山東菏澤一帶)擔任太守,後燕被北魏滅國之後,他們郦家舉家投降北魏,郦紹被任命為兖州監軍,祖父郦嵩曾任天水郡(今甘肅天水一帶)太守。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兩代人辛勤積攢的官運沒有白費,到郦道元父親郦範時,他的才學深得北魏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的賞識,任命他給事東宮一職,負責侍候和教育太子。太子即位以後,郦範被晉升為子爵,從此迎來了仕途一路開挂的高光時刻。

先是憑借累累戰功而被提拔為青州刺史(就是青州一把手),後來因為政績突出,他被提拔到中央任職,擔任尚書省右丞,相當于國務院副總理,随後被封為範陽公。北魏是一個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公爵是當時漢人在北魏朝廷能獲得的最高爵位了。

此時的郦範連帶着他的家族,已經開始深入北魏朝廷的權力中心,但也正因為如此,郦範被身不由己地裹挾入了拓跋氏和漢人相争的種族沖突和權力鬥争之中。沒幾年,郦範橫遭拓跋氏貴族的種種誣陷,說他在青州樹大根深,培植勢力,意圖謀反。雖然郦範的忠心得到了當時在位的孝文帝的首肯,但終究還是熬不過政治輿論紛争對他的吞噬與消耗。在被封為範陽公僅僅五年後,于公元489年,郦範抑郁而終。

郦氏家族的命運是當時漢族官員的一個命運的縮影。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北魏作為一個草原民族,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治理中原必須依靠漢族的政治體系和文官系統。

問題是,為什麼他們一定要依靠中原的政治體系呢?草原民族自始自終都沒有形成過中原一樣上下一統的國家形态,像拓跋氏家族建立的北魏王朝,隻能算是一種草原部落的軍事聯盟,拓跋氏家族是其中的大首領而已。曆朝曆代的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皆是如此,并不能因為他們當了皇帝,就想當然以為皇帝說話真的能算數,實質決策權仍然掌握在各個軍事部落的酋長手中,就像清朝入關之前實行的“八王議政”模式,他們建立的王朝離中央集權專制統治還差得遠。

為了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他們必須改革,采用中原王朝的政治組織形式,大量任用漢人官員,同時削弱其它草原軍事貴族的勢力。孝文帝拓跋宏在這方面走得最為極端,也最為徹底。在他任上,實行了兩件徹底的漢化政策:遷都和改姓。

公元494年,他以率軍南伐的名義,連哄帶騙地把國都從平城遷到洛陽,各部落首領也是以遠離了自己的軍事領地,想造反都難了。緊接着,遷都兩年後,孝文帝拓跋宏帶頭改姓,把鮮卑姓拓跋改為漢姓元,從此叫元宏。拓跋氏子孫隻能跟着改姓。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北魏的胡漢共治是依靠強勢君主推行的,在這種強勢之下掩蓋了胡漢之間劍拔弩張的對立,卻也種下了影響王朝傾覆的種族仇恨的種子。

很快,郦範的命運複制到了郦道元的身上。

郦範在世時,郦道元還隻是一個到處給人跑腿的小角色,比如遷都之前,郦道元作為随行學者跟随孝文帝考察黃河中遊段的地貌特點。當時他已經在撰寫《水經注》。原著《水經》分為三卷,記載了古中國的一百三十七條河流,僅一萬多字。郦道元不是那種專坐在朝堂上開會聽訟的官,他每到一處,都會四處考察當地風俗民情,看得多了,便發現古籍《水經》上的記載有諸多錯誤和遺漏。于是,借着四處出差的便利,他查找各種書籍文獻,并結合自己的見聞,對《水經》的記載加以補充注解,等他成書以後,單注文就達到了三十多萬字,足足擴充了三十多倍!

著書立說隻是他作為書生的本分,然而随後,他便抓住機會充分展現了自己平叛治暴的政治軍事才華。公元524年,孝明帝時期,郦道元出任河南尹(相當于現在北京市長),當時北方爆發叛亂,皇帝派他為前線籌措軍糧。剛把軍糧送回前線,郦道元忙不疊趕回洛陽彙報,結果半路上又被皇帝封為節度南路諸軍的統帥。當時東南邊境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以彭城為都,自立稱王,郦道元率軍前去三下五除二就把叛亂平定了。

剛剛平完叛亂,皇帝趁機想整頓吏治。此時的北魏王朝,腐敗積弊已深入骨髓。入主中原的北魏貴族養尊處優,不事生産,好逸惡勞,整天不幹正事,孝明帝早就想找個茬子,整頓作風。誰都知道這是個燙手的活兒,衆臣避之不及。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皇帝想到了郦道元。之前他在地方為官時,就因作風淩厲而政績突出。查辦土匪黑惡勢力,他沒有手軟過;整治豪強劣紳,他也沒有手軟過。很快他在百姓中樹立了威信,赢得了贊譽,百姓稱他作青天,别有用心的人誣他為酷吏。他倒也不推辭,一概笑納。此時皇帝找到他,為朝廷分憂本是臣子的本分,他爽快地答應了。皇帝提拔他為禦史中尉。

在郦道元的督辦和推動下,全國上下掃黑除惡反腐工作小組挂牌成立。各路妖狐鬼怪聞風而栗,紛紛偃旗息鼓。汝南王元悅仗着自己是先帝孝文帝的親弟弟,孝明帝的親叔叔,欺男霸女,狂妄不羁,絲毫沒有收手的意思,他還吩咐手下,不過是運動執法,拍拍蒼蠅安撫民心罷了。或許這是朝廷的本意,但殊不知這一次的主政官是郦道元,他早已盯上了元悅這隻大老虎。

立威先打虎。郦道元一番苦心追查之後,發現元悅有個寵信的男妓丘念。此人仗着王爺撐腰,壞事做絕,其中之一就是常年把持着各地官員的選任權,地方官員都有求于他,對他賄賂奉承都來不及,哪敢得罪他。人贓俱獲,打狗先打腿,郦道元對丘念下了逮捕令。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元悅慌了神,立刻去請太後。哪知道郦道元是鐵了心要一整到底,趕在赦免令到來之前,公開把丘念處決了。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這還沒完,郦道元緊接着跟太後參了元悅一本。太後怒火中燒,心說你不給我面子就算了,還敢跟我告發元悅,這不是打我的臉嗎?可是,郦道元終究是于國有功的,此時還不能收拾他,這口氣太後還是硬吞下了。

天道無輪回,好人多遭殃。沒多久,朝廷收到消息:齊郡王蕭寶夤(音同銀)要謀反。蕭寶夤本是鄰國南齊王朝的宗室,為了躲避皇室紛争而避禍于北魏的。北魏為了招徕人心,不僅高官厚祿招待他,還将南陽長公主嫁給他。誰能料此人軍事能力格外優秀,借着四處平叛的機會,一不小心就在北魏做大做強了,從此就有了叛亂的迹象,朝廷對他已經越發不放心了。收到消息後,皇帝便想派一員得力的大臣前去一探虛實,如果屬實,那就直接把蕭寶夤處決。可是派誰去呢?皇帝拿不定主意。元悅趁機舉薦了郦道元。皇帝大為欣賞,直誇親叔叔胸襟博大,不計個人恩怨,他哪裡知道,這是太後和元悅設計的借刀殺人之計。

而蕭寶夤這邊也收到消息說朝廷對他起了疑心,既然如此,也不必藏着掖着了,直接宣布自立為王,并派出将軍郭子帙擊殺來使郦道元,随後便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耿直boy成長記:課文《三峽》作者郦道元可悲可歎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郦道元的家鄉郦亭附近是易水河,當年荊轲刺殺秦王之前,就在易水邊辭别燕太子丹的。自古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悠悠易水河流過,似乎已經預言着郦道元忠誠正直的性格底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