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讓我們喊一嗓子:快到一起來!
1969年的9月26日,披頭士(The Beatles)樂隊發行了他們的第11張專輯《艾比路(Abbey Road)》。
作為披頭士們一起錄制的最後一張專輯——《順其自然(Let It Be)》雖然正式發行時間稍晚,但此時已經基本上錄制完成了——《艾比路》堪稱是披頭士們所帶來的最完美的分手禮物。
為了慶祝周年紀念,我們從這張專輯中挑選出了最值得人們銘記的10個瞬間,在50年後,讓我們來重溫這張偉大的專輯。
1
《Come Together》中的拍手
伴随着約翰·列侬(John Lennon)輕聲呢喃着“shoot me”和麥卡特尼(McCartney)彎彎繞繞的貝斯線,是拍手的聲音在歡迎你來到“艾比路”的世界,确實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怪異的歡迎儀式。
2
《Something》中的吉他線
就像《Come Together》中的貝斯線一樣,《Something》中的吉他旋律也是标志性的,即使在這首歌中,這段旋律的出現次數并不多,但它依然脫穎而出。
在吉他的solo結束以後,同一段吉他線再次出現,這次它的效果更加拔群。
3
《Oh! Darling》中人聲的最高點
事實上,真的很難從這首歌裡挑出麥卡特尼最好的人聲,但是在第二段歌詞中當他唱到“你”的時候,他的聲音一下子提升了一個八度,這大概是最佳的時刻:“當我求你的時候,相信我吧(Believe me when I beg you)”。
而緊接着的就是一段突然下降的低吼。
4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的最後90秒
《艾比路》A面的最後一首歌出奇的邪惡,這也是披頭士的歌曲中最離經叛道的之一,毫無疑問這是約翰·列侬的傑作。
這首歌用那種無法預期的方式改變節奏和音調的方式,使得它的最後90秒幾乎是《艾比路》中最讓人沉迷的部分,最後,一個巨大的、意猶未盡的貝斯riff突然之間戛然而止。
5
喬治·哈裡森在《Here Comes The Sun》中的所有吉他
接下來就是B面了,這完全是跟《I Want You》對立的另外一種情緒: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樂觀主義,當時的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就好像是在埃裡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的房子裡享受着陽光。
6
混成曲
當你第一次完整地聽完《艾比路》的時候,你會發現整張專輯是完整的,不論是旋律的不間斷,甚至是背景的噪音都是連貫的,從《你從不給我你的錢(You Never Give Me Me Money)》到《結束(The End)》,這真的太讓人激動了。
7
《你永遠不給我你的錢》中的吉他solo
在這張滿是出色吉他solo的專輯中,如果你一定要挑出來最佳的吉他solo,那一定會是《你永遠不給我你的錢》中的吉他solo,因為它充滿了驚喜。
在一段簡單的intro以後,哈裡森拉開了一段旋律,并且一直把它推向更高點,它絕不冗長,而且非常非常美好。
8
“哦,聽聽那個!馬爾”
在《Polythene Pam》歌曲的中間,麥卡特尼喊道“耶!”列侬接着喊“棒極了!”
而在吉他solo結束以後,列侬又喊了一句“哦,聽聽那個!馬爾(Oh listen to that, Mal!)”,這是喊給他們的巡演經理馬爾·伊萬斯聽的,不管樂隊成員們當時彼此的觀點有多大的沖突,他們的錄音過程總是妙趣橫生。
9
保羅·麥卡特尼在《金色睡夢》中的演唱
《金色睡夢(Golden slumbers)》這首歌的開頭是很輕柔的,但是随着歌詞進行到“金色睡夢充滿你的眼睛……”,麥卡特尼的聲音開始逐漸爆發開來,直到這首歌的餘下部分。
麥卡特尼後來回憶道:“我記得當時想要獲得很強的人聲,但是這首歌是溫柔的主題,是以我更多的運用了力量來發音,最終的結果我非常滿意。”
10
《結束》中的所有solo
林戈(Ringo)獲得了solo的機會;麥卡特尼solo了一段;哈裡森solo的一段;列侬也solo了一段。
然後後三個人以每人兩個小節的方式重複着,直到歌詞結束于“最終,你所得到的愛等于你所付出的愛(And in the end, 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ref:
https://www.nme.com/blogs/nme-blogs/the-beatles-abbey-road-10-perfect-moments-that-give-you-goosebumps-76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