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毛主席指揮戰争的曆史,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迹、見證奇迹的曆史。在波詭雲谲的戰場,敵我對壘,劍拔弩張。高手過招,平凡人難窺玄機。正所謂藝高人膽大,強中更有強上人。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說來難以想象!周圍20萬敵人蜂擁而至,上面有3個航空旅執行偵察和轟炸任務。面對敵人全方位無死角進攻和俯視,我紅軍3萬人馬被敵人壓縮至狹小的夾縫中竟然潛伏隐蔽達25天不被發現,并捕捉戰機,出其不意一舉将“圍剿”紅軍的敵人一個師又一個旅生生吞掉,其餘敵人聞之皆駭。而創造這一奇迹的正是毛主席和他上司下的紅一方面軍。

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第一次大“圍剿”的失敗,讓蔣介石極為震驚。1931年2月,他派軍政部長何應欽代行總司令職權兼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調集18個師另3個旅20萬人的兵力,對中央蘇區展開第二次更大的“圍剿”。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蔣介石

鑒于第一次“圍剿”的失敗,敵人這次“以厚積兵力,嚴密包圍及取緩進為要旨”,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作戰方針,從江西吉安到福建建甯構成800裡長的弧形戰線,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據地步步進逼,妄圖一舉将紅軍全部殲滅。

此時,紅一方面軍取得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人數略有減少,約為3萬人。面對敵人新的“圍剿”,蘇區中央局排除了“左”傾冒險主義的幹擾,堅持了毛澤東“誘敵深入”的正确主張。

按照軍事部署,第二次反“圍剿”的第一仗是先打已進到富田地區的王金钰第五路軍之公秉潘第28師和第47師之王景德旅。

但是,這個第一仗怎麼打?是進至富田打,還是等敵軍脫離其富田堅固陣地,進至地勢有利于我之東固山區打?這個問題卻有一番争論。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一些性急的同志,多次建議進到富田快打,對此,毛澤東耐心說服了他們。毛澤東預想敵人一定會進攻紅軍,一定會到東固來,因而堅持将部隊開到東固,隐蔽待機,并指導部隊在深山叢林中加緊臨戰訓練。

紅軍當時伏擊陣地,可謂既讓人驚心,又讓人歎服。因為這個伏擊陣地正處于蔡廷锴、郭華宗兩敵之間,北面距郭僅區區10餘裡,南面距蔡不過40餘裡,距離王金钰部也很近。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蔡廷锴

對于這一情況,有人總不放心,說這是“鑽牛角尖”,太冒險了。毛澤東耐心反複做說服工作,說這不是“鑽牛角尖”,是誘敵深入、于運動中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并說即便是“鑽牛角尖”也要鑽通它。

他還進一步解釋說,這主要是根據地群衆條件好,不會走漏消息,加上敵人各部不統一,給了我們空子可以“鑽”。毛澤東耐心細緻的說服工作,使廣大紅軍指戰員消除了顧慮,信心倍增。

按照部署,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在東固地區這個敵人的縫隙中,設伏竟達25天之久。特别是中間幾次誤傳情報,很是影響人心,部分将士對這個戰法也有不同意見。加上贛南正值暑季,天氣炎熱,山區又多蚊蟲叮咬,許多戰士不願意繼續埋伏。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彭德懷

但是,毛澤東始終不為所動,拒絕了一切快打的建議,堅持按原定計劃,繼續埋伏。

正當紅軍廣大指戰員為敵人遲遲不來而焦急萬分的時候,5月12日,王诤偵收到駐富田的王金钰所屬第28師公秉藩電台、發給該師駐吉安留守處的一份重要情報。情報顯示,28師13日晨要向東固開拔。

在敵人夾縫裡隐蔽了20多天尋不着戰機的毛澤東,看到王诤送來的情報後十分高興,連聲稱贊王诤說,小報務員解決了大問題。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王诤

毛澤東立即調動部隊,在富田至東固之間設下了伏擊圈。

16日晨,敵人果然如期而至,并一頭鑽進了紅軍的伏擊圈。經一晝夜激戰,紅軍殲敵第28師和第47師的一個旅,取得了第一仗的大勝利。

戰後,前線指揮彭德懷曾對譚震林衷心贊佩毛澤東說:“究竟還是搖鵝毛扇的厲害!”

這第一仗叫“中洞大捷”。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譚震林

接着,又接連打了第二仗白沙戰鬥、第三仗中村戰鬥和第四仗廣昌戰鬥,這三仗打垮了郭華宗、擊敗了孫連仲和胡祖玉。

紅1方面軍初戰大勝後,敵第19路軍連忙由城崗、興國向贛州撤退。紅1方面軍在解除了後顧之憂後,乘勝向東橫掃。5月19日,紅1方面軍又在白沙地區殲滅了準備向北逃跑的敵第5路軍之第43師郭華宗大部和第47師上官雲相一個旅。

中村戰鬥後,這時進攻中央蘇區的三路敵軍都已被打垮,解除了紅軍的後顧之憂。于是,中共蘇區中央局決定另組以毛澤東為書記的臨時總前委,負責指揮前線作戰部隊和上司戰區工作,重新賦予毛澤東以前方上司全權。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何應欽

紅軍攻克廣昌後,敵第56師劉和鼎(約7000人),自安遠以南倉皇回竄老巢福建建甯,至此,五路進攻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隊全被擊退,第二次反“圍剿”本來至此可以勝利結束了。

這時毛澤東決定實行“乘退追殲”戰略,千裡追殲福建建甯劉和鼎師(廣昌之建甯約700裡)。于是紅軍急行軍700裡,于5月30下午出其不意撲攻建甯。由于建甯城沒有修築工事,劉和鼎倉促将部隊調出城外憑山據守。紅軍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一鼓作氣,勢如猛虎,奮勇沖上山頭,将敵人包圍并予以殲滅。

劉和鼎率殘部退守建甯城。31日紅軍協力攻占建甯城,又消滅敵人一個團。劉和鼎本人倉皇逃脫,其制服和徽章都被紅軍繳獲,并繳獲了紅軍所急需的西藥,可供全方面軍半年之用。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劉和鼎

至此,第二次反“圍剿”的最後一仗即建甯戰鬥勝利結束。

第二次反“圍剿”從5月16日開始至31日結束,毛澤東、朱德指揮紅軍在15天中走700裡,從贛江之畔打到閩北山區,在廣大人民群衆的全力而熱烈支援下,連打五個勝仗,殲敵3萬餘人,繳槍2萬餘支,毀壞敵人工事四、五百裡,“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蔣介石動員20萬大軍,采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方針,且動用大批航空部隊參加,以為必勝無疑,不料卻遭到了徹底的失敗,為此蔣介石在廣昌召開進階軍事會議,并在會上痛哭流涕,大罵他的軍官們是一群無用廢物。這是後話。

太強悍!毛主席率部在敵夾縫隐蔽25天捕捉戰機,吞敵一師一旅

毛澤東異常興奮。戰争剛剛結束,即以舒暢的心情,揮筆寫下了充滿戰鬥豪情的大美詞章《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将軍自重霄入。

七百裡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