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作者:顔淵山莊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金、元代

元好問(1190-1257)

  湧金亭示同遊諸君

  論詩三十首(選五)

  續小娘歌十首(選二)

  遊天壇雜詩十三首(選一)

  眼 中

耶律楚材(1190-1244)

  庚辰西域清明

  過夏國新安縣

吳潛(1196-1262)

九華山天台峰新晴曉望

劉 因(1249-1293)

  觀梅有感

  宋理宗南樓風月橫披(二首選一)

  秋 蓮

飲山亭雨後

白溝

趙孟頫(1254-1322)

  嶽鄂王墓

虞 集(1272-1348)

  挽文丞相

薩都剌(1272-1355?)

  彭城雜詠

  燕姬曲

  越台懷古

  秋日池上

  送人之浙東

  贈彈筝者

  過高郵射陽湖

揭傒斯(1274-1344)

  夏五月武昌舟中觸目

張 雨(1277-1348)

  湖州竹枝詞

王 冕(1287-1359)

  村 居(四首選二)

  白 梅(五十八首選一)

  墨 梅

張 翥(1287-1368)

  人雁吟

倪 瓒(1301-1374)

  題鄭所南蘭

明代

劉 基(1311-1375)

  旅 興(二首)

  題沙溪驿

  五月十九日大雨

  感 懷(二首)

  古 戍

  過閩關

  北風行

田家

絕句

楊 基(1326-1378)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隐(五首選一)

  天平山中

  嶽陽樓

張 羽(1333-1385)

  過吳即景

高 啟(1336-1374)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牧牛詞

  養蠶詞

  詠梅九首(選一)

  客中憶二女

袁 凱

  白 燕

  京師得家書

于 謙(1398-1457)

  石灰吟

  除夜太原寒甚

  北風吹

詠煤炭

李東陽(1447-1516)

  九日渡江

遊嶽麓寺

唐 寅(1470-1523)

  把酒對月歌

  和沈石田落花詩

  言 志

李夢陽(1472-1529)

  石将軍戰場歌

  秋 望

泰 山

徐祯卿(1479-1511)

  偶 見

何景明(1483-1521)

  俠客行

  鲥 魚

李攀龍(1514-1570)

  送明卿之江西

  挽王中丞(八首選二)

杪秋登太華山絕頂

徐 渭(1521-1593)

  龛山凱歌(六首選一)

  王元章倒枝梅畫

王世貞(1526-1590)

  戚将軍贈寶劍歌

  送妻弟魏生還裡

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湯顯祖(1550-1616)

  江 宿

袁宏道(1568-1610)

  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四首選一)

  聞省城急報

  棹歌行

  大堤女

鐘 惺(1574-1624)

  江行俳體

秋日舟中題胡彭舉秋江卷

陳子龍(1608-1647)

  遼事雜詩(八首選一)

  渡易水

  秋日雜感(十首選一)

夏完淳(1631-1647)

  别雲間

  即 事

  絕 句(四首選一)

精衛

清代

林古度(1580-1666)

  吉祥寺古梅

  金陵冬夜

陳恭尹

讀秦紀

錢謙益(1582-1664)

  和盛集陶《落葉》(二首選一)

  衆香庵贈自休長老

  吳門春仲送李生還長安

  碧雲寺

  金陵後觀棋(六首選一)

  後秋興之十三(八首選一)

西湖雜感(六首)

談 遷(1594-1657)

  渡 江

  廣 陵

項聖谟(1597-1658)

  題自畫大樹

朱之瑜(1600-1682)

  漫 興

  避地日本感賦(二首選一)

馮 班(1602-1671)

  題友人《聽雨舟》

  朝歌旅舍

閻爾梅(1603-1679)

  滄州道中

  絕賊臣胡謙光

  采桑曲

傅 山(1607-1684)

  乙酉歲除八絕句(選一)

  秋 徑

  客盂,盂有問餘于右元者……

商景蘭

  悼 亡

金人瑞(1608-1661)

  上巳日,天暢晴甚……(二首)

吳偉業(1609-1671)

圓圓曲

  鴛湖曲

  讀史雜感(十首選二)

  中秋看月有感

  過吳江有感

  戲題仕女圖(十二首選二)

  下相極東庵讀同年北使時詩卷

  阻 雪

  臨清大雪

  伍 員

  追 悼

  過淮陰有感

  梅 村

  懷古兼吊侯朝宗

  捉船行

  臨頓兒

  直溪吏

  清涼山贊佛寺(四首選一)

采石矶

  古 意

黃宗羲(1610-1695)

  山居雜詠

  卧病旬日未已,閑書所感(二首選一)

  蒼 水

  周公謹硯(四首選二)

杜 濬(1611-1687)

  樓 雨

  晴

方以智(1611-1671)

  獨 往

冒 襄(1611-1693)

  和阮亭《秋柳》詩原韻(四首選二)

李 漁(1611—1685)

  清明前一日

  夏寒不雨為楚人憂歲

錢澄之(1612-1694)

  梅 花(二首)

方 文(1612-1669)

  竹枝詞(十首選二)

周亮工(1612-1672)

  自劍津發燕江次西溪

歸 莊(1613-1673)

  己醜元日

  觀田家收獲(三首選一)

  落花詩(十二首選一)

陳 忱(1613-?)

  歎 燕

顧炎武(1613-1681)

  海 上(四首)

  精 衛

  酬朱監紀四輔

  賦得秋柳

  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選一)

龔鼎孳(1615-1673)

  上巳将過金陵(三首選二)

施閏章(1618-1683)

  雪中望岱嶽

  江 月

  泊樵舍

  山 行

  浮萍兔絲篇

吳嘉紀(1618-1684)

  絕 句

尤 侗(1618-1704)

  聞鹧鸪

王夫之(1619-1692)

  初度口占(辛醜)

  雨餘小步

毛奇齡(1623-1713)

  贈柳生

屈大均(1629-1696)

  雲州秋望

秣陵

朱彜尊(1629-1709)

  哭王處士翃(六首選一)

  來青軒

  出居庸關

  雲中至日

  度大庾嶺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六)

  晚次崞縣

  玉帶生歌并序

曉入郡城

彭孫遹(1631-1700)

秋日登滕王閣

王士祯(1634-1711)

  秦淮雜詩(二十首選一)

  真州絕句(六首選一)

  初春濟南作

  秋 柳(四首選一)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高郵雨泊

  餘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迹》卻寄二首(選一)

  江 上

洪昇(1645-1704)

京東雜感二首

黃任

西湖雜詩五首

孔尚任(1648-1718)

北固山看大江

查慎行(1650-1727)

  渡百裡湖

  寒夜次潘岷原韻

  三闾祠

  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

  雨過桐廬

  渡黃河

  早過淇縣

  邺下雜詠(四首選一)

  曉過鴛湖

度仙霞關題天雨庵壁

趙執信(1662-1744)

  曉過靈石

  山行雜詩四首(選一)

  螢 火

宋湘(1673-1769)

說詩八首

沈德潛(1673-1769)

  夜月渡江

  過真州

  吳山懷古(四首選一)

厲 鹗(1692-1752)

  曉至湖上

  寶應舟中月夜

  渡 河

  富 春

  春 寒

  荊溪道中

鄭 燮(1693-1765)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竹 石

袁 枚(1716-1797)

  詠 史(六首選一)

  箴作詩者

  仿元遺山論詩(四十二首選一)

  到石梁觀瀑布

  湖上雜詩(二十首選一)

  桐江作(四首選二)

  獨秀峰

  遣 興(二十四首選二)

  十二月十五夜

  苔

蔣士铨(1725-1785)

  遠 遊(二首選一)

  極 目(二首選一)

  響屧廊

趙 翼(1727-1814)

  論 詩(五首)

  讀書所見(六首選二)

  山行雜詩(七首選一)

  野 步

洪亮吉(1746-1809)

  過水西渡

江世铨

題畫

黃景仁(1749-1783)

  雜感

  绮懷(十六首選一)

  圈虎行

  少年行

  安慶客舍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

  将之京師雜别(六首選一)

  都門秋思(四首選二)

  春興

孫原湘(1760-1829)

牧歌

張問陶(1764-1814)

  曉 行

  蘆 溝

  望太白山

  讀《桃花扇》傳奇偶題八絕句(選一)

  瞿塘、巫峽

  出峽泊宜昌府(四首選一)

近代

張維屏(1780-1859)

  新 雷

陳沆(1785-1825)

揚州城樓

林則徐(1785-1850)

  即 目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龔自珍(1792-1841)

夜 坐(二首)

  詠 史

  逆旅題壁

  秋心三首

  又忏心一首

  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六)

  夢中作四絕句(之二)

賦憂患

遠志

西郊落花歌

魏 源(1794-1857)

  三湘棹歌(三首選一)

何紹基(1799-1873)

  山 雨

江湜(1818-1866)

湖樓早起二首

黃遵憲(1848-1905)

  雜 感(五首選一)

  海行雜感(十四首選一)

  紀 事(八首選一)

  今别離(四首選二)

  贈梁任父同年

  夜 起

文廷式(1856-1904)

  過洞庭湖

康有為(1858-1927)

  澹如樓讀書

過虎門

丘逢甲(1864-1912)

  春 愁

  山村即目

韓江有感

譚嗣同(1865-1898)

  獄中題壁

梁啟超(1873-1929)

  讀陸放翁集(四首選一)

  台灣竹枝詞(十首選一)

陳去病(1874-1933)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秋 瑾(1875-1907)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争地圖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

對酒

殘菊

赤壁懷古

杜鵑花

賦柳

紅毛刀歌

劍歌

秋海棠

去常德州中感賦

失題

王國維(1877-1927)

頤和園詞

蘇曼殊(1884-1918)

  以詩并畫留别湯國頓二首

  過平戶延平誕生處

  過若松町有感

  本事詩十首(選二)

過蒲田

澱江道中口占

柳亞子(1887-1958)

  孤憤

放歌

題張蒼水集

金詩

元好問 (1190-1257)

湧金亭示同遊諸君

太行元氣老不死,上與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頭西入海,突兀已過餘坡陀。

我從汾晉來,山之面目腹背皆經過。

濟源盤谷非不佳,煙景獨覺蘇門多。

湧金亭下百泉水,海眼萬古留山阿。

觱拂泺水源,淵淪晉溪波。

雲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鼋。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發洩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雲錦十裡翻風荷。

我來适與風雨會,世界三日漫兜羅。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長哦!

今朝一洗衆峰出,千鬟萬臀高峨峨。

空青斷石壁,微茫散煙蘿。

山陽十月未搖落,翠蕤雲旓相蕩摩。

雲煙故為出濃淡,魚鳥似欲留婆娑。

石間仙人迹,石爛迹不磨。

仙人去不返,六龍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殺孫公和。

長安城頭烏尾訛,并州少年夜枕戈。

舉杯為問謝安石,蒼生今亦如卿何?

元子樂矣君其歌!

論詩三十首(選五)

其七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其八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着黃金鑄子昂。

其十一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其十二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色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其二十九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續小娘歌十首(選二)

其 一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 二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遊天壇雜詩十三首(選一)

湍聲洶洶落懸崖,見說蛟龍擘石開;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雲平下看風雷。

眼中

眼中時事亦紛然,擁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鄉各異縣,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蟻無多地,秋水鳴蛙自一天。

何處青山隔塵土,一庵吾欲送華颠。

庚辰西域清明

清明時節過邊城,遠客臨風幾許情。

野鳥間關難解語,山花爛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腸亂,瑪瑙杯寒醉眼明。

遙想故園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聲。

過夏國新安縣

昔年今日度松關,車馬崎岖行路難。

瀚海潮噴千浪白,天山風吼萬林丹。

氣當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夢,夢中不覺到新安。

一蓮峰簇萬花紅,百裡春陰滌曉風。

九十蓮華一齊笑,天台人立寶光中。

元詩

劉因(1249-1293)

觀梅有感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隻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宋理宗南樓風月橫披(二首選—)

實體興衰不可常,每從氣韻見文章;

誰知萬古中天月,隻辦南樓一夜涼!

秋蓮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山如翠浪經雨漲,開軒似坐扁舟上。

西風為我吹拍天,要架雲帆恣吾往。

太行一千年一青,才遇先生醉眼醒。

卻笑劉伶糟曲底,豈知身亦屬螟蛉。

寶符藏山自可攻,兒孫誰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豐沛空歌海内風。

趙普元無四方志,澶淵堪笑百年功。

白溝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嶽鄂王墓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虞集(1272-1348)

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無奈北風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甯知漢祚移。

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彭城雜詠

雪白楊花撲馬頭,行人春盡過徐州。

夜深一片城頭月,曾照張家燕子樓。

燕姬曲

燕京女兒十六七,顔如花紅眼如漆。

蘭香滿路馬塵飛,翠袖籠鞭嬌欲滴。

春風馳蕩搖春心,錦筝銀燭高堂深。

繡衾不暖錦鴛夢,紫簾垂霧天沉沉。

芳年誰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來小雨潤天街,滿院楊花飛不起。

越台懷古

越王故國四圍山,雲氣猶屯虎豹關。

銅獸暗随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

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叢竹雨斑斑。

秋日池上

顧茲林塘幽,消此閑日永。

飄風亂萍蹤,落葉散魚影。

天清曉露涼,秋深藕花冷。

有懷無與言,獨立心自省。

送人之浙東

我還京口去,君入浙東遊。

風雨孤舟夜,關河兩鬓秋。

贈彈筝者

銀甲彈冰五十弦, 海門風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 揚子江頭月滿船。

過高郵射陽湖

飄蕭樹梢風,淅瀝湖上雨。

不見打魚人,菰浦雁相語。

夏五月武昌舟中觸目

兩髯背立鳴雙橹,短蓑開合滄江雨。

青山如龍入雲去,白發何人并沙語。

船頭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鳴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鄉,但見雙雙白鷗過。

張雨(1277-1348)

湖州竹枝詞

臨湖門外是侬家,郎若閑時來吃茶。

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王冕(1287-1359)

村居(四首選二)

    其 一

英雄在何處?氣概屬山家。

蟻布出入陣,蜂排早晚衙;

野花團部伍,溪村擁旗牙。

抱膝長吟罷,天邊日又斜。

    其 二

避世忘時勢,茅廬傍小溪。

灌畦晴抱甕,接樹濕封泥。

乳鹿依花卧,幽禽過竹啼。

新詩随處得,不用别求題。

白梅(五十八首選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張翥(1287-1368)

人雁吟

雁飛渡江謀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饑盡屬江中央。

天長水闊羅網多,無衣無食可奈何?

人聲未斷雁聲起,棄兒呱呱道傍死。

不見雁春還北飛,人今去此将何之。

歎息人窮不如鳥,何日相随如雁歸。

倪瓒(1311-1375)

題鄭所南蘭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隻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明詩

劉基(1311-1375)

旅興(二首)

寒燈耿幽暮,蟲鳴清夜闌。

起行望青天,明月在雲端。

美人隔千裡,山河淼漫漫。

玄雲翳崇岡,白露雕芳蘭。

願以綠绮琴,寫作行路難。

憂來無和聲,弦絕空長歎。

倦鳥冀安巢,風林無靜柯。

路長羽翼短,日暮當如何?

登高望四方,但見山與河。

甯知天上雨,去去為滄波。

慷慨對長風,坐感玄發皤。

弱水不可航,層城岌嵯峨。

凄涼華表鶴,太息成悲歌。

題沙溪驿

澗水彎彎繞郡城,老蟬嘶作車輪聲。

西風吹客上馬去,夕陽滿川紅葉明。

五月十九日大雨

風驅急雨灑高城,雲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感懷(二首)

驅車出門去,四顧不見人。

回風卷落葉,翊翊帶沙塵。

平原曠千裡,莽莽盡荊槿。

繁華能幾何?憔悴及茲辰。

是以芳桂枝,不争桃李春。

雲林耿幽獨,霜雪空相親。

槁葉寒槭槭,羅帳秋風生。

凄凄侯蟲鳴,呖呖賓鴻驚。

美人抱瑤瑟,仰視河漢明。

絲桐豈殊音,古調非今生。

沉思空幽寂,歲月已徂征。

古戍

古戍連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猶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雲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燒不盡,時見兩三花。

過閩關

關頭霧露臼蒙蒙,關下斜陽照樹紅。

過了秋風渾未覺,滿山秔稻入閩中。

北風行

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

将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

田家無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婦女攻紡績,

侵晨荷鋤出,暮夜不遑息。

飽暖匪天降,賴爾筋與力。

租稅所從來,官府宜愛惜。

如何恣刻剝,滲漉盡涓滴。

怪當休明時,狼藉多盜賊。

豈無仁義矛,可以彌鋒镝。

安得廉循吏,與國共欣戚,

清心罷苞苴,養民瘳國脈。

人生無百歲,百歲複如何?

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楊基(1326-1378?)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隐(五首選一)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離思兩夷猶。

風鬟霧鬓遙相憶,月戶雲窗許暫留。

波冷綠塵羅襪曉,恨添紅葉翠颦秋。

雙鸾鏡裡瑤台雪,任是無情也上頭。

天平山中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莺啼送到家。

嶽陽樓

春色醉巴陵,闌幹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闊魚龍氣,婵娟帝子靈。

何人夜吹笛,風急雨冥冥。

張羽(1333-1385)

過吳即景

片帆迢遞入吳煙,竹溆蘆汀斷複連。

柳蔭濃遮官道上,蟬聲多傍驿樓前。

近湖漁舍皆懸網,向浦人家盡種蓮。

行到吳王夜遊處,滿川芳草獨堪憐。

高啟(1336-1374)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争誇天下壯。

秦皇空此瘗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後六朝,草生官阙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牧牛詞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

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卧。

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養蠶詞

東家西家罷來往,晴日深窗風雨響。

三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

新婦守箔女執筐,頭發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後今年好,滿簇如雲繭成早。

檐前蝶車急作絲,又是夏稅相催時。

詠梅九首(選一)

瓊姿隻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客中憶二女

每憶門前兩候歸,客中長夜夢魂飛。

料應此際猶依母,燈下看縫寄我衣。

袁凱

白燕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

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

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

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裡飛。

京師得家書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别語,隻道早還鄉。

于謙(1398-1457)

石灰吟

千鎚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除夜太原寒甚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隻在屋東頭。

北風吹

北風吹,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棱棱還自持,

冰霜曆盡心不移。

況複陽和景漸宜,閑花野草尚葳蕤,

風吹柏樹将何為?

北風吹,能幾時!

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彜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九日渡江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裡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影宿維揚。

危峰高瞰楚江幹,路在羊腸第幾盤?

肆樹松杉雙徑合,四山風十一僧寒。

平沙淺草連天遠,落日孤城隔水看。

薊北湘南俱入眼,鹧鸪聲裡獨憑欄。

唐寅(1470-1523)

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複能酒,我今百杯複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和沈石田落花詩

萬紫千紅莫謾誇,今朝粉蝶過鄰家。

昭君偏遇毛延壽,炀帝難留張麗華。

深院青春空白鎖,平原紅日又西斜。

小橋流水閑村落,不見啼莺有吠蛙。

言志

不煉金丹不坐禅,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石将軍戰場歌

清風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間事;

店北猶存古戰場,遺镞尚帶勤王字。

憶昔蒙塵實慘怛,反覆勢如風雨至;

紫荊關頭晝吹角,殺氣軍聲滿幽朔。

胡兒飲馬彰義門,烽火夜照燕山雲;

内有于尚書,外有石将軍。

石家官軍若雷電,天清野曠來酣戰;

朝廷既失紫荊關,吾民豈保清風店。

牽爺負子無處逃,哭聲震天風怒号;

兒女牀頭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将軍此時挺戈出,殺敵不異草與蒿;

追北歸來血洗刀,白日不動蒼天高。

萬裡煙塵一劍掃,父子英雄古來少;

單于痛哭倒馬關,羯奴半死飛狐道。

處處懼聲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師;

應迫漢室嫖姚将,還憶唐家郭子儀。

沈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經過淚滿巾;

黃雲落日古骨白,沙礫慘淡愁行人。

行人來折戰場柳,下馬坐望居庸口。

卻憶千官迎駕初,千乘萬騎下皇都;

乾坤得見中興主,殺伐重聞載造圖。

姓名應勒雲台上,如此戰功天下無!

嗚呼戰功今已無,安得再生此輩西備胡。

秋望

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将軍韬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隻今誰是郭汾陽。

泰山

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

鬥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台。

偶見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俠客行

朝入主人門,暮入主人門,思殺主雠謝主恩。

主人張镫夜開宴,千金為壽百金餞。

秋堂露下月出高,起視廄中有駿馬,匣中有寶刀。

拔刀躍馬門前路,投主黃金去不顧。

鲥魚

五月鲥魚已至燕,荔枝盧橘未應先;

賜鮮徧及中瑞第,薦熟誰開寝廟筵。

白日風塵馳驿騎,炎天冰雪護江船。

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筋金盤敢望傳。

送明卿之江西

青楓飒飒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挽王中丞(八首選二)

司馬台前列柏高,風雲猶自夾旌旄。

屬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萬裡濤。

幕府高臨碣石開,薊門丹旒重徘徊。

沙場入夜多風雨,人見親提鐵騎來!

缥渺真探白帝宮,三峰此日為誰雄。

蒼龍半挂秦川雨,石馬長嘶漢苑風。

地敞中原秋色盡,天開萬裡夕陽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爾深知造化功。

徐渭(1521-1593)

龛山凱歌(六首選—)

短劍随槍暮合圍,寒風吹血着人飛;

朝來道上看歸騎,一片紅冰冷鐵衣。

王元章倒枝梅畫

皓态孤芳壓俗姿,不堪複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戚将軍贈寶劍歌

曾向滄流剸怒鲸,酒闌分手贈書生。

芙蓉澀盡魚鱗老,總為人間事轉平。

送妻弟魏生還裡

阿姊扶床泣,諸甥繞膝啼。

平安隻兩字,莫惜過江題。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

枝頭黃烏聽作曲,西山白雲看作圖。

朝愛朝暾上東岫,夕映夕陽映東牖;

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

偶然案頭餘酒杯,偶然蹑履山僧來;

自斟自醉當自去,禮豈設為我輩哉!

昨夜懵騰意超忽,寐時得語醒時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縱能拂衣歸故山,農耕社稷亦不閑;

何如且會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間。

江宿

寂曆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

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四首選—)

野花遮眼酒沾涕,塞耳愁聽新朝事;

邸報束作一筐灰,朝衣典與栽花市。

新詩日日千餘言,詩中無一憂民字;

旁人道我真聩聩,口不能答指山翠。

自從老杜得詩名,憂君愛國成兒戲。

言既無庸默不可,阮家那得不沉醉?

眼底濃濃一杯春,恸于洛陽年少淚。

聞省城急報

黃鹄矶頭紅染淚,手殺都堂如兒戲;

飛鞍疊騎塵碾塵,報書一夕三回至。

天子聖明臣斂手,胸臆決盡天下事。

二百年來好紀網,辰裂星紛委平地。

天長阍永叫不聞,健馬那堪持朽辔。

書生痛哭倚蒿籬,有錢難買青山翠。

棹歌行

妾家白蘋洲,随風作鄉土;

弄篙如弄铖,不曾拈一縷。

四月魚苗風,随君到巴東;

十月洗河水;送君發揚子。

揚子波勢惡,無風浪亦作;

江深得魚難,鹧鸶充餻臛。

生子若凫雛,穿江複入湖;

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大堤女

文窗斜對木香籬,胡粉薄施細作眉。

貪向牆頭看車馬,不知裙着刺花兒。

鐘惺(1574-1624)

江行俳體

村煙城樹遠依依,解指青溪與翠微。

風送白魚争入市,江過黃鹄漸多矶。

家從久念方驚别,地喜初來也似歸。

近日江南新澇後,稻蝦難比往年肥。

望遠寫秋江,秋意無起止。

何曾見寸波,竟紙皆秋水。

煙中過寒山,江淨翻如紙。

空色有無間,身在秋江裡。

遼事雜詩(八首選—)

盧龍雄塞倚天開,十載三逢敵騎來。

碛裡角聲搖日月,回中烽色動樓台。

陵園白露年年滿,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誰是出群才!

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秋日雜感(十首選一)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雲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着漁舟。

别雲間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即事

複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絕句(四首選一)

扁舟明月兩峰間,千頃蘆花人未還;

缥缈蒼茫不可接,白雲空翠洞庭山。

北風蕩天地,有鳥鳴空林。

志長羽翼短,銜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滄海日以深。

愧非補天匹,延頸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誰為心?

滔滔東逝波,勞勞成古今。

清詩

吉祥寺古梅

一樹古梅花數畝,城中客子乍來看。

不知花氣清相逼,但覺山深春尚寒。

金陵冬夜

老來貧困實堪磋,寒氣偏歸我一家。

無被夜眠牽破絮,渾如孤鶴入蘆花。

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

夜半橋邊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和盛集陶《落葉》(二首選一)

秋老鐘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飛。

不知玉露涼風急,隻道金陵王氣非。

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裡寒空一雁歸。

衆香庵贈自休長老

略彴緣溪一徑分,千山香雪照斜醺。

道人不作尋花夢,隻道漫山是白雲。

吳門春仲送李生還長安

闌風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煙月揚州如夢寐,江山建業又清明。

夜烏啼斷門前柳,春鳥銜殘花外櫻。

尊酒前期君莫忘,藥囊我欲傍餘生。

碧雲寺

丹青台殿起層層,玉砌雕鬧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撣燈。

豐碑巨刻書元宰,碧海紅塵問老僧。

禮罷空王三歎息,自穿蘿徑拄孤藤。

金陵後觀棋(六首選一)

寂寞枯秤響泬寥,案淮秋老咽寒潮。

白頭燈影涼宵裡,一局殘橫見六朝。

後秋興之十三(八首選一)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其一

闆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雲。

樹上黃鹂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後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其二

潋豔西湖水一方,吳根越角兩茫茫。

孤山鶴雲花如雪,葛嶺鵑啼月似霜。

油壁輕車來北裡,梨園小部奏西廂。

而今縱會空王法,知是前塵也斷腸。

其三

方袍潇灑角巾偏,才上紅樓又畫船。

修竹便娟調鶴地,春風蘊籍養花天。

蝶過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侯管弦。

不是承平好時節,湖山容易著神仙。

其四

冷泉淨寺可憐生,雨血風毛作隊行。

羅刹江邊人飼虎,女兒山下鬼啼莺。

漏穿夕塔煙烽影,飄撇晨鐘鼓角聲。

夜雨滴殘舟淅瀝,不須噩夢也心驚。

其五

建業餘杭古帝丘,六朝南渡盡風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蘇小湖應并莫愁。

戎馬南來皆故國,江山北望總神州。

行都宮阙荒煙裡,禾黍從殘似石頭。

其六

冬青樹老六陵秋,恸哭遺民總白頭。

南渡衣冠非故國,西湖煙水是清流。

早時朔漠翎彈怨,他日居庸宇喚休。

苦恨嬉春鐵崖叟,錦兜詩報百年愁。

談遷(1594-1657)

渡江

大江駭浪限東南,當日降帆有舊慚。

擊揖空聞多慷慨,投戈畢竟為沉酣。

龍天浩劫馀弧塔,海嶽書生别舊庵。

聞道佛狸曾駐馬,豈因佳味有黃柑?

廣陵

南朝舊事一蕪城,故國飄零百感生。

柳影天涯随去辇,楊花江上變浮萍。

遠山依舊橫新黛,斷岸還看散冷螢。

今日廣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題自畫大樹

風号大樹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時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漫興

遠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遺書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無盡,故人何日逢?

鄉書經歲達,離恨轉重重。

避地日本感賦(二首選一)

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

衣冠誰有先朝制?東海翻然認故園。

馮班(1602-1671)

題友人《聽雨舟》

篷窗偏稱挂魚蓑,荻葉聲中愛雨過。

莫道陸居原是屋,如今平地有風波。

朝歌旅舍

乞索生涯寄食身,舟前波浪馬前塵。

無成頭白休頻歎,似我白頭能幾人?

滄州道中

潞河數百裡,家家懸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澤全未施。

燥土既傷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幹以破,井涸園菜萎。

舊米日增價,賣者尚猶夷。

貧者止壟頭,怅望安所之。

還視釜無煙,束腰相對饑。

欲貸東西鄰,鄰家先我悲。

且勿計終年,胡以延此時?

樹未盡蒙災,争走餐其皮。

門外兼催租,官府嚴呼追。

大哭無可賣,指此抱中兒。

兒女況無多,賣盡将何為?

下民抑何辜,天怒乃相罹,

下民即有辜,天恕何至斯!

視天非夢夢,召之者為誰?

嗚乎!雨乎!

安得及今一滂沱,救此未死之遺黎!

絕賊臣胡謙光

賊臣不自量,稱予是故人。

敢以書招予,冀予與同塵。

一笑置弗答,蕭然湖水濱。

湖水經霜碧,樹光翠初勻。

妻子甘作苦,昏曉役舂薪。

國家有廢興,吾道有诎申。

委蛇聽大命,柔氣轉時新。

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

采桑曲

種桑人家十之九,連綠不斷陰千畝。

年年相戒桑熟時,畏人盜桑晨暮守。

前年災水去年旱,私債官租如火鍛。

今春差覺風雨好,可惜桑田種又少。

采桑女子智于男,曉霧浸鞋攜筍籃。

幼年父母責女紅,蠶事績事兼其中。

桑有稚壯與瘦肥,亦有蠶飽與蠶饑。

忌諱時時外意生,心血耗盡繭初成。

織不及匹機上賣,急償官租與私債。

促織在室絲已竭,機抒西鄰響不絕。

殘歲無米貨入苦,妄意明年新絲補。

傅山(1607-1684)

乙酉歲除八絕句(選—)

縱說今宵舊歲除,未應除得舊臣荼。

摩雲即有回陽雁,寄得南枝芳信無?

秋徑

夥涉真高興,留侯太有情。

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長生。

劍求一人敵,杯中萬慮冥。

悠然籬菊老,可不詠荊卿。

客盂,盂有問餘于右元者,右元

占韻複之,阿好過情,遂如韻自遣

揚雄拟我槐非倫,況複無才撰《美新》。

什一懶營虛笑鬼,尋常守辱失錢神。

生憎褚彥興齊國,喜道陶潛是晉人。

破衲黃冠猶末死,還因鄰裡問僧珍。

悼亡

君自垂千古,吾猶戀一生。

君臣原大節,兒女亦人情。

折檻生前事,遺碑死後名。

存亡雖異路,貞白本相成。

上巳日,天暢晴甚,覺《蘭亭》“天朗氣

清”句為右軍入化之筆,昭明忽然出手,

豈謂年年有印闆上巳耶?詩以紀之

三春卻是暮秋天,逸少臨文寫現前。

上巳若還如印闆,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臨文總是愁,暮春寫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無傷感,卻把奇文一筆勾。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恸哭六軍俱缟素,沖冠一怒為紅顔。

紅顔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窦家,侯門歌舞出如花。

許将戚裡空侯伎,等取将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妖羅绮。

夢向夫差苑裡遊,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隻有淚沾衣。

熏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

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座客。

座客飛觞紅日莫,一曲哀弦向誰訴?

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

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将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

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便索綠珠圍内第,強呼绛樹出雕欄。

若非将士全師勝,争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

蠟燭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

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

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紅鄉,烏桕紅經十度霜。

都曲妓師憐尚在,浣沙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

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當時隻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盡延緻。

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支細。

錯怨狂風揚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徑塵生鳥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裡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為君别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鴛湖曲

駕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莺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愛客錦筵開,水聞風吹笑語來。

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箫聲出柘枝台。

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

雲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鹆。

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

朝來别奏新翻曲,更出紅妝向柳堤。

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

十幅蒲帆幾尺風,吹君直上長安路。

長安富貴玉骢驕,侍女薰香護早朝。

分付南湖舊花柳,好留煙月伴歸桡。

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

中散彈琴競未終,山公啟事成何用!

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

白楊尚作他人樹,紅粉知非舊日樓。

烽火名園竄狐兔,畫圖偷窺老兵怒。

甯使當時沒縣官,不堪朝市都非故!

我來倚棹向湖邊,煙雨台空倍惘然。

芳草乍疑歌扇綠,落英錯認舞衣鮮。

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聞笛休嗟石季倫,銜壞且效陶彭澤。

君不見白浪掀天一葉危,收竿還伯轉船遲。

世人無限風波苦,輸與江湖釣叟知。

讀史雜感(十首選二)

莫定三分計,先求五等封。

國中惟指馬,阃外盡從龍。

朝事歸諸将,軍需仰大農。

淮南數州地,幕府但歌鐘。

北寺讒成獄,西園賄拜官。

上書休讨賊,進爵在迎銮。

相國争開第,将軍罷築壇。

空餘蘇武節,流涕向長安。

中秋看月有感

今年京口月,猶得杖藜看。

暫息幹戈易,重經少壯難。

江聲連戍鼓,人影出漁竿。

晚悟盈虧理,愁君白玉盤。

過吳江有感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歎浮名。

戲題仕女圖(十二首選二)

一舸

霸越亡吳計已行,論功何物賞傾城?

西施亦有弓藏懼,不獨鸱夷變姓名。

出塞

玉關秋盡雁連天,碛裡明駝路幾千!

夜半李陵台上月,可能還似漢宮圓?

下相極東庵讀同年北使時詩卷

蘭若停骖灑墨成,過河持節事分明。

上林飛雁無還表,頭白山僧話子卿。

阻雪

關山雖勝路難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黃塵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臨清大雪

白頭風雪上長安,短褐疲驢帽帶寬。

辜負故園梅樹好,南枝開放北枝寒。

伍員

投金濑畔敢安居?覆楚亡吳數上書。

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歸去愧包胥。

追悼

秋風蕭索響空帏,酒醒更殘淚滿衣。

辛苦共嘗偏早去,亂離知否得同歸。

君親有愧吾還在,生死無端事總非。

最是傷心看稚女,一窗燈火照鳴機。

過淮陰有感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樹丹崖未可攀。

莫想陰符遇黃石,好将鴻寶駐朱顔。

浮生所欠隻一死,塵世無由拾九還。

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随仙去落人間。

梅村

枳籬茅舍掩蒼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詣人貪客過,慣遲作答愛書來。

閑窗聽雨攤詩卷,獨樹看雲上嘯台。

桑落酒香盧桔美,釣肥斜系草堂開。

懷古兼吊侯朝宗

河洛風塵萬裡昏,百年心事向夷門。

氣傾市俠收奇用,策動宮娥報舊恩。

多見攝衣稱上客,幾人刎頸送王孫。

死生終負侯赢諾,欲滴椒漿淚滿樽。

捉船行

官差捉船為載兵,大船買脫中船行。

中船蘆港且潛避,小船無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槳追風搖急橹。

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辭船小要何用?争執洶洶路人擁。

前頭船見不敢行,曉事篙題斂錢送。

船戶家家壞十千,官司查點侯如年。

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雲雇船。

君不見官舫嵬峨無用處,打彭插旗馬頭住。

臨頓兒

臨頓誰家兒?生小矜白皙。

阿爺負官錢,棄置何倉卒!

贻我适誰家,朱門臨廣陌。

囑侬且好住,跳弄無知識。

獨怪臨去時,摩首如憐惜。

三年教歌舞,萬裡離親戚。

絕技逢侯王,寵異施恩澤。

高堂紅氍毹,華燈布瑤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錦縫我衣,珍珠裝我額。

瑟瑟珊瑚枝,曲罷恣狼藉。

我本貧家子,邂逅道抛擲。

一身被驅使,兩口無消息。

縱賞千萬金,莫救餓死骨。

歡樂居他鄉,骨肉誠何益!

直溪吏

直溪雖鄉村,故是尚書裡。

短棹經其門,叫聲忽盈耳。

一翁被束縛,苦辭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貧誰信爾。

呼人好作計,緩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間,中已無窗幾。

屋梁記日月,仰視殊自恥。

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毀。

贻我風雨愁,飽汝歌呼喜。

官逋依舊在,府帖重追起。

旁人共唏噓,感歎良有以。

東家瓦漸稀,西舍牆半圯。

生涯分應盡,遲速總一理。

居者今何栖,去者将安徙。

明歲留白村,極目唯流水。

清涼山贊佛寺 (四首選一)

西北有高山,雲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花花相映發,葉葉同根栽。

王母攜雙成,綠蓋雲中來。

結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

翠裝雕玉辇,丹髹沉香齋。

護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階。

長恐乘風去,舍我歸蓬萊。

從獵往上林,小隊城南隈。

雪鷹異凡羽,果馬殊群材。

言過樂遊怨,進及長楊街。

張宴奏絲桐,新月穿宮槐。

攜手呼太息,樂極生微哀。

千秋終寂寞,此日誰追陪。

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

願共南山椁,長奉西宮杯。

披香淖博士,側聽私驚猜:

今日樂方樂,私語胡為哉?

待诏東方生,執戟前诙諧。

熏爐拂黼帳,白露零蒼台。

吾王慎玉體,對酒毋傷懷。

石壁千尋險,江流一矢争。

曾聞飛将上,落日吊開平。

古意

歡似機中絲,織作相思樹。

侬似衣上花,春風吹不去。

山居雜詠

鋒镝牢囚取決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豈能奈我何!

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

卧病旬日未已,閑書所感(二首選一)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慚傀在燈前。

夢中失哭兒呼我,天末招魂鳥降筵。

好友多從忠節傳,人情不盡絕交篇。

于今屈指幾回死,未死猶然被病眠。

蒼水

少年苦節何人似?得此全歸亦稱情。

廢寺醵錢收棄骨,老生秃筆記琴聲。

遙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兩世雪交私不得,隻随衆口一閑評。

周公謹硯(四首選二)

弁陽片石出塘栖,馀墨猶然積水湄。

一半已書亡宋事,更留一半寫今時。

剩水殘山字句饒,剡源仁近共推敲。

硯中斑駁遺民淚,井底千年恨未銷。

杜濬(1611-1687)

樓雨

曉雨天沾草,蕭蕭牧馬群。

鼓鼙喧絕檄,部落擁将軍。

仆病炊無木,悭僧屐不分。

兒童生故晚,正誦美新文。

海角收殘雨,樓前散夕陽。

行吟原草澤,醉卧即沙場。

騎馬人如戲,呼鷹俗故狂。

白頭蘇屬國,隻合看牛羊!

獨往

同伴都分毛,麻鞋獨入林。

一年五變姓,十字九椎心。

聽慣幹戈信,愁因風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為知音!

冒襄(1611-1693)

和阮亭《秋柳》詩原韻(四首選二)

南浦西風合斷魂,數枝清影立朱門。

可知春去渾無迹,忽地霜來漸有痕。

家世凄涼靈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舊侶如相憶,急管哀筝與細論。

紅閨紫塞晝飛霜,顧影羞窺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當年花絮已空箱。

夢殘舞榭還歌榭,淚落岐王與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錯教根植善和坊。

李漁(1611-1685)

清明前一日

正當離亂世,莫說豔陽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煙。

戰場花是血,驿路柳為鞭。

荒垅關山隔,憑誰寄紙錢?

夏寒不雨為楚人憂歲

江風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應麥秋。

暑雨不多難望歲,密雲雖布轉增憂。

四方豐歉觇三楚,兩載饑寒遍九州。

民命久懸倉廪絕,問天何事苦為仇?

梅花(二首)

何處花先放?向南三兩村。

未春天似夢,徹夜月無言。

且喜昏鴉散,毋嫌翠羽喧。

衆芳久寂寞,賴汝照乾坤。

離離壓殘雪,脈脈照溪濱。

一任夜五月,何妨天不春!

芳華憑俗賞,風味與誰親?

隻覺閉門後,徘徊似有人。

方文(1612-1669)

竹枝詞(十首選二)

侬家住在大江東,妾似船桅郎似篷。

船桅一心在篷裡,篷無定向隻随風。

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

笑指侬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自劍津發燕江次西溪

雙劍潆洄地,籃輿十萬峰。

雲争橋上屋,水舞石邊春。

破壁蹲饑虎,殘僧拜廢鐘。

追呼亦肯到,何處勸為農?

歸莊(1613-1673)

己醜元日

四年絕域度新正,此夕空将兩目瞠。

天下興亡憑揲策,一身進退類懸旌。

商君法令牛毛細,王莽征徭魚尾赪。

不信江南百萬戶,鋤稷隻向隴頭耕。

觀田家收獲(三首選一)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

五載輸糧女真國,天全我志獨無田。

落花詩(十二首選一)

江南春老歎紅稀,樹底殘英高下飛。

燕蹴莺銜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歸?

闌幹曉露芳條冷,池館斜陽綠蔭肥。

靜掩蓬門獨惆怅,從他芳草自菲菲。

陳忱(1613-?)

歎燕

春歸林木古興嗟,燕語斜陽立淺沙。

休說舊時王與謝,尋常百姓亦無家。

海上(四首)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裡自登臨。

十年天地幹戈老,四海蒼生吊哭深。

水湧神山來白鳥,雲浮仙阙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隻恐難酬烈士心。

滿地關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台。

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秦望雲空陽鳥散,冶山天遠朔風回。

樓船見說軍容盛,左次猶虛授钺才。

南營乍浦北南沙,終古提封屬漢家。

萬裡風煙通日本,一軍旗鼓向天涯。

樓船已奉征蠻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絕王師看不到,寒濤東起日西斜。

長看白日下蕪城,又見孤雲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計,艱難戎馬發深情。

埋輪拗镞周千畝,蔓草枯楊漢二京。

今日大梁非舊國,夷門愁殺老侯赢。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将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衆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酬朱監紀四輔

十載江南事已非,與君辛苦各生歸。

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十日圍。

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東京朱祜年猶少,莫向尊前歎式微。

賦得秋柳

昔日金枝間白花,隻今搖落向天涯。

條空不系長征馬,葉少難藏覓宿鴉。

老去桓公重出塞,罷官陶令乍歸家。

先皇玉座靈和殿,淚灑西風日又斜。

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選—)

清切頻吹越石笳,窮愁猶駕阮生車。

時當漢臘遺臣祭,義激韓雠舊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淚發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侶,不用虛乘犯鬥槎。

上巳将過金陵(三首選二)

蟂矶一棹水雲寬,采石晴峰湧翠盤。

天氣殊佳芳禊會,海風吹客到長幹。

倚檻春風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興懷無限蘭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雪中望岱嶽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衆壑,雲路郁千盤。

影落齊燕白,光連天地寒。

秦碑淩絕壁,杖策好誰看?

江月

十月晴江月,微風夜未寒。

依人光不定,照影思無端。

少壯随波去,關河行路難。

平生素心友,莫共此時看。

泊樵舍

漲減水逾急,秋陰未夕昏。

亂山成野戍,黃葉自江村。

帶雨疏星見,回風絕岸喧。

經過多戰艦,茅屋幾家存?

山行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浮萍兔絲篇

李将軍言:部曲嘗掠人妻,既數年,攜之南征,值

其故夫,一見恸絕;問其夫已納新婦,則兵之故妻也。

四人皆大哭,各反其妻而去。予為作《浮萍兔絲篇》。

浮萍寄洪波,飄飄束複西。

兔絲罥喬柯,袅袅複離披。

兔絲斷有日,浮萍合有時;

浮萍語免絲,離合安可知!

健兒東南征,馬上傾城姿;

輕羅作障面,顧盼生光儀。

故夫從旁窺,拭目驚且疑;

長跪問健兒:“毋乃賤子妻?

賤子分已斷,買婦商山陲;

但願一相見,永訣從此辭。”

相見肝腸絕,健兒心乍悲,

自言“亦有婦,商山生别離,

我戍十餘載,不知從阿誰?

爾婦既我鄉,便可會路歧。”

甯知商山婦,複向健兒啼:

“本執君箕帚,棄我忽如遺。”

黃雀從烏飛,比翼長參差,

雄飛占新巢,雌伏思舊枝。

兩雄相顧詫,各自還其雌。

雌雄一時合,雙淚沾裳衣。

白頭竈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裡,偷閑一刻是乘涼。

尤侗(1618-1704)

聞鹧鸪

鹧鸪聲裡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

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

初度口占(辛醜)

新買茱萸半畝堂,苔侵床足月侵牆。

天涯芳草迷歸路,病葉還禁一夜霜。

雨餘小步

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

竹箨冠輕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閑放鶴,鹁鸠恰恰向人啼。

贈柳生

流落人間柳敬亭,消除豪氣鬓星星。

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雲州秋望

白草黃羊外,空聞觱篥哀。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台。

風助群鷹擊,雲随萬馬來。

關前無數柳,一夜落龍堆。

牛首開天阙,龍崗抱帝宮。

六朝春草裡,萬井落花中。

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

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朱彜尊 (1629-1709)

哭王處士翃(六首選一)

相送悲長别,還家慘獨行。

流連簡書劄,次第念交情。

自有箧中作,何難身後名!

泉台應快意,未必似平生。

來青軒

天書稠疊此山亭,往事猶傳翠辇經。

莫倚危欄頻北望,十三陵樹幾曾青?

出居庸關

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隻隔數峰西。

雲中至日

去歲山川缙雲嶺,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憐日至長為客,何意天涯數舉杯!

城晚角聲通雁塞,關寒馬色上龍堆。

故園望斷江村裡,愁說梅花細細開。

度大庾嶺

雄關直上嶺雲孤,驿路梅花歲月徂。

丞相祠堂虛寂寞,越王城阙總荒蕪。

自來北至無鴻雁,從此南飛有鹧鸪。

鄉國不堪重伫望,亂山落日滿長途。

鴛鴦湖棹歌(—百首選六)

      其一

樯燕樯烏繞楫師,樹頭樹底挽船絲。

村邊處處圍桑葉,水上家家養鴨兒。

      其二

穆湖蓮葉小于錢,卧柳雖多不礙船。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

      其三

西水驿前津鼓聲,原田角角野雞鳴。

苔心菜甲桃花裡,未到天明棹入城。

      其四

長水風荷葉葉香,斜塘慣宿野鴛鴦。

郎舟愛向斜塘去,妾意終憐長水長。

      其五

屋上鸠鳴谷雨開,橫塘遊女蕩船回。

桃花落後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其六

秋水尋常沒釣矶,秋林随意敞柴扉。

八月田中黃雀啄,九月田中黃雀肥。

晚次崞縣

百戰樓煩地,三春尚朔風。

雪飛寒食後,城閉夕陽中。

行役身将老,艱難歲不同。

流移嗟雁戶,生計各西東。

玉帶生歌并序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

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

玉帶生,吾語汝:汝産自端州,汝來自橫浦。幸免事降

表,佥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能令信公喜,

辟汝置幕府。

當年文墨賓,代汝一一數:參軍誰?謝皐羽;寮佐誰?

鄧中甫;弟子誰?王炎午。獨汝形軀短小,風貌樸古;

步不能趨,口不能語:既無鹳之鹆之活眼睛,兼少犀紋

彪紋好眉妩;賴有忠信存,波濤孰敢侮?是時丞相氣尚

豪,可憐一舟之外無尺土,共汝草檄飛書意良苦。四十

四字銘厥背,愛汝心堅剛不吐。

自從轉戰屢喪師,天之所壞不可支。驚心柴市日,慷慨

且誦臨終詩,疾風蓬勃揚沙時。傳有十義士,表以石塔

藏公屍。生也亡命何所之?或雲西台上,唏發一叟涕漣

洏,手擊竹如意,生時亦相随。冬青成陰陵骨朽,百年

蹤迹人莫知。

會稽張思廉,逢生賦長句。抱遺老人閣筆看,七客寮中

敢(口夭)怒?吾今遇汝滄浪亭,漆匣初開紫衣露,海

桑陵谷又經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洗汝池上之寒泉,

漂汝林端之霏霧;俾汝畏留天地間,墨花恣灑鵝毛素。

輕舟乘間入,擊纜壞籬根。

古道橫邊馬,孤城閉水門。

星含兵氣動,月傍曉煙昏。

辛苦鄉關路,重來斷客魂。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客路逢秋思易傷,江天煙景正蒼涼。

依然極浦生秋水,終古寒潮送夕陽。

高士幾回亭草綠?梅仙一去嶺雲荒。

臨風不見南來雁,書劄何由達豫章?

秦淮雜詩(二十首選—)

傅壽清歌沙嫩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闆橋。

真州絕句(六首選一)

江幹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鲈魚。

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複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

秋柳(四首選—)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隻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

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

此夕南枝鳥,無因到故鄉。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餘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迹卻寄二首(選—)

千古秦淮水,東流繞舊京。

江南戎馬後,愁殺庾蘭成!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勝國巡遊地,孤城有廢宮。

周垣春草外,園殿夕陽下。

狐搰沙翻雪,鸱蹲樹嘯風。

唯馀舊村落,雞犬似新豐。

霧隐前山燒,林開小市燈。

軟沙平受月,春水細流冰。

遠望窮高下,孤懷感廢興。

白頭遺老在,指點十三陵。

珍重遊人入畫圖,樓台繡錯與茵鋪。

宋家萬裡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畫羅纨扇總如雲,細草新泥簇蝶裙。

孤憤何關兒女事,踏青争上嶽王墳!

魚羹宋嫂六橋無,原是樊樓舊酒垆。

宣索可憐停玉食,官家和淚話東都。

梅花亦作黍離看,野水荒墳繞一灣。

腸斷黃金台下客,更傳天語到孤山。

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陽不可聽。

千樹桃花萬條柳,六橋無地種冬青。

孤捷運甕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晖。

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

渡百裡湖

湖面寬千頃,湖流淺半篙。

遠帆如不動,原樹競相高。

歲已占秋旱,民猶望雨膏。

涸鱗如可活,吾敢畏波濤?

寒夜次潘岷原韻

一片西風作楚聲,卧聞落葉打窗鳴。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覺三更布被輕。

霜壓啼烏驚月上,夜驕饑鼠阚燈明。

還家夢繞江湖闊,薄醉醒來句忽成。

三闾祠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

長風霾雲莽千裡,雲氣蓬蓬天冒水。

風收雲散波乍平,倒轉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紅,素月欲升天斂容。

舟人回首盡東望,吞吐故在馮夷宮。

須臾忽自波心上,鏡面橫開十餘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此時骊龍潛最深,目炫不得銜珠吟。

巨魚無知作騰踔,鱗甲一動千黃金。

人間此境知難必,快意翻從偶然得。

遙聞漁父唱歌來,始覺中秋是今夕。

雨過桐廬

江勢西來彎複彎,乍驚風物異鄉關。

百家小聚還成縣,三面無城卻倚山。

帆影依依楓葉外,灘聲汩汩碓床間。

雨蓑煙笠嚴陵近,慚愧清流照客顔。

渡黃河

地勢豁中州,黃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遠樹全浮。

梁宋回頭失,徐淮極目收。

身輕往來便,自歎不如鷗。

早過淇縣

高登橋下水湯湯,朝涉河邊露氣涼。

行過淇園天未曉,一痕殘月杏花香。

邺下雜詠(四首選一)

一賦何當敵兩京,也知土木費經營。

濁漳确是無情物,流盡繁華隻此聲。

曉過鴛湖

曉風催我挂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

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

虎嘯猿啼萬壑哀,北風吹雨過山來。

人從井底盤旋上,天向關門豁達開。

地險昔曾當劇賊,時平誰敢說雄才?

煎茶好領閑僧意,知是芒鞋到幾回!

趙執信(1692-1744)

曉過靈石

曉色熹微嶺上橫,望中雲物轉凄清。

林收宿霧初通日,山挾回風盡入城。

客路遠随殘月沒,鄉心半向早寒生。

驚鴉滿眼蒼煙裡,愁絕戍樓橫吹聲。

山行雜詩四首(選一)

嶺路盤盤行欲迷,晚來霜霰忽凄凄。

林間風過猶兼葉,澗底寒輕已作泥。

馬足蹙時疑地盡,溪雲多處覺天低。

倦遊莫訝驚心數,歲暮空山鳥亂啼。

螢火

和雨還穿戶,經風忽過牆。

雖緣草成質,不借月為光。

解識幽人意,請今聊處囊。

君看落空闊,何異大星芒。

三百詩人豈有詩,都成絕唱沁心脾。

今人不講源頭水,隻問支流派是誰。

塗脂傳粉畫長眉,按拍循腔疾複遲。

學過邯鄲多少步,可憐挨戶賣歌兒。

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實翻空總自如。

好把臭皮囊洗淨,神仙樓閣在高虛。

豫章出地勢輪囷,細草孤花亦可人。

獨有五通仙杜老,各還命脈各精神。

學韓學杜學髯蘇,自是排場與衆殊。

若使自家無曲子,等閑铙鼓與笙芋。

池塘春草妙難尋,泥落空梁苦用心。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絲豪竹在知音。

文章妙絕有邱遲,一紙書中百首詩。

正在将軍旗鼓處,忽然花雜草長時。

讀書萬卷真須破,念佛千聲好是空。

多少英雄齊下淚,一生纏死筆頭中。

夜月渡江

萬裡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鬥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

過真州

揚州西去真州路,萬樹垂楊繞岸栽。

野店酒香帆盡落,寒塘漁散鹭初回。

曉風殘月屯田墓,零露浮雲魏帝台。

此夕臨江動離思,白沙亭畔笛聲哀。

吳山懷古(四首選一)

夫差曾報阖闾仇,宋室南遷事竟休。

和議有人增歲币,偏安無诏複神州。

中朝已灑苌弘血,塞北空聞杜宇愁。

莫上鳳凰山頂望,冬青誰認舊陵邱?

厲鹗(1692-1752)

曉至湖上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凫,泛泛逐清影。

寶應舟中月夜

蘆根渺渺望無涯,雁落圓沙幾點排?

明月堕煙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渡河

北來始作泛槎遊,晚色蒼蒼望裡收。

一線黃流奔禹甸,兩涯殘雪接徐州。

古今沉璧知無限,天地浮萍各自謀。

明日輕裝又驢背,風前慚愧白沙鷗。

富春

富春縣前江勢奔,危樓如畫俯山根。

林林人影向沙市,葉葉風帆下海門。

秋入遙空無寸翳,旱經焦土有千村。

田家正堕憂時淚,安得新酤倒瓦盆?

春寒

漫脫春衣浣酒紅,江南二月最多風。

梨花雪後酴醾雪,人在重簾淺夢中。

荊溪道中

如畫雲岚西複西,梁溪幾折入荊溪?

舟師失道隔煙問,山鳥畏人穿竹啼。

鄭燮(1693-1765)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袁枚(1716-1797)

詠史(六首選—)

東漢恥機權,君子多硁硁。

悲哉陳與窦,謀疎功不成。

其時涼州反,有人頒孝經;

意欲口打賊,賊聞笑不勝。

雖無補國家,尚未遠人情。

一變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學主靜,人死不聞聲。

魏公敗符離,自誇心學精,

殺人三十萬,於心不曾驚。

似此稱理學,何處托生靈。

嗚呼孔與孟,九泉涕沾纓。

箴作詩者

倚馬休誇速藻佳,相如終竟壓鄒枚。

物須見少方為貴,詩到能遲轉是才。

清角聲高非易奏,優昙花好不輕開。

須知極樂神仙境,修煉多從苦處來。

仿元遺山論詩(四十二首選—)

不相菲薄不相師,公道持論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詩。

到石梁觀瀑布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台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濤。

濤水來從華頂遙,分為左右瀑兩條,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電非笙匏。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雲中跑。

勢急欲下石阻撓,回瀾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臯蘭鏖,

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偉哉銅殿造前朝,五百羅漢如相招。

我本錢塘兒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開神理超。

高枕龍背持其尻,上視下視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濺袍,天風吹人立不牢。

北宮雖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齊聞韶。

不圖為樂如斯妙,得坐一刻勝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萬古長滔滔!

湖上雜詩(二十首選一)

鳳嶺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風來。

錢王英武康王弱,一樣江山兩樣才。

桐江作(四首選二)

桐江春水綠如油,兩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漸多奇險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覺白雲低。

詩人用筆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獨秀峰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巅,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遣興(二十四首選二)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多為絕妙詞。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

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

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

遠遊(二首選一)

初日照林莽,積霭生庭闱。

長跪拜慈母,有淚不敢垂;

“連年客道路,兒生未遠離;

力學既苦晚,可複無常師?

負籍出門去,白日東西馳;

遠遊幸有方,母心休念之。

兒食有齑粉,母毋念兒饑;

兒服有敝裘,母毋念兒衣。

倚闾勿盼望,歲暮兒當歸。”

俯首聽兒言,丁甯語兒知。

小妹不解事,視母為笑唬。

新婦亦善愁,含淚無言詞。

繁憂未能語,匪但離别悲。

父車既已駕,我複行遲遲。

豈無寸草心,珍重三春晖。

仰看林間烏,繞樹啞啞飛。

極目(二首選一)

江山奇勝總偏安,天塹茫茫固守難。

史冊事随春夢過,皖公青入酒杯間。

響屧廊

不重雄封重豔情,遺蹤猶自慕傾城。

憐伊幾兩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聲!

趙翼(1727-1814)

論詩(五首)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勞工巧日争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隻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随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隻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讀書所見(六首選二)

後人觀古書,每随己境地。

譬如廣場中,環看高台戲。

矮人在平地,舉頭仰而企。

危樓有憑檻,劉桢方平視。

做戲非有殊,看戲乃各異。

矮人看戲歸,自謂見仔細;

樓上人聞之,不覺笑噴鼻。

何處夫己氏,作吏印懸肘;

望門計民赀,掩取魚入笱。

嗚呼百金産,中人豈易有!

饑腸忍吼牛,勞筋羨眠狗;

铢铢積數世,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空空剩兩手。

竭彼祖父力,贻我子孫守;

天道果有知,此物可能久?

山行雜詩(七首選—)

山雲才滃起,頃刻雨點飄。

乃知雲變雨,不必到層霄。

隻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

君看雲薄處,曦影如隔绡。

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野步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過水西渡

已作如塵似夢看,殘春曾此一停鞍。

能迎三十年前客,隻有參天竹萬竿。

不寫晴山寫雨山,似呵明鏡照煙鬟。

人間萬象模糊好,風馬雲車便往還。

黃景仁 (1749-1783)

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隻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谶,春鳥秋蟲自作聲。

绮懷(十六首選一)

露檻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當遊仙;

有情皓月憐孤影,無賴閑花照獨眠。

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人中年。

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

圈虎行

都門歲首陳百技,魚龍怪獸罕不備;

何物市上遊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

初舁虎圈來廣場,傾城觀者如堵牆;

四周立栅牽虎出,毛拳耳戢氣不揚。

先撩虎須虎猶帖,以棓卓地虎人立;

人呼虎吼聲如雷,牙爪叢中奮身入。

虎口呀開大如牛,人轉從容探以手;

更脫頭顱抵虎口,以頭飼虎虎不受,

虎舌舐人如舐毂。忽按虎脊叱使行,

虎便逡巡繞闌走。

翻身踞地蹴凍塵,揮身抖開花錦茵;

盤回舞勢學胡旋,似張虎威實媚人;

少焉仰卧若佯死,投之以肉霍然起;

觀者一笑争醵錢,人既得錢虎搖尾。

仍驅入圈負以趨,此間樂亦忘山居。

依人虎任人頤使,伴虎人皆虎唾餘。

我觀此狀氣消沮:嗟爾斑奴亦何苦!

不能決蹯爾不智,不能破檻爾不武。

此曹一生衣食汝,

彼豈有力如中黃,複似梁鴦能喜怒。

汝得殘餐究奚補?伥鬼羞顔亦更主;

舊山同伴倘相逢,笑爾行藏不如鼠。

少年行

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台不望鄉。

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

安慶客舍

月斜東壁影虛龛,枕簟清秋夢正酣。

一樣夢醒聽絡緯,今宵江北昨江南。

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年年此夕費吟呻,兒女燈前竊笑頻。

汝輩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詩人。

将之京師雜别(六首選—)

翩與歸鴻共北征,登山臨水黯愁生。

江南草長莺飛日,遊子離邦去裡情。

五夜壯心悲伏枥,百年左計負躬耕。

自嫌詩少幽燕氣,故作冰天躍馬行。

都門秋思(四首選二)

五劇車聲隐若雷,北邙惟見冢千堆。

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将秋繞郭來。

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

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

側身人海歎栖遲,浪說文章擅色絲。

倦客馬卿誰買賦,諸生何武漫稱詩。

一梳霜冷慈親發,半甑塵凝病婦炊。

寄語繞枝烏鵲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春興

夜來風雨夢難成,是處溪頭聽賣饧。

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

上牛坐,伏牛卧,牧童光陰牛背過。

牛尾秃速牛角彎,牛肥牛瘠心先關。

母呼兒飯兒不飯,人餓須知飼牛晚。

放之平泉,以寬牛勞;

浴之清淺,以息牛喘。

牛能養人識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

阿牛牽牛去輸租,勸爺賣牛甯賣吾。

曉行

人語夢頻驚,轅鈴動曉征。

飛沙沉露氣,殘月帶雞聲。

客路逾千裡,歸心折五更。

回憐江上宅,星漢近平明。

蘆溝

蘆溝南望盡塵埃,木脫霜寒大漠開。

天海詩情驢背得,關山秋色雨中來。

茫茫閱世無成局,碌碌因人是廢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望太白山

形勢抗西嶽,尊嚴朝百靈。

雪留秦漢白,山界雍梁青。

鳥道欺三峽,神功懷五丁。

蛾眉可橫絕,歸夢記曾經。

讀《桃花扇》傳奇偶題八絕句(選—)

竟指秦淮作戰場,美人扇上寫興亡。

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

瞿塘、巫峽

瞿塘蟠大壁,巫峽削千峰。

處處奇相敵,山山妙不重。

詩随林壑變,天辟畫圖濃。

何日真遊遍,穿雲策短筇?

出峽泊宜昌府(四首選一)

萬山回首太陵(山旁)嶒,此日餘生問最能。

送盡奇峰雙眼豁,江天空闊看彜陵。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近代詩

新雷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隻待新雷第一聲。

濤聲寒泊一城孤,萬瓦霜中聽雁呼。

曾是綠楊千樹好,隻今明月一分無。

穹商日夜荒歌舞,樂歲東南困轉輪。

道誼既經功利重,臨風還憶董江都。

即目

萬笏尖中路漸成,遠看如削近還平。

不知身與諸天接,卻訝雲從下界生。

飛瀑正拖千嶂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覺群山小,羅列兒孫未得名。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龔自珍 (1792-1841)

夜坐(二首)

春夜傷心坐畫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籁無言帝座靈。

塞上似騰奇女氣,江東久殒少微星。

從來不蓄湘累問,喚出嫦娥詩與聽。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内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堕晉賢風。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

萬一禅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詠史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遊。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逆旅題壁,次周伯恬原韻

名場閱曆莽無涯,心史縱橫自一家。

秋氣不驚堂内燕,夕陽還戀路旁鴉。

東鄰嫠老難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鴻蹤迹遂,美人經卷葬年華。

秋心三首       

秋心如海複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箫。

鬥大明星爛無數,長天一月墜林梢。

忽筮一官來阙下,衆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觸眼春雲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天問有靈難置對,陰符無效勿虛陳。

曉來客籍差誇富,無數湘南劍外民。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靈氣欲成雲。

槎通碧漢無多路,土蝕寒花又此墳。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斷知聞。

起看曆曆樓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又忏心一首

佛言劫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複中宵。

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箫。

心藥心靈總心病,寓言決欲就燈燒。

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六)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其八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

      其八十三

隻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

故人橫海拜将軍,側立南天未蕆勳。

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

      其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一百三十

陶潛酷似卧龍豪,萬古浔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夢中作四絕句(之二)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紅簾底月,四廂花影怒于潮。

故物人寰少,猶蒙憂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夢亦先驅。

不逐年華改,難同逝水徂。

多情誰似汝?未忍托禳巫。

九邊爛數等雕蟲,遠志真看小草同。

枉說健兒身在手,青燈夜雪阻山東。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賦傷春詩。

西郊車馬一朝盡,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癡。

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晨披靡;

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

奇龍怪鳳愛漂泊,琴高之鯉何反欲上天為?

玉皇宮中空若洗,三十六界無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無窮期。

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裡多清詞。

又聞淨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觀賞尤神馳。

西方淨國未可到,下筆绮語何漓漓!

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

魏源(1794-1857)

三湘棹歌(三首選一)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資湘,曰沅湘;

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

山也。資湘亦名潇湘,今資江發源武岡上遊之夫夷

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蕭地。見《寶慶府志》。

《水經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為潇,

遂以蒸湘為潇湘,而三湘僅存其二矣。予生長三湘,

溯洄雲水,爰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鄉

國之思。

     資湘(即潇湘)

溪行欲盡竹不已,蒼雪紛紛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灣,船頭不見白雲起。

艤船斬竹撐竹篙,篙聲響應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邊山以石為毛。

灘聲漸急篙漸近,知有截溪漁簖近。

漁翁曬網鹭曬翅,一潭竹影涵魚影。

山雨

短笠團團避樹枝。初涼天氣野行宜。

溪雲到處自相聚,山雨忽來人不知。

馬上衣巾任沾濕,村邊瓜豆也離披。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面湖樓好納朝光,夜夢分明起辄忘。

但記曉鐘來兩寺,一鐘聲短一聲長。

湖上朝來水氣升,南高峰色自崚嶒。

小船看爾投西岸,載得三人兩是僧。

雜感(五首選一)

大塊鑿混沌,渾渾旋大圜;

隸首不能算,知有幾萬年。

羲軒造書契,今始歲五千;

以我視後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

六經字所無,不敢入詩篇。

古人棄糟粕,見之口流涎;

沿習甘剽盜,妄造叢罪愆。

黃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賢;

即今忽已古,斷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離,高爐蒸香煙;

左陳端溪硯,右列薛濤箋;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

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斓斑。

海行雜感(十四首選一)

星星世界遍諸天,不計三千與大千。

倘亦乘槎中有客,回頭望我地球圓。

紀事(八首選一)

衆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誘;

濃綠茁芽茶,淺碧釀花酒。

斜紋黑普羅,雜俎紅氈竓,

瑣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婦。

上谒士雕龍,下訪市屠狗;

墨床與侏張,相見辄握手。

指此區區物,是某托轉授;

懷上花名冊,出請紀誰某。

“知君有姻族,知君有甥舅,

賴君提挈力,吾黨定舉首。”

丁甯複丁甯:“幸勿雜然否。”

今别離(四首選二)

朝寄平安語,暮寄相思字;

馳書迅已極,雲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書,又無君默記;

雖署花字名,知誰箝缗尾。

尋常并坐語,未遽悉心事,

況經三四譯,豈能達人意?

隻有斑斑墨,頗似臨行淚。

門前兩行樹,離離到天際,

中央亦有絲,有絲兩頭系。

如何君寄書,斷續不時至?

每日百須臾,書到時有幾?

一息不相聞,使我容顔悴。

安得如電光,一閃至君旁!

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鏡匳來,入妾懷袖中。

臨行剪中衣,是妾親手縫。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見君,情如春酒濃;

今日見君面,仍覺心忡忡。

攬鏡妾自照,顔色桃花紅;

開箧持贈君,如輿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當胸;

雙懸可憐影,汝我長相從。

雖則長相從,别恨終無窮;

對面不解語,若隔山萬重;

自非夢來往,密意何由通?

贈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亻瓜)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夜起

千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停。

正望雞鳴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

沉陰噎噎何多日,殘月晖晖尚幾星。

鬥室蒼茫吾獨立,萬家酣睡幾人醒?

過洞庭湖

舟人禱福祀靈君,我有狂言願徹聞;

借取重湖八百裡,肄吾十萬水犀軍。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澹如樓讀書

三年不讀南朝史,瑣豔濃香久懶熏。

偶有遁逃聊學佛,傷於哀樂遂能文。

忏除绮語從居易,悔作雕蟲似子雲。

憂患百經未聞道,空階細雨送斜曛。

粵海重關二虎尊,萬龍轟鬥事猶存。

至今遺壘餘殘石,白浪如山過虎門。

春愁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

山村即目

一角西峰夕照中,斷雲東嶺雨蒙蒙。

林楓欲老柿将熟,秋在萬山深處紅。

道是南風竟北風,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兒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盤百折中。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讀陸放翁集(四首選一)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台灣竹枝詞(十首選一)

韭萊花開心一枝,花正黃時葉正肥。

願郎摘花連葉摘,到死心頭不肯離。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舵樓高唱大江東,萬裡蒼茫一覽空。

海上波濤回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

雲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唯有胥濤若銀練,素車白馬戰秋風。

秋瑾(1875-1907)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争地圖

萬裡乘雲去複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顔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将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漫雲女子不英雄,萬裡乘風獨向東。

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珑。

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

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裡度春風。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嶺梅開後曉風寒,幾度添衣怕倚欄。

殘菊猶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

怪道侬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餘紅。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

獨向東風舞楚腰,為誰颦恨為誰嬌?

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

一泓秋水淨纖毫,遠看不知光如刀。

直駭玉龍蟠匣内,待乘雷雨騰雲霄。

傳聞利器來紅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節解,斷頭不俟鋒刃交。

抽刀出鞘天為搖,日月星辰芒驟韬。

斫地一聲海水立,露風三寸陰風号。

陸專犀象水截蛟,魍魉驚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幾輩?骷髅成群血湧濤。

刀頭百萬英雄泣,腕底乾坤殺劫操。

且來挂壁暫不用,夜夜鳴嘯聲疑鴞。

英靈渴欲飲戰血,也如塊磊需酒澆。

紅毛紅毛爾休驕,爾器誠利吾甯抛。

自強在人不在器,區區一刀焉足豪?

炎帝世系傷中絕,芒芒國恨何時雪?

世無平權隻強權,話到興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傑。

饑時欲啖仇人頭,渴時欲飲匈奴血。

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剛剛則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漢王誅暴由三尺。

五胡亂晉南北分,衣冠文弱難辭責。

君不見劍氣棱棱貫鬥牛? 胸中了了舊恩仇?

鋒芒未露已驚世,養晦京華幾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鋒,知音落落世難逢。

空山一夜驚風雨,躍躍沉吟欲化龍。

寶光閃閃驚四座,九天白日暗無色。

按劍相顧讀史書,書中誤國多奸賊。

中原忽化牧羊場,咄咄腥風吹禹域。

除卻幹将與莫邪,世界伊誰開暗黑。

斬盡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職。

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 但恃鐵血主義報祖國。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鬥晚風?

一出江城百感生,論交誰可并汪倫?

多情不若堤邊柳,猶是依依遠送人。

登天騎白龍,走山跨猛虎。

叱咤風雲生,精神四飛舞。

大人處世當與神物遊,

顧彼豚犬諸兒安足伍!

不見項羽酣呼钜鹿戰,

劉秀雷震昆陽鼓,

年約二十餘,而能興漢楚;

殺人莫敢當,萬世欽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無補。

空負時局憂,無策驅胡虜。

所幸在風塵,志氣終不腐。

每聞鼓鼙聲,心思辄震怒。

其奈勢力孤,群才不為助。

因之泛東海,冀得壯士輔。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複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闱。

東朝淵塞曾無匹,西宮才略稱第一。

恩澤何曾逮外家,咨謀往往聞溫室。

親王輔政最稱賢,諸将專征捷奏先。

迅歸欃搶回日月,八方重睹中興年。

聯翩方召升朝右,北門獨對西平手。

因治樓船鑿漢池,别營台沼追文囿。

西直門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錫山名呼萬壽,舊疏河水号昆明。

昆明萬壽佳山水,中間宮殿排雲起。

拂水回廊千步深,冠山傑閣三層峙。

隥道盤行淩紫煙,上方寶殿放祈年。

更栽火樹千花發,不數名珠徹夜懸。

是時朝野多豐豫,年年三月迎銮馭。

長樂深嚴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

高秋風日過重陽,佳節坤成啟未央。

丹陛大陳三部伎,玉巵親舉萬年觞。

嗣皇上壽稱臣子,本朝家法嚴無比。

問膳曾無賜坐時,從遊罕講家人禮。

東平小女最承恩,遠嫁歸來奉紫宸。

卧起每偕榮壽主,丹青差喜缪夫人。

尊号珠聯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

别啟瓊林貯羨餘,更營玉府蒐珍異。

月殿雲階敞上方,宮中習靜夜焚香。

但祝時平邊塞靜,千秋萬歲未渠央。

五十年間天下母,後來無繼前無偶。

卻因清暇話平生,萬事何堪重回首。

憶昔先皇幸朔方,屬車恩幸故難量。

内批教寫清舒館,小印新镌同道堂。

一朝鑄鼎降龍馭,後宮髯絕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複遘丞卿怒。

手夷端肅反京師,永念沖人未有知。

為簡儒臣嚴谕教,别求名族正宮闱。

可憐白日西南駛,一紀恩勤付流水。

甲觀曾無世嫡孫,後宮并乏才人子。

提攜猶子付黃圖,劬苦還如同治初。

又見法宮馮玉幾,更勞武帳坐珠襦。

國事中間幾翻覆,近年最憶懷來辱。

草地間關短毂車,郵亭倉卒蕪萎粥。

上相留都樹大牙,東南諸将奉王家。

坐令佳氣騰金阙,複道都人望翠華。

自古忠良能活國,于今母子仍玉食。

宗廟重聞鐘鼓聲,離宮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靜攝頻,含饴無異弄諸孫。

但看腰腳今猶健,莫道傷心迹已陳。

兩宮一旦同綿惙,天柱偏先地維折。

高武子孫複幾人,哀平國統仍三絕。

是時長樂正彌留,茹痛還為社稷謀。

已遣伯禽承大統,更扳公旦觐諸侯。

别有重臣升禦榻,紫樞元老開黃閣。

安世忠勤自始終,本初才氣尤騰踔。

複數同時奉話言,諸王劉澤号親賢。

獨總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濟艱難。

社稷有靈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見彌天戢玉棺,獨留末命書盟府。

原廟丹青俨若神,鏡奁遺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當時顧命臣。

離宮一閉經三載,綠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蒼苔石獸閑,風搖朱戶銅蠡在。

雲韶散樂久無聲,甲帳珠簾取次傾。

豈謂先朝營楚殿,翻教今日恨堯臣。

宣室遺言猶在耳,山河盟誓期終始。

寡婦孤兒要易欺,讴歌獄訟終何是。

深宮母子獨凄然,卻似灤陽遊幸年。

昔去會逢天下養,今來劣受厲人憐。

虎鼠龍魚無定态,唐侯已在虞賓位。

且語王孫慎勿疏,相期黃發終無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應為興亡一拊膺。

卻憶年年寒食節,朱侯親上十三陵。

以詩并畫留别湯國頓二首

蹈海魯連不帝秦,茫茫煙水着浮身;

國民孤憤英雄淚,灑上鲛绡贈故人。

海天龍戰血玄黃,披發長歌攬大荒;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過平戶延平誕生處

行人遙指鄭公石,沙白松青夕照邊。

極目神州餘子盡,袈裟和淚伏碑前。

過若松町有感

孤燈引夢記朦胧,風雨鄰庵夜半鐘。

我再來時人已去,涉江誰為采芙蓉?

本事詩十首(選二)

烏舍淩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柳陰深處馬蹄驕,無際銀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直市近,滿山紅葉女郎樵。

孤村隐隐起微煙,處處秧歌競插田。

羸馬未須愁遠道,桃花紅欲上吟鞭。

孤憤

孤憤真防決地維,忍擡醒眼看群屍?

美新已見揚雄頌,勸進還傳阮籍詞。

豈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時。

宵來忽作亡秦夢,北伐聲中起誓師。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天地太無情,日月何無光?

浮雲西北來,随風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門去,淚下何淋浪!

聽我前緻辭,血氣同感傷。

上言專制酷,羅網重重強,

人權既蹂躏,《天演》終淪亡。

衆生尚酣睡,民氣苦不揚。

豺狼方當道,燕雀猶處堂。

天驕闖然入,踞我卧榻旁。

瓜分與豆剖,橫議聲洋洋。

世界大風潮,鬼泣神亦瞠。

盤渦日以急,欲渡河無梁。

沉沉四百州,屍冢遙相望。

他人殖民地,何處為故鄉?

下言女賊盛,蘭惠黯不芳。

女權痛零落,女界遭厄殃。

邪說起何人?扶抑分陰陽。

無才便是德,忍令群雌盲。

服從供玩好,謬種流無疆。

明明平等權,剝削無盡藏。

會稽首刻石,罪魁仇秦皇。

變本複加厲,蠢爾南朝唐。

刖刑施無辜,岸獄盈閨房。

同胞二百兆,心死熱血涼。

钗愁與鬟病,漫漫長夜長。

我思歐人種,賢哲用鬥量。

私心竊景仰,二聖難颉颃。

盧梭第一人,銅像巍天阊。

《民約》創鴻著,大義君民昌。

胚胎革命軍,一掃秕與糠。

百年來歐陸,幸福日恢張。

繼者斯賓塞,女界賴一匡。

平權富想象,公理方翔翔。

謬種辟前人,妄诩解剖詳。

智慧用益出,大哉言煌煌。

獨笑支那士,論理魔為障。

鄉願倡衛言,毒人綱與常。

橫流今泛濫,洪禍誰能當?

安得有豪傑,重使此理彰!

仰天苦無言,長歌一引吭。

北望中原涕淚多,胡塵慘淡漢山河。

盲風晦雨凄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

《金元明清詩詞選本》人生苦樂皆陳迹,年去年來堪痛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