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說,《詩經》--先民之生活,曆史的痕。
我們讀《詩經》向來會被它特立獨行的文風和詞語所吸引,但事實上,《詩經》中除此之外的曆史故事則更引人入勝。
比如周族後稷,被稱為農神。在《生民》便記錄了關于他的神奇事迹以及在農業種植方面的才能。
周幽王昏庸無道,後稷被衛武公趕出王室,于是就有了《淇奧》來贊頌衛武公。
衛宣公是個淫昏的國君,他曾與其後母夷姜亂倫,生子名伋。伋長大成人後,衛宣公為他聘娶齊女,結果齊女貌美,衛宣公便又違背天倫,在黃河邊上築造新台,截娶兒媳。于是就有了《新台》諷刺衛宣公。
......
《詩經》中所承載的内容,比我們想象的多很多。是以在讀《詩經》時,千萬不要被它的表面文章“騙了”!

被誤解的《詩經》,藏着什麼?
據說秦始皇熟讀《詩經》,可為他何焚書坑儒時第一個燒的就是《詩經》呢?
這還要從《詩經》的起源說起。
《詩經》創作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産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詩經》的教育,所有貴族子弟都要讀。是以秦始皇嬴政也是讀過《詩經》的。
甚至還有傳說,他的兒子扶蘇的名字就是出自《詩經》的《山有扶蘇》,“扶蘇”意為樹木枝葉茂盛,可見秦始皇對這個兒子期望頗高。
但是《詩經》裡的内容,又有不少有違他統治。
據記載,《詩經》中國風、“二南”都是鄉村民歌,小雅大雅則盡是知識分子的抗議,并且其中更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色彩,這都與秦始皇的“集體主義統一思想”政策背道而馳。
還有,《詩經》中的《蒹霞》是諷刺秦襄公罔顧周禮而寫的,秦始皇自然容不得旁人說天子的不是。
在古代,“詩言志”并不是一個口号,而是要通過詩切實表達創作者的某個觀點的。這對于統治者來說,是福也是禍。
但對後世讀者而言,我們研究一首詩的本意,不僅是為了提升文化造詣,更希望拓寬知識面,由此了解到千年前的社會是何種樣子。
是以,較為準确地了解一首詩的“創作”本意至關重要。隻是如今,《詩經》中的内容被我們誤解的太多了。
比如《關雎》: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首我們一直認為的“愛情詩”,它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為何會被孔子放在《詩經》的第一位呢?
《詩經:古義複原版》一書裡給了詳細解釋:
“君子”指的是周士大夫及天子,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則是在告知君子求偶,不應求女子貌美,而應求品德賢淑。
由于在當時,周天子是詩的第一讀者,而他讀詩必不會僅僅局限于詩的表面内容,或者說會更關心詩文本身所蘊含的中心意旨,是以孔子将這首詩作為“四始”之首編入《詩經》,足見其用心良苦、深思熟慮。
諸如此類被“誤解”的詩在《詩經》中不勝枚舉,是以要想讀懂《詩經》原作者所言之志,挑選一部以《詩序》為綱的《詩經》最為重要。
以《詩序》讀《詩經》
讀書之味 愈久愈深
《詩序》是研究詩人創作動機及漢代以前學者研究《詩經》的一部經典著作。
一代《詩經》學研究宗師黃焯先生指出:“《詩》之本義,皆見于《序》,《序》意乃孔子親問于大師,以授子夏。使《詩》而無《序》,雖聖人不能知其本義。”
足見如果讀詩不看《詩序》,就會出現黃焯先生說的,不能知其本義,甚至是自己為它加上以訛傳訛的诠釋。
這種讀詩方式無異于囫囵吞棗,隻知其然不知是以然。
是以要讀《詩經》,有《詩序》解讀的版本應是首選。
在《詩經:古義複原版》這本書中,《詩序》思想貫穿每一篇章的導讀、解題兩大版塊,同時還精選古代先賢、近現代《詩經》研究者的訓诂成果加以輔證,最後更附以著名專家方銘教授的精彩獨到見解,複原每一首詩歌的原意。
藏在《詩經》中的“秘密”由此不再隐晦模糊,往日對《詩經》的疑惑、誤解也會随之煙消雲散。
北宋理學家程頤說: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這套《詩經:古義複原版》便是能夠讓你愈品味書香氣愈濃的書。
①作者研究《詩經》方面,造詣深厚
它的作者是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方銘教授,方教授同時系中國屈原學會會長,著名先秦文學研究專家。
作為“新儒家三聖”之一馬一浮先生的嫡系傳人,他一方面繼承師門多年研究的經學理論,又從一代《詩經》學宗師黃焯先生手中承續以《詩序》為法的《詩經》研究之法,還師從著名先秦兩漢文學專家、文學史家褚斌傑教授,在研究《詩經》方面可謂融會貫通,造詣深厚。
②圖文并茂,輔助還原《詩經》古義之美
随書更增值附加南宋馬和之所繪、宋高宗趙構楷書的《詩經》三百篇+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大家細井徇所繪《詩經名物圖解》中絕美名圖,輔助複原《詩經》古義中蘊含的文化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③裸脊線裝,180度平攤不傷書頁,書封精美
裝幀方面,這套書采用古意濃厚的裸書脊,這種裝訂方式可以180度自由翻頁而不至折損紙張;
尤為重要的是,上、下兩冊的書封主圖皆選自南宋畫家馬遠名作《詩經·豳風·七月》,其中“農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後世學者更有到底是“農夫”還是“奴隸”的學術争論。
④注釋量大,引證資料豐富,内容專業
最歎為觀止的是,本書不僅注釋量極大,且引證資料極為豐富,作者特别重視吸收唐以前的《詩經》研究成果,
如毛亨《毛詩故訓傳》、鄭玄《毛詩故訓傳箋》、陸玑《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孔穎達《毛詩正義》、三家《詩》,《說文》《爾雅》《廣雅》《廣韻》《集韻》等文字韻書,
兼采唐以後尤其是宋明清三代及現當代《詩經》學者的研究成果,如朱熹《詩集傳》、王夫之《詩經稗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戴震《詩經補注》、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方玉潤《詩經原始》、魏源《詩古微》,聞一多、程俊英、褚斌傑、黃焯《毛詩鄭箋平議》、陳子展《詩經直解》等,
近100位學者所著的近150種著作,不啻一本有關《詩經》研究的、資料浩瀚的工具書。
⑤注釋詳盡,繁而不複;生僻字注音,無障礙誦讀
收錄《詩經》風、雅、頌共305篇,每首詩後詳盡注釋義,對書中出現的生僻字也都全部注有拼音和同音字,確定你能無障礙誦讀。
中國詩經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趙敏俐教授在序文中寫到:“《詩經:古義複原版》是一部展現傳統學術價值與現代學術方法結合的著作,在當代《詩經》學研究中無疑可以獨樹一幟。相信這部著作的出版,必将推動《詩經》的研究,并為中國的《詩經》文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一部《詩經》
喚醒塵封的2500年
不讀《詩經》,不知先秦曆史,不讀《詩經》,亦不知萬物有靈。
《詩經》所包含的資訊,從生活日常到唯美情愫,從生命百态到人生哲理,無一不全。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盛開的景象映入眼簾;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一片赤誠真心讓人心之向往;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道出處世之道;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盡顯出君子之風……
梁啟超曾說:現存先秦古籍,真赝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
盡管如今市面上《詩經》的版本很多,但如此大工程、大手筆,有能力将幾萬字的原文诠解、考證成一套近百萬字的大型工具性讀本的,卻至今鮮見。
《詩經:古義複原版》一書夠用一生,甚至可以傳代。
2500歲的《詩經》,值得被記住的,不應隻是絕美的詩句……
《詩經:古義複原版》
(上下兩冊)
現在購買,原價228元基礎上立減120元,
現在僅需108元
現貨,48小時發貨!
點選下方商品卡片【去看看】可立即購買
▼▼▼
《詩經 古義複原版》(全2冊)還原孔子編選詩經原始場景《詩序》 ¥10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