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肅:旱地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專家實産測定成果喜人

最近,旱地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專家實産測定現場會先後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和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舉行。在通渭測産示範田,“蘭大211”标準産量為每畝455.06公斤;在張家川測産示範田,該品種标準産量為每畝507.54公斤。

甘肅:旱地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專家實産測定成果喜人

7月8日,聯合收割機正在通渭縣平襄鎮店子村的“蘭大211”品種測産示範田進行作業。新華社記者 程楠 攝

測産專家組由來自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機關的專家組成。專家組按照農業農村部高産建立實收測産程式,用聯合收割機實收實打、實際丈量面積、稱重、去雜、烘幹和折算标準産量等程式測定。

甘肅:旱地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專家實産測定成果喜人

7月8日,在通渭縣平襄鎮店子村,從業人員正在丈量測産示範田面積。新華社記者 程楠 攝

通渭縣平襄鎮店子村的測産示範田屬半幹旱雨養農業區,海拔1750米,年均降水量391毫米,土壤肥力中等。當地相關部門資料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通渭的小麥統計産量為每畝174.83公斤。

“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在通渭旱地農田獲得每畝900市斤以上的産量,表明這個冬小麥品種有巨大增産潛力,也說明甘肅旱地農業小麥生産潛力很大。我們應當抓住有利時機,挖掘新品種生産潛力,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柴守玺說。

甘肅:旱地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專家實産測定成果喜人

7月8日,在通渭縣平襄鎮店子村,從業人員正在測量測産示範田小麥的含水量。新華社記者 程楠 攝

地處張家川縣梁山鎮嶽山村的測産示範田屬于半濕潤雨養農業區,海拔1670米,年均降水量620毫米,土壤肥力中等。“蘭大211”品種在這裡跨上了旱地冬小麥畝産千斤糧的台階。

據了解,旱地冬小麥新品種“蘭大211”由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鳳民教授團隊選育。2020年3月,該品種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這個品種豐産、穩産、抗病性突出,正在甘肅多個旱地冬小麥種植區進行推廣。”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杜彥磊說。(記者 程楠)

來源: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