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詞雲“讀”《DNA:生命的秘密》——諾獎得主沃森五十年思考大作

作者:一書詞雲
詞雲“讀”《DNA:生命的秘密》——諾獎得主沃森五十年思考大作

沃森和克裡克,圖源見水印

引 言

親愛的讀者,你還記得高中生物課本裡坐在雙螺旋骨架前的這個男子嗎?他是“詹姆斯·沃森”,這個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的名字。他與弗朗西斯·克裡克因發現脫氧核糖核酸(DNA)雙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被譽為“DAN之父”。現在,讓我們在詞雲去感受他五十年研究與思考彙成的精華吧。

一書檔案

<col>

作者

詹姆斯·沃森、安德魯·貝瑞

年代或國籍

美國

類别

生物科學、遺傳學

一書資訊

《DNA:生命的秘密》是一本全面權威而又精彩生動的遺傳學科普讀物。其内容包括遺傳學的簡要曆史、遺傳科學家的有趣故事、涉及遺傳的典型案例以及關于人類醫療的前景等。該著作,注定成為記述這時代偉大科學旅程的史詩。

詞雲“讀”《DNA:生命的秘密》——諾獎得主沃森五十年思考大作

沃森在演講

一書摘選

這真是令人難忘的時刻,我們覺得這次肯定對了。這麼簡單美麗的構造,絕對錯不了。最令我們興奮的是堿基序列沿着雙鍊排列的互補特性,隻要知道一條鍊上的序列(堿基的順序),自然就能推知另一條鍊上的序列。這顯然是細胞分裂前染色體在進行複制時,基因的遺傳訊息能精準重制的原因。DNA分子會像拉鍊一樣“拉開”,形成獨立的兩股。每一股都可以作為新股合成時的模闆,于是一條雙螺旋就變成了兩條。——《DNA:生命的秘密·雙螺旋:生命之所在》

一書詞雲

詞雲“讀”《DNA:生命的秘密》——諾獎得主沃森五十年思考大作

《生命的秘密》的“DNA”

小竹有話說

“基因”、“染色體”、“蛋白質”、“DNA”、“序列”、“突變”、“細胞”等是生物遺傳學高頻的名詞,“發現”、“實驗”、“證明”、“過程”、“分析”、“方法”、“樣本”等表明實驗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而科學的大廈就是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實驗之上。我們人類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

寫在最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一書詞雲”,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請點個贊,您的小小支援是我們創作的巨大動力!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參考:[1] 陳雅雲譯《DNA:生命的秘密》

[2] 中圖分類号查詢

附:原文連結:未知錯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