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辦B組小組賽比賽的一座城市是哥本哈根。與同組的另一座舉辦城市舉辦過兩屆世界大賽(2017年俄羅斯聯合會杯和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不同,本屆歐洲杯是哥本哈根也是整個丹麥第一次舉辦世界大賽。本屆歐洲杯,哥本哈根作為承辦城市,将舉辦B組的三場小組賽以及一場1/8決賽(英格蘭、蘇格蘭、克羅地亞和捷克所在的D組第二對陣西班牙、波蘭、斯洛伐克和瑞典所在的E組第二)。

除了足球之外,哥本哈根甚至是它所在的國家丹麥也有許多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今天的足球地理學堂,我們跟随着歐洲杯的腳步一起走進哥本哈根和丹麥,了解城市。
本屆歐洲杯,丹麥隊的三場小組賽都在這裡進行。丹麥俨然成為了東道主之一。
這座球場現名叫做哥本哈根帕肯球場,它的前身是丹麥運動競技場,是丹麥國家隊的主場。丹麥運動競技場為丹麥國家隊服役到1990年11月14日,它的最後一場比賽是歐洲杯預選賽,當時丹麥的對手就是1990年世界杯上讓馬拉多納的阿根廷吃盡苦頭的南斯拉夫。
這場丹麥競技體育場的表現并不完美,最終,丹麥0-2不敵南斯拉夫,無緣直接晉級。後來,南斯拉夫因為内戰杯取消資格,替補參賽的丹麥竟然奪得了那屆歐洲杯的冠軍。
替補參賽的丹麥2-0德國,奪得冠軍
就在完成了同南斯拉夫的謝幕演出之後,這座球場在丹麥足協的主持下開啟了重新改造。1992年9月9日,這座球場終于落成,就是今天的帕肯球場。後來,經過多次改造,這座球場可以容納42,305名球迷(沒有疫情)入場觀戰。
除了足球運動之外,這座球場還可以利用頂棚的隔音牆舉行手球和網球比賽。
哥本哈根——建立在邊緣島嶼的丹麥首都
位于歐洲北部的國家丹麥其本土面積隻有4.3萬平方公裡。其本土的領土中,有一半位于歐洲大陸,即與德國接壤的日德蘭半島;而另外一半的國土則包括西蘭島、菲英島等多個400多個海島。
丹麥本土組成
丹麥首都也是該國的第一大城市哥本哈根卻不在日德蘭半島上,而是位于其東部的第一大島西蘭島上。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馬爾默更是隔着厄勒海峽。回顧曆史我們不難發現,丹麥和瑞典恰恰是一對宿敵。那麼,丹麥為什麼還把首都設定在這裡呢?
哥本哈根和瑞典馬爾默建立的橋梁
這一切的一切就要從丹麥的立國說起。說起海盜外号,相信浮現在很多人腦海裡的一定是瑞典隊。其實,你可知道,維京人的後裔除了瑞典、挪威和冰島(挪威人占領,冰島的松多是挪威人名稱)之外,還包括丹麥。
北歐居民維京人實際上是日耳曼人的分支。北歐地區緯度高,冬季漫長适合耕種土地少,但該地區卻多海岸線,也是寒暖流交彙處,适合海洋魚類生長。是以,早期的維京人的大多數不是海盜,而是漁民。
丹麥、瑞典、挪威和冰島人的祖先——維京人
波羅的海地區的琥珀航線帶來的财富讓人眼饞,是以,部分維京人走向了對外劫掠擴張的道路。其中向東擴張的就是瑞典的雛形,向北尋找土地的是挪威,向南擴張的就是丹麥。
維京人擴張圖,向南擴張的是丹麥
當時丹麥領土包括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以及西蘭島等衆多島嶼。最初統一的丹麥通過發展航海事業,利用海盜占領土地和人口,将劫掠的大部分土地歸為王國所有。鼎盛時期,英格蘭全境和法國北部都是丹麥的。
當時丹麥的中心地區,就是今天的西蘭島。因為這裡扼守厄勒海峽,是波羅的海進出北海的的要道,是以,丹麥就把首都設定在了西蘭島。早期丹麥的首都不是哥本哈根,而是西蘭島的羅斯基勒。
丹麥原首都羅斯基勒
今天的哥本哈根早期僅僅是西蘭島的一個叫不上名字的小漁村。琥珀之路的繁榮,讓西蘭島和斯堪的納維亞之間的厄勒海峽地位日益重要。11世紀時期,丹麥人在這裡建立商業中轉站和定居點,讓這裡逐漸從不起眼的小漁村變成了初具規模的城鎮。
12世紀,丹麥人在這裡修築城堡,意在保護丹麥船隻的過往,一座嶄新的城市在西蘭島東部誕生。這座新城被稱為“Kbenhavn”(哥本哈根),意思是“商人之港”。
哥本哈根
後來,在對抗北德意志的漢薩同盟的戰争中,丹麥逐漸取得了勝利,排擠了漢薩同盟,成為了北歐地區的霸主。哥本哈根的地位逐漸超過了羅斯基勒。
15世紀後期,随着宗教改革的推薦,丹麥王室改信了新教,而羅斯基勒卻因為是丹麥天主教中心。為了樹立王室的權威,孤立天主教勢力。1453年,丹麥将首都從羅斯基勒遷至哥本哈根。
曾經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并不在邊境上。1660年代,為了争奪北歐霸權,丹麥向瑞典宣戰,最終,丹麥戰敗,将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割讓給瑞典。從此,厄勒海峽從丹麥的内海,變成了瑞典和丹麥共同擁有的海峽。
雖然大北方戰争中,丹麥聯合波蘭、俄國大敗瑞典,但是沒能收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領土。因為丹麥、瑞典都已無力再戰,發展經濟是第一要義。波羅的海地區一直以來繁榮的工商業讓哥本哈根的地位日益穩固。
如今,随着歐洲一體化程序加速,丹麥和瑞典的曆史恩怨早就放在一邊。2000年修建成功厄勒海峽大橋,把瑞典第三大城市和丹麥第一大城市連接配接起來,這座橋就是兩國友誼的見證。
如今,在哥本哈根漫步,我們主要體會到的是丹麥王國的童話氣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出生地是菲英島的首府歐塞登)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哥本哈根度過,是以,安徒生童話的大部分著作都可以在哥本哈根找到影子。
尤其是《海的女兒》中的人魚公主故事,讓多少人為之痛心。在哥本哈根的朗厄利尼海濱步行大道東側的淺海中矗立的美人魚雕像,成為了哥本哈根和丹麥的标志。她凝望大海,登帶王子出現的場景,令多人回憶起故事,有了絲絲心酸。
除了小美人魚雕像之外,哥本哈根城市裡的衆多城堡、皇宮和古建築,構成了哥本哈根和丹麥美麗的畫卷。
丹麥除了本土,還有海外領地
哥本哈根是整個北歐地區最大的城市,但是丹麥卻是北歐五國中面積最小的。因為丹麥計入本土面積的部分隻有4.3萬平方公裡,不包括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和法羅群島。
法羅群島(圈中)和丹麥王國(紅色區域包括格陵蘭島)的相對位置
因為這兩個地區杯賦予了自治地位,除了國防、外交歸丹麥王國之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這兩個地區就沒有計入丹麥的國土面積當中,其中面積最大的格陵蘭位于北美洲,全島面積218萬平方公裡,相當于50個丹麥的本土面積。
格陵蘭島東部和冰島的分界線為丹麥海峽,說明了格陵蘭和丹麥之間的關系
格陵蘭島雖然面積大,但人口卻隻有7.6萬。格陵蘭島地處高緯度地區,一年四季可展開足球比賽的時間非常短。是以,今天的格陵蘭地區雖然有自己獨立的足協,但他們既不是國際足聯的成員,也不是中北美地區的成員。格陵蘭球員要想參加世界大賽,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入丹麥國家隊。例如丹麥球星格倫夏爾,就出生在格陵蘭的首府努克。
丹麥球星格倫夏爾
格倫夏爾總共為丹麥國家隊出場80次,打進5球,代表丹麥國家隊出戰過兩屆歐洲杯(2000年荷蘭、比利時歐洲杯和2004年葡萄牙歐洲杯)和兩屆世界杯(2002年韓日世界杯以及2010年南非世界杯)。
法羅群島直到1988年才加入國際足聯,1990年才加入歐足聯。丹麥曾經1986年世界杯6-1将世界杯冠軍得主烏拉圭斬落馬下,又在1992年書寫童話。法羅群島的戰績則相形見绌。不僅僅在面對德國、葡萄牙等歐洲強隊時大比分輸球,即便是面對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非南斯拉夫聯邦),他們都輸過0-7。
直到1998年法國世界杯預選賽2-1戰勝同樣是魚腩球隊的馬耳他才改變了自己世預賽無勝績的尴尬曆史。最令他們驕傲的比賽,或許就是2016年歐洲杯預選賽雙殺希臘的比賽。雖然他們早早領了便當,但這樣的戰績足以讓他們的球迷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