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作者:鎮視調查

中秋對鎮江人來說,是秋忙裡難得可以偷閑的情趣,也是阖家團圓的節慶。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月上金山 慧禅師父攝

01

老鎮江有個“中秋拜月”的風俗,而且素來“男不拜月,女不送竈”。拜月的“專利”為什麼屬于女性呢?小時候曾有頗懂掌故的老人解釋:因為月宮的娘娘是嫦娥,婦女拜月願貌似嫦娥。

長大之後通曉世故,覺得這是因為中秋明月當空,秋高氣爽,正是天氣最美、景物最美的時候,這個時節女子也可以打扮得美美哒,家裡面的女性也樂意操持這些儀式,顯得講究。而到了年底,天冷人又穿得多,不僅不顯得漂亮,而且要花很多力氣活,是以男的一般主持送竈活動,理由就是一家之主要管柴米油鹽。

是以,街坊鄰居的姑娘們很熱衷中秋拜月,一到節日就妝飾明麗,發髻上戴起金黃色的桂花,腳穿繡有兔兒拜月的花鞋,面對皓月,頂禮膜拜。

一個經典的老鎮江式拜月要具備:中秋夜,明月懸。庭院裡,八仙桌。端上果盤供品,還有清水一碗,再點燃插滿彩旗的“百和鬥香”,這有個口彩叫做“家和人和萬事和”。

端上拜月的供品:素月餅、紅石榴、青菱角、紫葡萄、黃芋頭、綠蓮蓬、花下藕、爛面燒餅“團圓餅”。

這些供品都有吉祥如意的口彩,清代袁景瀾的《歲華紀麗》:

“吳俗中秋,取藕之生枝香,謂之子孫藕;蓮子不空房者(蓮蓬有果實),謂之和合蓮;月餅形象團栾,取人月雙圓之意。”

吉祥的口彩,也意味着老鎮江過中秋的儀式感。鎮江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中秋拜月的“吳俗”,反映了民間百姓的美好願望和審美情緻。

拜完後,要用手指蘸上供月的清水塗目,祝願眼明目清。

02

供月的時鮮果品,有朱紅碩大的柿子,咧開嘴笑的石榴,綠裡泛紫的葡萄,雪白鮮嫩的花下藕,生青碧綠的兩角菱,月亮姑姑是心領,最得便宜的是孩子,是以小孩子最喜歡分水果供品的環節。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中秋之月象征着團圓,吃着水果和月餅,孩子們念着《全家拜月》的鎮江童謠:

八月初一,太平初一;月到中秋,全家拜月;  寶塔燈,燈照天地;花下藕,藕絲相連;  紅石榴,榴開見子;團圓餅,合家團圓。

老鎮江的中秋食品,雖說和外地一樣都吃月餅,但過去鎮江地區流行的多是蘇式月餅,以“五仁”月餅居多,月餅的餡心中有杏子仁、松子仁、蓮子仁、瓜子仁、核桃仁,寓意“仁和”,如同“和諧”一詞。

比較有鄉土風情的是老鎮江的“爛面燒餅”,餅似圓月亦稱“團圓餅”。這種餅子要選黃綠相間、肉細而汁水稠粘的南瓜,洗淨刨成絲,配佐料做成餡心,然後将面團搓成圓形,包好餡,按扁,放進鍋油煎烙餅,烙成的爛面燒餅,油汪汪甜津津,很有滋味。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老鎮江的爛面燒餅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鎮江因為城市山林,賞月佳境頗多,例如金山的妙高秋月、焦山的華嚴月色、南山的鶴林玩月等等。

金山寺的月光

《坡仙集外紀》這本書裡說:

蘇轼於中秋夜宿金山寺,作水調歌頭寄子由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神宗讀至"瓊樓玉宇"二句,乃歎雲:"蘇轼終是愛君。"即量移汝州。

到了唐代,詩人許渾在鎮江的鶴林寺又寫了一首《鶴林寺中秋夜玩月》:

“待月中庭月正圓,庭中無樹複無煙,初更雲盡出滄海,半夜露寒當碧天。輪彩漸移金殿外,鏡光端挂玉樓前,莫辭達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現代學者老鎮江吳調公先生的《焦山望月》:

“我們坐在華嚴閣的廊下”,“靜無聲音地看月亮”,“焦山的月亮是有名的,因為它的位置在大江中心”,“長天一碧,月光照着山前的一片江”,“我想起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的詩句,覺得頗與此景仿佛”。

這篇獨幕喜劇文筆清新自然,讀來如在畫中,還編選在《名家叢談》一書内。

在這些美好的文筆下,月下的鎮江,本身就是一幅畫、一首詩,一個夢。江水流不盡,風月自然來。美麗的景色和生花的妙筆合璧,讓鎮江的中秋之夜變幻得更加神秘而誘人。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西津渡的月色 楊憲華/攝

一曲《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一曲中秋之夜的《歸鄉》,讓鎮江人的思鄉之情逸散開來……

往昔僅憑追憶,今躬逢盛世,佳節賞月,馨香一炷: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來源:鎮江風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