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季星空逐漸退場 11月來看帶食月升吧

作者:光明網

進入11月,熱鬧的夏季星空逐漸退場,秋季四邊形成為星空的主角。在本月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中,水星和火星都比較靠近太陽,不易觀測。金星由蛇夫座順行至人馬座,日落時分位于西南方天空,地平高度在17°以上,利于觀測。木星的下落時間進一步提前至夜晚23時33分左右,前半夜可見。土星在摩羯座順行,日落後由東南方轉入西南方天空,下落時間提前至夜晚約22時13分,也是在前半夜可見。

室壁正當空,秋後建離宮

和其他季節相比,秋季星空略顯寂寥,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過于秋季四邊形。秋季四邊形四星中最亮的是西北角的仙女座α,其亮度和北極星相當,另外三顆略暗一些,位于飛馬座。在我國傳統星象體系中,這四顆星分别屬于兩個星官:西邊兩星為“室”宿,東邊兩星為“壁”宿。在早期,它們同屬于營室(即營造宮室)。後來壁宿(本意為東面的牆壁——東壁)從營室中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一宿,營室則簡稱為了室宿。

我們的祖先十分巧妙地把天時、人事和星象糅合融會,讓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在11月的星空中完美融合。古時每年夏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的黃昏時節,正值室宿和壁宿位于南方高空。這時農忙剛剛結束,各地的勞役開始被征召起來,給君王營造宮室。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宮”之語,這裡的“定”就是室宿二星,意思是它們在黃昏後出現在南北中天時,人們在楚丘營建宮室。先民們在天上也做了類似的設定,四四方方的營室四星,被想象成四堵牆壁,它們代表了天帝出巡時的行宮;在室、壁南邊的東西兩側,則有“土公”“土公吏”兩個星官,是負責建造宮殿的小吏;室宿北星的旁邊還設定了“離宮”星官。天上和人間不僅社會秩序相同,而且勞作時節也恰好相應,如此安排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由于歲差的影響,現在室、壁在日落後位于南方中天的時間推遲到了公曆的12月中旬左右。2021年11月上旬沒有月光幹擾,當地時間晚上8點以後,我們可以在正南方天空找到它們。

天王星沖日,整夜皆可見

11月5日,天王星運作到與太陽相對的另一側,也就是來到了“沖日”的位置,太陽落山時它正好升起。此時天王星距離地球距離最近,亮度最高,而且整夜可見,是一年中觀測它的最好時機。

天王星的英文名為Uranus,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是衆神之王宙斯的祖父。它的亮度差不多是肉眼能見到的極限,不過視直徑最大僅為4角秒左右,就算用高品質的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來看,也隻是一個藍綠色的模糊小點兒。

天王星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的傾角為98度,是“躺”着公轉的。它繞日運作時,時而兩極朝向我們,時而側對着我們。天王星有着暗淡、細小的環系,目前,這個環面幾乎正好朝向地球,利于觀測。不過其光環的反照率隻有2%左右,比木炭還黑,隻有用最大的望遠鏡才可能看到。相比而言,土星環的反照率可以高達70%。

11月5日是農曆十月初一,沒有月光幹擾,當天的日落時分,天王星從東南方升起,大緻位于白羊座頭部三顆亮星下方13度處,我們可以使用Stellarium軟體查詢它的具體位置。在城市和近郊地區,用雙筒望遠鏡不難找到它的蹤影;在沒有光污染的郊外,我們還可以挑戰一下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它。

月掩金星,帶食月升

11月19日,我們将迎來一次月偏食,在亞洲東部、大洋洲(除極西部)、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西部、歐洲極西部和極北部、北冰洋等地區可以看到。

我國隻有西部部分區域看不到本次月偏食,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帶食月升”,也就是被地影遮擋着的月亮升出地平線。對于月食或日食,“帶食升”意味着越往東觀測條件越好。例如本次月偏食,“帶食月升”區域内,越往東則月出地平時它被地影遮擋的程度越大,觀賞性越佳。反之,在“帶食落”的區域内,越往西則觀測條件越好。

本次偏食非常接近于全食,食分(可以粗略地了解為月亮被遮擋的程度)達到了0.978。中原標準時間11月19日15點18分,月面開始缺蝕,到17點03分遮擋達到最大(稱為“食甚”),18點47分月面複圓,共持續3個半小時。在北京地區觀測,月亮将于16點59分升起,位于東偏北25°處。整個月面幾乎一片暗紅,隻在右下角露出一絲亮白,非常值得一看。如果有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效果更佳。

11月8日還将發生一次月掩金星,即月球從金星前面經過并将它遮擋的現象,但恰好發生在白天,難以看到。當天晚上,我們可以欣賞到角距離很近的金星合月。當天是農曆十月初四,薄暮時節,一彎蛾眉月和耀眼的金星同時出現在西南方天空,可謂“月共長庚耿耿明”,值得一看。

(陳鑒 作者系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來源: 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