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讓我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老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半夜三點,突然接到了老家從業人員的電話,問我家裡老人的電話怎麼打不通,我心頭一驚。

什麼事情能讓從業人員大半夜的打上電話來呢?此事肯定非同小可啊。

簡短溝通後,大緻明白了,和疫情有關,很可能,老人明天回不來了。

果不其然,一大早,老人的電話打來,說有個病例來過村裡,村裡已經全都封閉了,不讓出了。可憐老人周末回去隻帶了兩天的藥。

這也就意味着,接孩子的事情,要靠自己想辦法解決了,這可讓我們犯了難了。

對于雙職工的家庭來說,沒有老人幫忙帶娃,其中的困難和糾結隻有自己懂。

這次忽然而至的疫情讓我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老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1、老人願意幫忙帶娃,身在福中要知福

本來從法律上來講,老人沒有照看孫輩的義務,老人有選擇不帶孫輩的權利。

但是,從情感上來講,老人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作難,孩子也最放心把孫輩交給老人。

你上班賺錢,是為了孩子和家庭。老人幫你帶娃,也是在為家庭做貢獻。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夫妻沒有老人幫忙帶娃,他們有的要花高價請保姆照料孩子;有的夫妻隻能一個人辭去工作,全職帶孩子。

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在孩子身上投入的金錢,付出的代價,肯定要成倍增加。

有老人幫忙帶娃的,為家庭分擔了很多,接送孩子,買菜做飯,做家務,為我們減輕了很大的壓力,一定要身在福中要知福。

疫情讓我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老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2、老人願意幫忙帶娃,就要懂得體諒

總是有人說,老人幫忙帶娃,這不好,那不好。

确實,兩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分歧。

有的老人太嬌慣孩子,會把孩子當小祖宗一樣供起來,寵得沒邊。

還有的老人,有一些育兒陋習,給孩子把飯嚼碎了喂、過早給孩子吃“大人飯”、穿開裆褲、穿蓋太多捂出汗等等。

他們也許不能把孩子照顧得非常好。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接受了老人帶娃的好處,就得接受老人帶娃的弊端。

話說回來,即使我們自己親自照顧孩子,也不一定就能把孩子照顧得不出一點差錯。

把孩子交給老人,就要懂得體諒。

老人做錯了,我們可以糾正,但是不必過于苛責。

有話好好說,沒事别抱怨,不要讓他們寒了心。要不然就自己帶娃。

疫情讓我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老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3、老人願意幫忙帶娃,就要懂得感恩

有很大一部分老人,都是一把年紀,離開家鄉,不辭辛勞地來幫孩子帶娃。

他們吃苦耐勞,勤勤懇懇,他們起早貪黑,任勞任怨。

隻有老人在這裡,我們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到他們手中,我們也才能安心地工作,輕松地生活。

殊不知,身體病痛的折磨,孤獨寂寞的忍受,安全責任的擔心......這些都讓他們承受着不小的壓力。

我們的生活輕松了,那是因為老人替你承擔了生活的辛苦。

正是樸實淳厚的父輩,用他們僅有的微薄力量,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

他們,才是我們的強大後盾。

疫情讓我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老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趁父母在,多用孝心換真心,就是最大的感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