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州經濟開發區,青州德威動力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4台六軸新松機器人正在進行缸蓋清洗作業,每3分鐘可以完成一件。“我們是一家以高精尖機械加工為主的老牌汽車零部件生産廠家,以前我們用人工進行清洗,至少需要7名勞工,10多分鐘才能完成一個件,采用了機器人後,全程不用一個勞工。”工廠中的房間主管左錦芳說。
在另一個工廠中的房間的智能決策中心顯示屏上,實時顯示着全部工廠中的房間的勞工、機器人工作進度和品質。智能決策中心涵蓋了天眼叢集排程平台、德威動力生産進度管控、新園區機加倉庫客戶管理等衆多子產品。“有了大資料平台,我們運作、保養、維修等所有部門可以串聯起來,能輕而易舉地追溯一個産品。”左錦芳告訴記者。
德威動力計劃今年實作生産上的自動化,2025年實作數字化,2030年實作智能化。“按照政策,我們可以享受不同層面的補貼,對智能制造前景充滿了信心。”德威動力董事長、新松智能制造公共服務(青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文平說。
顧文平的信心來自青州市出台的支援工業“老企業”技術改造和增資擴産激勵政策。青州支援優秀裝備和軟體企業向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對于智能制造服務平台,經認定,給予最高一次100萬元财政獎勵。
新政策自今年年初施行以來,大大增強了企業轉型的信心和決心,緩解了資金壓力。政策從科技成果産業化、裝置投資、“零增地”投資項目、環保及節能改造、智能工廠建設等方面對企業進行獎補,還鼓勵企業研發創新、上市挂牌融資,從企業要素保障、用地、财政基金支援等方面支援企業發展。
以德威動力為例,公司計劃投資3.5億元建設發動機零部件研發制造及機器人自動化制造項目,投産後可實作主營業務銷售收入25761萬元、利潤3308萬元。依托激勵政策,該項目可享受補貼金額4000萬元。
山東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投資1000多萬元新上一條生産線,生産超聲水表。其生産的DN300鋁鎂合金四聲道全通徑超聲水表,是國内有獨創性的産品。濰微科技還在研發智慧水務平台,“借助政策的支援,我們與山東大學成立大資料研究院,期待在智慧水務上實作水廠無人值守、生産智能化排程。”濰微科技副總經理劉志政說。
“這項政策從多方面鼓勵支援企業發展,為企業轉型更新提供了強力支撐。”青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文革表示。據介紹,青州經濟開發區共有273家企業将進行技術改造,增資擴産,新增投資額預計達160億元,拟享受補貼金額4.38億元。“我們用政策引導鼓勵企業投資實體經濟,促進企業産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更新,大大增加産品在國内國際市場的競争力,進而實作企業高品質發展。”青州市委書記韓幸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