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作者:澎湃新聞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凱文·馬丁打了十二年NBA,退役了。

他有那種老牛仔出身的警長風度:手在腰間一晃,臂不伸,眼不眨,電光火石,生死立判。球不離腰,像匕首和左輪。兇器斂在鞘中。殺氣溢散,隻在彈指之間。

警長鬥槍,刺客出劍,唯快不破。一步奪過去。投籃,馬丁起球,似慢實快:球拉到腰間,彎膝,腳尖離地,球伸在臉前,指尖一劃,出去了。

——有時看上去,活像一個将球往前伸了半截的庫裡。

馬丁出招,是匕首,是左輪。抓住罅隙,一閃制敵,是他的套路。撂倒一對一,刺客殺一個人,總比殺一群人利落。

職業生涯十二年有一半賽季場均得分20開外。但他沒進過一次全明星。

凱文·馬丁,201公分,84公斤。2004年選秀大會上,他大學三年場均23分的明亮數字,并沒吸引到什麼注意。西加州大學?此前曆史上一共出過五個NBA球員,合起來在聯盟打了八個賽季,其中四個混迹NBA時,聯盟還沒有三分線呢……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2007年秋天,球探冒失地問:“你為什麼不選擇在大學讀完四年呢?”凱文·馬丁咧出他招牌的下齒,似笑非笑:“我相信,呆在大學裡不會讓我變成個更好的NBA球員。還是在NBA學得快,對吧?”

職業生涯第一季,場均2.9分;第二季,10.8分。然後是第三季開局:2006年11月2日,國王隊以敗局開始新賽季——83比92負于狼隊——記者還是在追着11投3中得6分的米勒,讓他談論16投5中的畢比。上賽季場均得到10.8分的馬丁得了23分,被不動聲色記錄在了新聞的某個夾層裡。

然後,到2006年11月底,在93比80擊敗快船後,8投1中得2分的馬丁接受了采訪。“我得回去重看這場的錄像。”他說,“我會從中學習一些東西。”全聯盟都把這當作件不大不小的新聞:“居然有人防住了凱文·馬丁?”——這是他本季第三次得分低于20分。

對公牛,30分。對活塞,30分。13場比賽打完後,他場均出手14次,三分4次,罰球7次。投籃率53%,三分率47%,罰球率91%。

面對聯盟最好的三分手雷-阿倫,他19投12中,三分7投4中,得到35分。到11月底對開拓者的27分,他說,“我開始注意到了。”馬丁說,“他們輪流用小個和大個來對付我,驅逐追趕我。”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成為了這座空城的首席得分手。

而且,他還要擔負這一命運,長達三年之久。

2007年秋,世界還在拿他的投籃姿勢開玩笑——馬丁的投籃和巴克利的高爾夫揮杆,哪個姿勢更搞笑?

森林狼的助理教練鮑勃-奧西普卡嚷出了聯盟列強身在局中的痛苦:“明明國王隊沒特意為他跑戰術,可他還是能得分。他在弱側很積極,空切,飛移,難以防守。”

森林狼隊後衛巴克納總結說,“如果你在比賽頭幾分鐘可以上罰球線,比賽就會容易得多。問題是,沒人能阻擋他上罰球線——你必須對他細加注意,否則他能得40分。”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2006-2009,凱文·馬丁場均得分分别是:20.2、23.7、24.6。自從米切爾·裡奇蒙德離開薩克拉門托後,他是國王僅有的一位如此無視對方防守的得分後衛。

2008-2009賽季,凱文·馬丁場均上10.3次罰球線,射出42%的三分率。你無法防守他。但是,在此期間,國王并沒取得偉大戰績。

因為,凱文·馬丁從來不願意說,他是個領袖。

2008年秋,他如此總結:“我想當個領袖。但怎麼當呢?我會通過努力訓練,還有幫助年輕球員來達到這一點。”

他緘默,冷靜,敏銳但細密,更願意做個沉默的實幹家。這是他真正被遺忘的原因之一:他猶如技藝娴熟的刺客,每晚用無聲手槍與薄刃長劍一擊制敵,然後快步離開。

2009年他到火箭時,麥蒂離去。他倆有一些奇妙的類似之處:體格偏瘦,四肢颀長,都有40英寸以上的超人彈跳,靈巧,迅疾,第一步快到匪夷所思。他們都有妖異的球感,可以輕盈撥出繞指柔的上籃,從各個角度投出如鳥羽顫抖般輕盈細微的投籃。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們大大不同。麥蒂的動作舒展自如,無論傳球、突破、強行跳投,他玩到了大雅的境界,舉手投足揮灑飄逸,飛遏行雲。

馬丁則更低調細密得多:他的動作幅度更小,投籃更快,善于用更狹窄、更急促的手法結束進攻。一個是王孫公子,一個是暗行刺客。

馬丁走後門繞底線是天下一絕。于是在翼側空切,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對手難以防範。海耶斯和斯科拉屢屢送出底線後門傳,火箭翼側對内線的威脅陡然增長。

馬丁球不離腰,運球傳球基本隻動前臂,傳球如其人,蔫了吧唧。

你覺得他現在的投籃姿勢别扭?其實這姿勢已經經過矯正了。2004年入行時,他投籃像恐龍特急克塞前來拜訪,“臉前十字交叉”。然後是2005年夏天,兩禮拜,矯成現在的樣子。

他最好的老師是誰呢?

“我從莫布裡和克裡斯蒂身上學到很多。”——2007年。

稍微早一點點。

“遇到阿泰斯特是我最好的經曆,他告訴我,他愛和雷吉-米勒打球,而我和米勒打得很像。”

也就在2006年夏天,馬丁苦翻了雷吉-米勒的大堆錄像帶,汲其精華。

然後,他的造罰球本事是怎麼出來的呢?當初格雷格-巴克納說,“如果你的比賽以幾記罰球開始,會讓你更容易進入節奏。”

于是……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我覺得頭兩季隻罰277個球實在太少,是以我又去看了韋德的錄像帶。”這是他2007年夏天的功課。“我學習了韋德的投籃假動作之後的啟動,還有從不同角度襲擊籃筐的技巧。”

這柄行刺用無聲手槍,學起東西來,也像他的投籃出手、一步突破一樣,無聲無息,但非常,非常,快。

他怪異的投籃姿勢,讓他很容易博到罰球——哈登騙罰球時靠變向奪到身位後的雙臂前伸,馬丁的投籃自帶前伸。

比他的投籃姿勢更怪異的,是他的意識。他的反擊嗅覺、翼側切出總是很狡猾,對抗中折疊身形騙罰球的柔韌性是曆史級的偉大。他甚至有兩個被遺忘的長處:——他擁有飄忽的第一步,能輕易突破籃下。

——他對傳球路線的判斷是一絕,很容易幹擾到球路。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實際上,就在一年半前,他還能場均33分鐘裡得到20分。

2014-15季開始前,我的記錄:

凱文·馬丁正在慢慢變成那種球員:每晚給你好看的資料,但你不要管效率;他的投籃次數和戰績成反比;他還是個好球員,但有朝一日年輕球員能代替他(哪怕沒那麼好看的資料),對球隊也是個好事。

這有點像高熱量食品:吃了頂飽,但對身體不好;有一天你習慣吃蔬菜水果和全麥面包時就會忘記他了,哪怕他的口味其實還是挺棒的……

那個賽季,他場均33分鐘裡投籃16次得到20分。森林狼16勝66負。

然後,現在,他退役了。無聲無息。他犀利、輕飄、妖異、善于學習、打球合理,能用各種妖異的方式得分,但總是習慣性被人遺忘。

凱文·馬丁退役了,也帶走了NBA2K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

某種程度上,他有點像掘金老得分魔英格利什,有點像杜蘭特,有點像哈登,有點像便士,有點像——阿泰斯特如是說——雷吉·米勒。但就這樣了。

街球傳奇山羊曾如是說:“每個邁克爾·喬丹背後,都有一個山羊。我們沒法成功。總有一個人得失敗,我就是其中之一。”

或者也可以這麼說:每個杜蘭特/哈登/米勒/英格利什背後,都有一個凱文·馬丁。悄然地,帶着漂亮的資料單和NBA2K怎麼都搞不定的投籃姿勢,來過又走了。黃沙漫漫,背影夕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