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為什麼每天玩還能考那麼好?有血緣就不需要營造親子關系了嗎?

還記得女兒上四年級時候,連續兩個學期包攬了期中和期末考試的班級第一,和一次年級第一。

一位平時來往比較多的家長,半開玩笑的和我抱怨,"平時我們見面最多,聽你說過一些孩子學習的方法,也都挺普通的,甚至覺得你比大多數家長還懶,不怎麼管孩子,現在你家娃這成績蹭蹭往上的,是不是有啥訣竅對我們保留呀?"

我聽完連連擺手,"這你可冤枉我了,我對你們從無保留,買了什麼資料,平時怎麼管孩子的都說過了,絕無保留哦。"

她也笑着表示隻是開玩笑,就是羨慕孩子進步很大,也為自己的孩子感到着急我表示了解。

接着,我沉默了一會兒,說:"如果說我有訣竅,不知道這算不算?就是,我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在這一年也是越來越好的。"

1、半小時玩耍提高學習效率

她為什麼每天玩還能考那麼好?有血緣就不需要營造親子關系了嗎?

網圖侵删

四年級開始,每天接放學,隻要天氣好,我就會特意不開車,然後和孩子一路走回家。利用路上的時間聽孩子講學校發生的事情,講自己這一天覺得有意思的發現等。

路程不算近,但是我們卻不覺得久,一路上說說說笑笑就到家了。我還對孩子的學校生活了解了很多,對孩子回家後的心情起伏的原因也越來越清楚了。

孩子也很喜歡聽我說我的事情,我們對彼此都加深了了解。我們的溝通更順暢了,到家後心情都很愉悅,我安排孩子做啥,孩子似乎都能愉快的接受。

另外,我會安排在孩子完成作業後,帶孩子下樓做一些小遊戲和鍛煉,比如捉迷藏、跳繩、拍球等。我們會跳繩比賽,看誰跳得多。每次半小時左右。

孩子很期待這珍貴的半小時,每天作業也完成得很高效,我也是再累都會陪着孩子活動。這樣做的結果是,相比較三年級時候,每天放學後的雞飛狗跳,我家裡現在是一片祥和。

孩子似乎越來越懂事,我給她學習等方面的建議,她都能聽進去,然後也會嘗試去做,出了成績,我們都開心,她也越發信任我了。

其實,我做的這些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家長卻做不到。因為他們被焦慮所籠罩,自從孩子上學後,已經忘記了為人父母的初衷是什麼?

2、不忘初衷,放下焦慮

她為什麼每天玩還能考那麼好?有血緣就不需要營造親子關系了嗎?

父母的初衷難道不是愛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能擁有幸福人生嘛。是什麼讓我們忘記了?是内卷,還是是攀比?

我看都有。我的一位同學,剛有孩子時候,聽我們聊孩子時,曾嫌棄地表示,将來他一定不會看重成績,孩子能快樂最要緊。

結果去年他孩子上國小後,開始在同學群裡吐槽孩子,焦慮的情緒隔着螢幕都能感受到。我們拿他當年的言論笑他,他無奈表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真的難嗎?我也曾經焦慮過,卷過,結果事與願違。當我學着放下,回到原點,張開懷抱準備接受并不完美的她時,她給我大大的微笑,同時給了我許多的意外驚喜。

3、和諧的親子關系成就良好的家庭教育

她為什麼每天玩還能考那麼好?有血緣就不需要營造親子關系了嗎?

親子關系,是從孩子落地的時候就建立了的,而和諧的親子關系卻不是血緣關系,不是生來就有的。

親子關系是否融洽、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教育。良好的親子關系,讓父母和孩子溝通順暢,孩子願意接受父母教導,這樣的家庭教育是有效的。

反之,惡劣的親子關系,會出現雞同鴨講的現象,孩子排斥父母說教,讓家庭教育無法起作用。

是以,營造和諧、溫馨的親子關系,我認為比刷題重要的多。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也應該同步調整,慢慢松開原本握得緊緊的大手,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而不是陪讀。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溫馨、快樂的家庭中健康成長!#親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