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說鼓掌和活在當下的儀式感

作者:冷山七條

自己經常參加一些會議活動或觀看一些演出。總會發現,這些活動開始至結束,包括中間精彩或高潮部分,多少會有些稀疏的掌聲,但還是有許多人從頭到尾不願去拍拍手,顯得無所謂。

記得自己參加一次某地錄播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晚會開始,居然有專門熱場的。主持人通過各種辦法調動觀衆們的熱情。剛開始幾次掌聲如雷,後來就漸漸冷落了。在正式演出時,無論舞台上如何精彩,掌聲總是稀裡呱嗒。最後看到電視上的重播,掌聲此起彼伏,才知道熱烈的掌聲畫面是可以粘貼的。

還有前一段時間的教育訓練。講台上,各位老師使出渾身解數,旁征博引,口如懸河。而講台下,則是另一片天地。看新聞的,打遊戲的,聊天的,睡覺的,化妝的,美容的,按摩的,打電話的,還有一個姐姐旁如無人地大聲背誦着英語,估計是着急出國……。自己聽課得很投入,對老師課間的精彩講述不由自主地報以掌聲,突然發現,教室裡所有目光向我投來,帶着驚詫和嘲諷,瞬間讓我感到自己如異類一般,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電視裡,電影和新聞中,反映外國的一些集會和演出場面。在表演或講演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掌聲不斷,甚至會全體起立鼓掌,場面真誠熱烈,自己常常會被這樣真摯友好的氛圍深深打動。這一切,相對于我們這些有着五千年悠久曆史和道德修養的文明古國的子民,這些大鼻子,藍眼睛的以及廣學中華文化精髓的日本人來說,似乎對任何從事的工作和在做的事情都認真熱情,更具有儀式感,更知道禮節,知道尊重,知道贊譽和鼓掌的深刻含義。

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不論是專業演員終其一生的刻苦練習,還是課堂老師年複一年的答疑解惑,甚至孩子的牙牙學語邁出人生的第一步,他們都需要認可、支援和鼓勵,是以掌聲就是最原始最簡單最直接最美好最真摯的回應和答案,它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跨越時空,跨越地理,跨越種族,跨越信仰,跨越年齡,跨越認知的神奇存在。

我們現在經常聽到一句時髦的話語:活在當下,可有幾個人真正了解和付諸行動?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又恰恰相反。我們不能全神貫注精益求精地過好今天,卻在幻想着明天的美好到來;我們不能認真細緻真誠熱情地做好好手頭的事情,卻在惦記下一件事情是否能順利圓滿。我們就在這樣狀态裡生活,早已忘記了生活的本來面目。生活需要的儀式感,需要的感恩,需要的真誠,需要的尊重,需要的熱情,需要的認真,早已被随意應付,無知冷漠,自我固執,簡單粗俗所替代。許多人就這樣忙忙碌碌,似是而非地生活,最終一事無成,虛度了光陰。許多人也就在這樣的狀态中,慢慢變的自私自利,毫無溫情。收斂了自己真誠的笑容,吝啬自己熱情的掌聲,忘記了人性的溫暖,迷失了人生的航程,這就是人性的沉淪。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獨立自主地生活,就是希望要活在當下,感覺享受生活真誠美好的存在,珍惜生活的每一天。但這一切最基本的出發的,就是自己的真誠和付出,學會對生命最起碼的敬畏和人際之間的互相尊重。 尊重他人的同時也是在尊重自己,給他人的掌聲同樣也是給自己修養的嘉獎。如果你又一次聽到有演員說:來點掌聲。在這之前,你就可以熱情地鼓掌,大聲地高聲歡呼,忘掉一切禁锢與束縛,找到你内心善良的基點,在這一刻做一次真正當下的自己。當然,更希望你的孩子也能看到這一切,見證這場最美麗的儀式,和你一同感受人世間這份最真摯最善良的溫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