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迷們都知道,在第4階段中,蟻人在《終局之戰》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就是他提出了通過“量子領域”穿越平行宇宙的理論,才有了最終挽回敗局的設定。但實際上早前電影《蟻人》根本沒有量子領域的設定,漫威險些因為這個缺失導緻第4階段的情節和現在的完全不同。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這都和一個名叫“埃德加·賴特”的導演相關。埃德加·賴特曾參加《蟻人》第一部的制作。在佩頓·裡德執導的這部電影中,保羅·路德飾演的斯科特·朗在出獄後在一衆“狐朋狗友”的慫恿下,經不住引誘又走上了犯罪的歧路,他們的目标是一個科學家中的保險箱。不幸的是,他闖入了漢克·皮姆(邁克爾·道格拉斯飾)的家中,偷走了一個巨大保險箱裡的東西。但後來他失望地發現裡面隻有一套舊的制服,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不是一件普通的制服。
原來這場盜竊本就是漢克·皮姆的一個計劃,皮姆看中斯科特·朗,想讓他成為新的蟻人。皮姆說,他的搭檔達倫·克羅斯克羅斯想把類似“蟻人”變化的技術賣給出價最高的人,這将導緻技術被洩露,并對社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是以皮姆想讓朗繼承蟻人的把這個技術偷回來。
實際上在佩頓·裡德掌舵這部電影之前,埃德加·賴特才是《蟻人》的導演和編劇。早在漫威電影宇宙誕生之前,這位電影制作人就已經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數年的時間,甚至和另一名編劇人喬·科尼什(Joe Cornish)一起為“獅門娛樂”旗下的Artisan Entertainment創作了《蟻人》。在與漫威的凱文·費吉會面後,賴特于2006年加入了漫威電影宇宙,在康沃爾一起工作,他作為《蟻人》的導演還拍攝了試映片段,并在2012年的聖地亞哥動漫展上播出。
不過在影片開始制作時,漫威并沒有接受賴特一個人的設想,而是讓其他作家也參與了劇本的編寫。很快由于創作上的意見分歧,萊特和漫威在電影開拍前不久就分道揚镳了,這在制作過程中突然引起了軒然大波,飾演“蟻人”的保羅·路德為此差點退出《蟻人》,飾演“黃蜂女”的霍普·範·戴恩的女演員伊萬傑琳·莉莉也差點退出。好在這一風波最終以保羅·路德和亞當·麥凱(Adam McKay)開始寫劇本,裡德來執導而平息,電影也是以變得更符合漫威的口味。
距離萊特在2014年辭去漫威電影的工作本來也已經過去7年了,但多年來,萊特劇本的細節越來越為人所知。人們發現雖然萊特的劇本仍然是電影的“主心骨”,但也有一些根本性的變化。賴特的劇本更加充滿英式的幽默;也沒有在漫威電影宇宙的未來扮演重要地位的“量子領域”的設定;人物塑造也有所不同,在賴特離開後,莉莉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此外,從曝光的萊特劇本來看,他的《蟻人》與漫威電影宇宙并沒有太多的聯系,更多的是獨立存在。
賴特的劇本仍然是蟻人的“核心”
埃德加·賴特為《蟻人》工作了大約8年,在他離開後,他的原始劇本依舊還是被改編成了這部電影。也就是說,當初萊特雖然退出了漫威工作室,但他的劇本得以保留,最後發行的電影依舊還是以他的劇本作為基礎改變。在一次片場通路的采訪中,接任的導演佩頓·裡德稱賴特和康沃爾的劇本是仍舊是電影的“脊梁”。導演解釋說,和2012年釋出的disney+《To Steal An Ant-Man》動畫差不多,賴特的版本是設定為本意偷盜的情節,但漢克·皮姆将蟻人的角色還是傳給了斯科特·朗,根據裡德的說法,這是一個“導師/學生”的故事。
《嘻哈帝國》2015年7月号也支援這一觀點,指出賴特和康沃爾的劇本基本按照1979年的《To Steal An Ant-Man》主線展開的。劇本描述了斯科特·朗、皮姆與邪惡的納米戰士的戰鬥,這個角色最終變成了“黃蜂戰士”。在2012年動漫展上的試映中,賴特還特意提到了他的《蟻人》是如何将白銀時代的英雄與當代英雄融合在一起的。由此看來在很多内容上,《蟻人》劇本的重寫确實保留了核心故事。
萊特的劇本本身也不是那麼嚴肅
在2015年《嘻哈帝國》的封面故事中,莉莉談到了電影的變化,她說:“我認為兩個劇本最大的差別在于埃德加·賴特的劇本沒有把自己當回事。”她還說初始劇本很“有趣”而且“幽默”,并形容是“從頭到尾的經典英式嬉鬧”。對莉莉來說,最終這部新電影更加美國化,不但充滿了樂趣,而且還展現了情感。此外,在《嘻哈帝國》中,裡德談到漫威允許他“探索漢克·皮姆這個飽受折磨、充滿愧疚感的一面。”雖然《蟻人》确實相比其它漫威電影宇宙的電影更具喜劇色彩,但這部電影也涉及到了沉重的情感主題,特别是皮姆因為自己的蟻人制服出現故障,最後不得不面對失去妻子珍妮特·範·戴恩的痛苦和愧疚。
雖然賴特版本的《蟻人》可能比漫威電影宇宙的版本“更嬉鬧”,但這部電影也不會是完全是一場鬧劇,早在2006年的動漫展上賴特談到他的《蟻人》融入了很多喜劇元素,但他聲明了他的想法不是要惡搞。他說,“我想讓它更像一場動作冒險。”
劇本沒有“量子領域”的元素
在《複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蟻人的“量子理論”最終提供了時間旅行的鑰匙,然而,這些概念和理論差點就沒有出現在《蟻人》電影中。在2015年的一次采訪中,裡德解釋說,他和亞當·麥凱(Adam McKay)把漫威的《微宇宙》(Microverse),後來改名為《量子領域》(Quantum Realm),并将這種元素融入改編成了《蟻人》。裡德還試圖在第三集中進一步将量子領域“縮小”到更高境界。“這是早前起草的草稿中從未有過的東西,”裡德說。漫威的新曆史書《漫威工作室的故事:漫威電影宇宙的形成》證明了這個事實,并透露原劇本中沒有“量子領域”的設定。由于漫威電影此階段“多元宇宙”對“量子領域”仍有一定依賴,是以這一設定,甚至更“微觀的世界”将成為新的蟻人劇本中最關鍵的元素之一。
很多角色表現完全不同
賴特的《蟻人》劇本仍然也涉及了這部電影的大部分主要演員陣容。但是他更偏重于“蟻人”的故事。在保羅·路德和亞當·麥凱接手《蟻人》的編劇後,其他幾個角色也才開始變得有些突出了。根據伊萬傑琳·莉莉的說法,她自己曾經找到了路德和麥凱,并要求他們“加強”她的角色。由于劇本的變化,這位後來的“黃蜂女”才有機會在這部電影中獲得了更好的表現,甚至因為這樣莉莉甚至被允許為角色帶來身體素質的展現。
電影中的反派人物“寇瑞·斯托爾”飾演的“黃蜂戰士“達倫·克羅斯還說他的性格在電影中也比最初的劇本“加深了不少”。在其他重要的角色變化中,裡德還給了邁克爾·潘納飾演的“蟻人”好友路易斯更多的故事剪輯。裡德說“這也是原始劇本中從未存在的東西,我想把這個帶進來讓故事更順暢”。
賴特的蟻人更像是一部獨立電影
早先在萊特緻力于《蟻人》的這些年裡,漫威電影宇宙經曆了巨大的變化,甚至已經早在第一部《蟻人》制作之前就已經改變了漫威漫畫中自己的蟻人故事。例如,漢克·皮姆在漫威漫畫中創造了奧創,而不是2015年《複仇者聯盟:奧創紀元》中的鋼鐵俠托尼·斯塔克。據《帝國娛樂》報道,萊特的電影融入了漫威電影宇宙的角色,并對《複仇者聯盟2》産生了影響,但導演也表示,他的電影更加獨立。在一次采訪中萊特還說:“我們将它與其他人聯系起來的方式非常獨立”。由此看來,萊特想把故事背景更多地放在現實世界中,這樣就能像第一部鋼鐵俠一樣讓人産生共鳴,但這樣做有些忽視漫威電影宇宙之前的作品關聯,也沒有考慮以後漫威電影宇宙的發展。
漫威的業務是讓 MCU 成為一種身臨其境的、互相關聯的體驗,是以賴特的劇本不一定有好的收效。相反,麥凱和路德幫助這部電影更好地融入了 MCU,甚至添加了蟻人與獵鷹的交叉戰鬥序列。麥凱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說,他和路德讓蟻人“大了一點”,“更有侵略性”。根據麥凱的說法,他和路德雖然重寫了“蟻人”的劇本,但賴特的曾經的很多成果仍在其中。麥凱說:“我真的認為我們在裡面放了一些很棒的東西,但這建立在埃德加賴特已經很強大的劇本上”。
單就“量子領域”的添加給漫威電影宇宙帶來的巨大影響而言,麥凱的說法的确是非常謙虛了。可以說,漫威差點就無法在《終局之戰》挽回敗局拯救世人了。
今天的電影故事分享到這,你對《蟻人》早前的劇本和之後的電影設定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并點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