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朝的曆史淵源及北韓的分裂和内戰簡介北韓地理位置中朝曆史淵源北韓的分裂北韓戰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北韓地理位置</h1>

北韓是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東北與俄羅斯聯邦相連,西北部隔着鴨綠江、圖們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接。北韓平均海拔約440米,山地約占全國的80%。

中朝的曆史淵源及北韓的分裂和内戰簡介北韓地理位置中朝曆史淵源北韓的分裂北韓戰争

北韓的地理位置對中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被敵對勢力占領,中國的東北就會完全暴露給敵對勢力,可謂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中朝曆史淵源</h1>

北韓和中國曆史淵源頗深。

北韓最早出現于司馬遷的《史記》,商纣的叔叔箕子在商滅亡後逃到北韓北部,周朝承認其國,周武王封箕子為北韓候,史稱“箕子北韓”。

“箕子北韓”過了幾百年,漢朝逃跑的衛滿跑到了北韓趕走了當時的國君箕準,建立了"衛滿北韓"。“衛滿北韓”被漢武帝劉徹所滅,北韓半島成為了漢朝的幾個郡。漢朝内亂滅亡後,北韓分裂成三個國家,高句麗、百濟、和新羅。

中朝的曆史淵源及北韓的分裂和内戰簡介北韓地理位置中朝曆史淵源北韓的分裂北韓戰争

新羅和唐朝聯手滅了百濟和高句麗,乘勢統一了北韓半島。後來經過一系列分裂,統一的過程,成立了高麗王朝。1231年蒙古滅亡高麗并建立行省,沒過幾年高麗起義複國。

1368年元朝覆滅後,都統使李成桂發動政變,自立為王,改國号為北韓,并建立了與明朝的友邦關系。

1591年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派兵20萬侵入北韓,妄圖用北韓作為跳闆入侵當時的明朝,一度占領平壤。中國明朝皇帝萬曆派10萬軍援朝,曆經8年最終擊潰日軍,儲存了北韓山河,中朝友誼在曆史上達到了頂峰,北韓國王從此對明朝感恩涕零,發誓永遠成為明朝藩屬。清朝取代明朝後,北韓變成了清朝的藩屬國。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結束中朝宗藩關系,中國承認北韓獨立,北韓淪為日本的“保護國”。在日俄戰争取得勝利後,1910年日本吞并北韓,北韓正式成為日本進攻中國的前沿跳闆和軍事基地。從此日本開始了以北韓為跳闆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北韓的分裂</h1>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蘇聯黑海北部的克裡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内,美蘇英三國的領袖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三人舉行了一次關于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配置設定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

中朝的曆史淵源及北韓的分裂和内戰簡介北韓地理位置中朝曆史淵源北韓的分裂北韓戰争

這次會議影響了很多未能有上司人到會的國家,包括北韓半島。

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蘇以北緯38°線為界将北韓半島分裂成兩個國家。在美國的支援下,李承晚于1948年8月在北韓半島南部成立大韓民國。在蘇聯的支援下,金日成于1948年9月在北韓半島北部成立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雙方都宣布是北韓半島唯一的合法政府。

就這樣,結束了殖民統治的北韓半島分裂成兩個意識形态完全不一樣的國家,為後來的北韓内戰埋下了禍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北韓戰争</h1>

同一個祖先分裂成的兩個國家,雙方誰也不服誰,那麼軍事摩擦就是家常便飯的事。從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韓在“三八線”附近共發生2000多起糾紛。那麼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尋求半島統一也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那麼是誰先動的手呢?

蘇聯解體後,随着前蘇聯檔案的公開,史學界廣泛承認1950年6月25日淩晨4時,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北韓内閣首相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南韓的突然進攻。

北韓戰争原是北韓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内戰。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介入,進而導緻中國不得不參戰,這場戰争演變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争,導緻300多萬名平民死亡,另有約300萬人成為難民。

中國人民志願軍,這一讓美國人膽寒,不願提起;讓西方世界為之顫抖的名字也即将走向曆史舞台。

中朝的曆史淵源及北韓的分裂和内戰簡介北韓地理位置中朝曆史淵源北韓的分裂北韓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