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廠妹在曆史上從來都是扮演着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使是在今天,廠妹依舊是很多工廠裡面活躍着的一個符号,不過如今的廠妹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甚至開始消失,流水線類型的工廠,不僅是男性不願意去,女性更不願意去。

如今的流水線上的廠妹快速減少是一個事實,而且這個現象還在進一步的加劇,很多年輕的女孩子即使是考不上大學,中專或者大專畢業,最後也不會考慮進廠,要麼就是直接做了網紅,或者直播,還有的就是自己做點小生意,或者說去一些寫字樓做一些人力行政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廠妹,曾經是底層男性的婚姻福利</h1>
我們常說的廠妹,指的是那些本身上學上到一半辍學的或者中專畢業出來打工的,還有的就是一些聯考沒考上,出來工作的,也有一些大專生,因為畢業之後學曆的問題,找工作一直不順利。最後無奈進了廠,這些女孩子,被稱之為廠妹。
尤其是一些珠江三角洲還有長江三角洲地帶,這樣的女孩子數量極多,在各種電子廠,皮具廠,還有一些塑膠廠,玻璃廠等當中,這些女孩子從事着流水線上面的各項工作,可以說是技術娴熟,而同時期的很多一些江浙滬和廣東打工的低學曆男性,這些女孩毫無疑問是不二之選。
在如今的這個時代,男多女少,很多稍微有點學曆的,或者出入各種高檔寫字樓的女性,一般而言要求都不低,基本上房車都是标配,還要門當戶對,這對于普通男性而言,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幾乎的,而所謂的廠妹,則成為了很多男性的最為青睐的對象。
曾經的很多女孩子雖然在工廠上班,或者活躍在各大制造廠,或者流水線,但是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勤勞心底好,還有的廠妹本身就是因為IE家裡孩子比較多,被迫犧牲了自己的學業,最後早早辍學出來打工,有的還要補貼家用。
在工廠上班,圈子比較小,而且每天工作時間很長,有的地方甚至一周就放一天假,有的到了旺季,甚至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都是常事,一個月兩天假,工廠的擰螺絲般的工作是非常的枯燥和乏味的,廠妹的圈子少,工作時間長,是以周圍的男性基本上就隻有廠裡的男孩。
而這些男孩,很多本身家境也一般,工資收入也一般,但是有句話叫做:近水樓台先得月,兩個學曆一般的人,恰好在一起工作,日久生情,最後相處的過程中,這段姻緣最後就成了,而且很多廠妹學曆不高,是以房子車子,還有彩禮要求都沒那麼高。
是以很多在外打工的男性,打工幾年都可以找到一個媳婦,最後帶回老家,可以說是倍有面子,最後也沒有買房,買車,也不需要花費高額的彩禮,兩個人情投意合,隻需要很小的成本,最後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結婚隻是走個過場而已。
是以以前很流行去打工,也很流行去一些工廠,因為女孩子多,你可以沒錢,也可以沒房沒車,但是你總要有個優點,比如說能說會道,會哄女孩子開心,會體貼人,或者再不濟,懂得噓寒問暖,最後都有可能獲得女孩子的芳心,廠妹也被稱為很多打工族的福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廠妹的逐漸消失,讓底層男性的婚戀處境更加心酸</h1>
這年頭,對于很多農村或者一些低學曆,低收入男性,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沒錯,就是娶媳婦,在很多農村地區或者一些山區,甚至出現了光棍村的盛況,一個村子就幾個适齡女性,可是需要娶老婆的光棍漢卻達到了幾十個之多,一家有女百家求早已成為常态。
甚至一些二婚女,三婚女,都不愁嫁,有的甚至是離過婚長得一般的女性,在二婚三婚中,依舊是要房要車,還要十幾萬彩禮,原因很簡單,女孩子都進城了,農村的适齡女孩子少,即使有,也基本上看不上你,農村婚戀的機型現狀進一步加劇了光棍村的危機。
甚至出現了部分男性一輩子都沒有老婆,最後孤獨終老的局面,讓人唏噓,随着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國中高中階段辍學的越來越少,甚至隻要家裡面有條件,都會至少讓女孩子讀到大學,至于是上大專,還是上大學。
或者說考上大學之後,是不是繼續讀研讀博,都取決于女孩子自己的想法,隻要她願意讀,也能考得上,家裡就會一直供下去,在加上計劃生育政策,很多女孩子也是家裡的掌上門柱,很多家庭隻有一個女兒,是以則更加是倍加寵愛。
女孩子一旦上了大學,進了城,誰又會去工廠流水線呢?女孩子的減少,加上受教育文化水準的提升,讓廠妹本身的來源開始急劇減少,很多女孩子即使沒有考上大學,或者辍學,也不會想去工廠打工,那種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重複機械勞動,也讓她們感到厭倦。
如今網際網路時代,很多女性還可以做直播,做帶貨,做網紅,再不濟也可以去做一些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工作,比如說一些大型商超,或者一些酒店,公司當服務員,收銀員等,工作環境也要比工廠流水線要好得多,是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工廠,女孩子數量和比例越來越低。
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廠,女孩子更不願意去做流水線,那麼最終的女孩子要麼受了高等教育,去了一些高檔寫字樓,還有一些低學曆的或者辍學的就是轉型做了一些服務員,行政人事工作,在外面隻要見識了大的風景,就更不會回到自己那個貧瘠的家鄉。
而女孩子一旦見了大的場面,那麼對于婚戀的要求則會水漲船高,廠妹逐漸消失,迎來的就是男性婚戀的危機,原來還可以打個工,依靠自己的甜言蜜語和噓寒問暖,日久生情,最後談到個妹子,最後成家立業,可是如今這個願望越來越成為一個泡影和幻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廠妹的消失,讓農村自身的光棍危機進一步加重</h1>
可以說早些年,因為有廠妹的存在,是以即使是一些農村底層男性或者一些家境一般的孩子,通過打工也可以認識一些同樣類型的女孩子,兩個人最後情投意合,也可以締造一份姻緣,可是如今随着廠妹的大量消失和轉型,還有女孩子的受教育文化水準越來越高。
女孩子進城的比例和出入高檔寫字樓的比率越來越高,可以說農村的婚戀危機進一步加劇,以前那種僅僅依靠口舌如簧或者噓寒問暖,日久生情就可以輕而易舉把女孩子娶回家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如今的女孩子都很現實,也見過大世面。
對于如今的男性而言,婚戀當中,房車是标配,而且越是男性家境貧寒,此外男性條件越差,女性對于男性的物質要求則越高,而且買的房子最次也要是縣城的房子,好點的最好是市區的房子,是以這也造成了縣城房價的進一步暴漲,可以說農村的婚戀剛需,這個原因功不可沒。
媒人們打趣道:這年頭,如果在農村想結婚,城裡沒有房,家裡沒有個車,根本想都不要想,這是最低的門檻,如果門檻都沒有達到,媒人連線都不回牽,很多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的男孩子都大了光棍,有房有車的都娶不到老婆,更何況是啥都沒有的。
農村或者一些鄉鎮的光棍現象,可以說有多年以來重男輕女的影響,導緻女孩子數量太少,男孩子數量太多,是以适婚女性可以待價而沽,從另外一方而言,也是因為很多女性,受教育和文化水準提升後,加上在外面開了眼界,自身的婚戀觀,價值觀也發生了劇烈的改變。
正所謂看過了大城市的風景,就不再回想要回到小城市,同樣的習慣了大城市的燈紅酒綠,自然不會再願意回到自己的窮鄉僻壤十八線城市,農村女孩子都想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命運,更想嫁給城市裡面的男性,尤其是一些一些城市的優質男。
實在不行,退一步,最起碼可以嫁到省城,畢竟大城市的醫療,教育和各項收入眼界,生活設施一些小城市根本沒法比,最次的選擇也是當地的地級市,一般出了農村的女孩子,一般都不會再選擇回去,即使回去了,也會盡量留在省城或者當地的地級市安家。
是以農村男性根本不在這些女孩子的考慮之列,是以很多家庭隻能硬傷頭皮,掏空六個錢包在城裡面買房買車,很多十八線小城市之是以房價居高不下,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周圍的村鎮在支撐着這些地區的房價,而要結婚,先買房,也讓當地的房價根本不可能輕易跌下去。
農村的光棍危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重男輕女,如大量女孩進城,女孩文化水準提升,适婚女性數量減少等,而廠妹的消失則是毫無疑問加劇了這一局面,很多底層男性或者一些經濟一般的男性,失去了廠妹這條管道,這能被迫加入買房買車,高彩禮這條畸形的婚戀之路,畢竟總不能真的一輩子打光棍,讓自己斷了香火吧,你覺得呢?
喜歡我,請輕點關注,更多好文章,好觀點,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