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商務部正常地釋出了一個通知,其中有一條内容就提到到:“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這下讓群眾都“慌”了。
而在今天股市上的表現則是食品加工闆塊大漲四個點,間接反應了這波恐慌情緒。
更有甚者,還有人認為這是在提前準備儲糧戰,為梧桐青蛙做準備。能想到這個點的,我也是挺佩服你的腦洞了。
這才剛剛開完G20羅馬峰會,你不會以為就馬上要動手幹活了吧?
今日不同往日,如果真的要梧桐青蛙,壓根就用不上群眾囤積那麼多的生活必需品。你不會以為隔壁能抵抗支撐很久吧?
是以就我來說,這條通知本來就是一條很正常的通知,但偏偏被人為過分解讀,把恐慌情緒放大了。
看這次通知的标題的内容就知道,這隻是一個普通的通知。

如果真的有網友說的那麼恐怖,那麼應該不會是商務部發文,而是更高的機構來牽頭發文。
02
而讓你去囤積一定數量生活必需品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疫情反複。
因為現在的疫情反複,讓大衆多備點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疫情真正爆發的時候,減少跨流域的生活必需品的配送,降低整體防控的成本。
群眾家裡都有肉吃,一時半會餓不死,也不用大費周章的從别的地方運輸生活必需品過來。
你也不知道疫情會不會爆發在你身邊,按現在的防控措施來看,一旦發生大的聚集性疫情,一般都是大範圍的核酸加部分居民區自我隔離封鎖。
是以,提前囤積一定的生活必需品是有必要的。
第二,天氣的影響。
因為今年異常的天氣變得十分頻繁,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波動會變得更劇烈。
現在蔬菜的價格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部分地區已經漲到了10多塊錢一斤。
天有不測風雲,誰能預測到接下來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會是怎樣的?
當然,上面會盡力的保障調控價格平穩,我們的菜籃子工程可不是吹出來的。
如果說蔬菜很難囤積,那多囤點二師兄吧。讓自己的冰箱多點儲糧也沒什麼不好。
第三,關于通脹的問題。
關于美聯儲加息的消息,今年一直緊繃着,而隔壁美聯儲将要在11月4日開會讨論這個問題。
關于通脹的問題,大家不要擔心,盡管今年以來PPI漲幅已經起飛了,但是我們的CPI控制得卻很好,這和其他國家相比好的不是一丁半點。
我們現在還能保持住這樣一個“低”成本的生活水準,通脹沒有起飛,上面是真的煞費苦心了。
最後,請各路妖魔鬼怪别過分解讀這個小小的通知了。
“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不是正常操作的嗎?
過分解讀以及炒作這個話題的,恐怕是部分想昧着良心賺“恐慌”錢的人。
對了,2012年搶的鹽你吃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