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吧,我也算是見證了包貝爾從跑龍套,一步步成長為現在還算能夠獨當一面的演員。
他不再是《決戰刹馬鎮》裡裝傻充愣的村民,也不是《畫壁》裡毫無存在感的書童,更不是毫無存在感的《臨終囧事》電影裡的主演。
水漲船高的片酬,讓包貝爾變得衣食無憂,可偏偏安逸的生活好像并沒有讓包貝爾繼續進步,反而陷入演技備受質疑的漩渦。

光頭包貝爾到底還有沒有演技?
《港囧》裡被拿來和王寶強做對比,包貝爾完敗,于是轉身去做導演了,可卻陷入抄襲和翻拍裡無法自拔。
口碑勉強及格的《歡喜密探》,幾乎抄襲了周星馳和香港無厘頭電影裡所有的梗,被噴慘的《胖子行動隊》則全是爛俗段子堆砌,口碑一塌糊塗的《陽光姐妹淘》則翻拍自南韓。
光頭包貝爾沒有演技,可是,長了頭發的包貝爾演技卻還算是線上的,甚至是超常發揮的。
當初在電影《大人物》裡,包貝爾飾演的趙泰,那個狠勁兒讓人不寒而栗,就連和他演對手戲的王千源都要遜幾分。
是以,即便這部電影也是翻拍自南韓,卻因為包貝爾出色的表演,赢得了不錯的口碑。
這回,長頭發的包貝爾當主演了,電影還是翻拍自南韓,韓版是黃政民主演的《當男人戀愛時》,中國則叫《東北戀哥》。
我怎麼覺得,包貝爾和翻拍杠上了?難道是因為資源流失太嚴重,隻能演這種影視劇?
話又說回來,如果總分是10分,這回《東北戀哥》怎麼着也有6分表現,包貝爾的表演占5.5分,剩餘的0.5分算是給東北的煙火氣吧。
其實,韓版《當男人戀愛時》的故事真不怎麼樣,一個痞子愛上一個女人,然後為女人改變自己,可當女人真的愛上痞子,痞子卻得了絕症離開了女人。
标準的南韓叙事模式,漂流到中國後,《東北戀哥》依舊采用這樣的模式,隻不過,把故事發生地放在了東北,時間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黃政民的演技自然不用說,尤其是演這種痞壞的角色,入木三分給人印象深刻,咧嘴一笑都是演技,觀衆完全能夠被他的表演所感染。
包貝爾比不得黃政民,最主要是,包貝爾身上沒有那股子強大的氣場,但好在這次長了頭發的包貝爾身上有了煙火氣。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拉來許君聰,潘斌龍,喬杉等一種笑星捧場《東北戀哥》,但主角還是包貝爾,從一個痞子蛻變成一個癡男,前後性格轉變的表演還算可以,并沒有某些網友說的那麼不堪。
隻是,男女之間的感情過渡顯得很是生硬,尤其是女主的表現有點糟糕,不喜歡于鐵是一個情緒,喜歡于鐵還是這種情緒,我是真的無法把這兩個人的感情聯系到一起。
前期,于鐵是狠辣的,後期,于鐵是羞澀和癡情的,在這裡,包貝爾對角色性格把握比較準确。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就是,于鐵跟癡呆的父親交代後事,邊吃面邊說話,哭戲這塊包貝爾一直演的都很好,是以,這裡包貝爾很動情的表演讓我産生了共情。
沒頭發的包貝爾裝傻充愣讓我跳戲,有頭發的包貝爾用心表演讓我感動,有時候,我還真希望多看看有頭發包貝爾的作品。
從跑龍套做成主演,包貝爾一路走來也是不容易的,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純粹靠自己一點一點的積累,才走到今天,是以,我希望包貝爾在演員道路上能走的更遠。
可近些年包貝爾演了太多爛片,觀衆越來越對包貝爾失望,甚至,但凡是包貝爾主演的電影,總會先入為主的給差評,比如這部《東北戀哥》。
人氣可不是這麼揮霍的,我去年寫過《大人物》的影評,說留給包貝爾的時間不多了,今年我寫《東北戀哥》的影評,還是那句話,留給包貝爾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影視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