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一部《鱿魚遊戲》熱度一直燒到現在,在西方的鬼節之日,很多娛樂圈明星接連cos起該劇角色,不得不贊歎文化輸出的強大影響力。

然而熱血網友們似乎并不買賬,我們咋會比他們差,《鱿魚遊戲》是抄襲日本等等,大有一股子甯願被打死,不能被吓死的氣勢。

看看網上對于南韓電影的評價吧,其中有些說得非常有氣勢,也很鼓勁,比如:

南韓人隻能在電影中尋求正義

南韓電影就是尺度大而已

南韓電影有啥演技,隻會大喊大叫

諸如此類等等,總之就是我們不服氣,其實我們還是有不服氣的資本的,就比如南韓人之前不也是翻拍我們的作品嗎?《新世界》就是向《無間道》緻敬之作,還有《毒戰》等等,包括南韓的一些賭片,精神核心同樣來源于我們。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可就在我們依然還在努力捍衛我們的尊嚴,期待着娛樂圈能夠争點氣,可就是人家一部7年前的作品,我們1年内就翻拍了2次。1年翻拍同一題材2次,這在電影領域簡直不敢想象,是人家作品真那麼好,還是我們真的沒創意了。

《當男人戀愛時》上映時,我也是被感動得稀裡嘩啦的,但那時候依然覺得,這不過就是韓劇的延伸,一種悲情色彩的磨磨唧唧,确實挺感動,但要說多經典,真不至于。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雖然咱們看不上,但電影人卻如獲至寶,于是2021年第一次翻拍來了,甚至連名字都沒改,也叫《當男人戀愛時》。

結果票房成績還不差,其實能差到哪呢,這就是美術中的臨摹,隻要演員顔值夠,照着演就行了。于是咱們的灣灣觀衆,把這部作品誇成了花,就像他們自己原創一樣振奮。

客觀說這部片子還是有一些驚喜,比如主演邱澤、許玮甯顔值那是沒得說,再加上本地化處理還算出色,權當是一部爆米花愛情片了。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然而時隔5個多月,包貝爾又來了,這又是為哪般,一年拍2部同一題材,他的自信來源于哪?

有人說,包貝爾就是趁着拍電影,過談戀愛的瘾,怎麼能這麼說呢,太侮辱人了,但看過該片之後,我覺得說得有道理。

包貝爾版本改名字了,叫《東北戀哥》,應該說這個名字還算創意十足。

傳遞給觀衆首先是東北式幽默,這俨然成了電影的必殺技,再加上一衆喜劇明星客串,大家覺得應該能超過兄弟省的翻拍。然而,我們高估了東北話的幽默,也低估了包貝爾拿來主義的懶惰。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整部電影相比兄弟省的翻拍還要差,人家算是照着路子演,他這是拿張透寫紙完全照搬。可以說全片毫無新意,而且包貝爾相比黃政民,不僅沒有角色該有的痞氣,反而多了一分猥瑣氣質。

女主就更别提了,如果說許玮甯還有一絲那種正氣女孩的淩然,以及讓人一見鐘情的資本,而這位女演員怎麼看,都看不出來讓人驚豔的感覺,演技也是尴尬的一筆,除了單薄的還算漂亮外,實在找不出一絲魅力。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整部作品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包貝爾純粹上這過瘾來了,就像是原作的忠實粉絲,看作品不過瘾,自己花錢拍自己演繼續自己沒出戲的混沌。

否則我真想不出包貝爾為何要翻拍這樣一部作品,而且毫無創新,完全就是照搬,關鍵自身演技還不過硬,這是圖啥?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我們還在嘴硬,娛樂圈已經認輸,就服你包貝爾

無論你承不承認,最起碼娛樂圈的從業者們中的大多數都承認了,人家都是比我們強,電影創意咱就是想不出來,人家就是精妙。而且你自認為的偶像,現實中很可能是人家演員的鐵粉,是以白百何即将上映的《門鎖》,翻拍人家,王大陸、張家輝拍攝完成的《新秩序》,導演直言不諱靈感來源于人家的《從邪惡中拯救我》。

可見翻拍幾部作品不重要,關鍵是現在咱們已經拿人家做了标杆,從業人員在創作時已經不自覺地參考甚至照搬别人,是以指望超越,甚至是進步,已經有點癡人說夢了。

是以,醒醒吧,電影人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