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安徽三分巢湖,有周瑜故裡、魚米之鄉稱謂的皖中大縣廬江劃入省會合肥。

山環水繞的綠色小城-廬江縣城平面圖
廬江縣城鎮、交通示意圖
合肥市政區圖
廬江,建縣已有兩千多年。至2019年底,廬江縣域面積為2343.7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21.16萬人。境内地形多樣,物産豐富。有山地、丘陵、平畈、圩區,東北部瀕臨萬傾巢湖,西部接大别山餘脈;廬江目前查明有鐵、硫鐵、銅及金伴生、鉛鋅、鈾、明礬、螢石、石灰岩、大理石、滑石及溫泉地熱等數十種礦産資源,遠景礦藏價值超萬億元,有“地下聚寶盆”之稱。
廬江中部有國家重要濕地、二十多平方公裡的黃陂湖;廬江的國家4A旅遊景區冶父山風景區、湯池溫泉度假區已聲名遠揚!
坐落在廬江縣城的周瑜墓園
廬江縣白湖鎮的世界何氏祖陵
廬江的曆史名人文翁、周瑜、王藩、左慈,淮軍将領吳贊誠、吳長慶、劉秉章、潘鼎新、丁汝昌,民國戰神孫立人等,在曆史上都分别留下了赫赫威名!
廬江還有新石器時期的三官殿遺址、東晉時期的慕容城遺址、以及城池古城遺址、周瑜墓(小喬墓)、何氏始祖陵、吳公祠、孫立人故居等文化遺存和古迹。
思古之地-東晉時期的慕容城遺址
修身之地-廬江冶父山
養心之地-廬江黃陂湖
養身之地-廬江湯池溫泉宮
在1994年合九鐵路開通、1996年合銅二級公路建成通車之前,廬江交通較為閉塞,當時去往省城合肥要繞道鄰縣舒城,路途遙遠。新世紀前,廬江的經濟除了少量礦山采掘和水泥生産企業外,一直以農業生産為主,素稱“全國農業生産先進縣”;進入新世紀後,随着合安高速公路、合銅黃高速公路的建成營運,廬江内外交通狀況有所改觀,但由于原地級巢湖市當時争取政策和資金支援的能力有限和廬江農業縣份自身積累不足,廬江守着金飯碗卻過着苦日子,工業經濟發展和縣域市政建設舉步維艱。
地方美食-廬江小紅頭
地方美食-廬江米餃
地方美食-廬江黃屯大餅
地方特産-綠色無污染的廬江金壩芹芽
在分巢前的2010年,作為百萬人口的資源大縣,廬江縣經濟總量隻有103.31億元,位列安徽省縣級第24位。
三分巢湖,備感歡欣鼓舞、奔走相告的可能要數廬江縣群眾了。
分巢近十年來,從高速公路新線的開建、老線的四改八,國、省道幹線的更新,合肥徽州大道南延廬江縣城工程開工,合安高鐵的建成通車,引江濟淮、引江濟巢工程的開建,3000T級兆西河運河河道的規劃建設以及廬江縣城市政道路的全面改造、黑化等交通設施的大提升;到招商引資建立新産業鍊、培育壯大學土産業聚群,建成廬江皖神電廠、國軒電池,金龍魚與中糧項目落地,磁性材料基地培育大地熊、龍磁兩家上市公司,原有馬鋼羅河鐵礦擴建、銅陵有色沙溪銅礦投産,縣城近郊的中建材合肥南方水泥遷建,以“秀美廬江、養生福地”為追求目标的全域旅遊建設力度空前,等等;更為重要的是,在與合肥主城區等高對接中,廬江的政務、營商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各方努力營造的重商、敬商、安商風氣,已蔚然成風!
皖中電力糧倉-廬江皖神電廠
合肥新能源基地-廬江國軒電池
廬江磁性材料叢集上市公司之一-龍磁科技
到2019年,廬江縣經濟總量已達457.8億元,位居安徽各縣第8位,在老巢湖屬縣中提升最多;至2020年,廬江已有三家本土上市公司,在老巢湖屬縣中獨占鳌頭!于此同時,在合肥的大力支下,廬江城鄉面貌變化巨大,赢得了縣内外各界的廣泛贊譽!
周瑜廣場一側的喬園-廬江人念念不忘三國時的好媳婦、情深義重的小喬
紀念東漢末年孝義之行“毛義捧檄”的捧檄園
巢湖之源-廬江三沖
廬江鄉鎮公園-盛橋公園
在招商引資手法多樣、産業争奪愈演愈烈、周邊縣市力度空前的當下,與合肥主城區存在區位、通達用時比較性劣勢的廬江縣,在與合肥主導産業互動及争取合肥高校、高科技産業落戶方面自然要付出更多努力;
但是,駛入發展快車道的廬江,求新、求變的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謀求崛起的雄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
即便遭遇2020年巢湖流域史上罕見的洪災侵襲,徽州大道南延至廬江縣城工程的廬江段仍在全力沖刺中;
合肥-廬江一體化發展的紐帶-徽州大道南延廬江縣城工程示意圖
G330合銅一級公路與合銅黃高速公路并行在廬江南部
大力度推進地處城郊的中建材合肥南方水泥外遷工程;
廬江通用機場開建;
在京港高鐵合安段于2019年12月22日正式通車營運,國道G330、G346廬江段,省道S136、S139公路更新一級公路後,廬江再迎嶽武高速開工、兆西河3000T一級航道規劃推出等重大喜訊;
江淮運河廬江段
合肥通江達海的動脈-3000T級兆西河航道示意圖
而為已通車營運的京港高鐵廬江西站配套謀劃的廬江高鐵新區,在現有京港高鐵的基礎上,未來不僅僅有合池溫高鐵、合巢馬城際、合銅城際及S4市域線,還規劃有為整個皖江區域城際服務的廬江動車服務基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成的合九鐵路
京港高鐵列車停靠廬江西站(微聚廬江圖檔)
廬江高鐵西站(廬江旅遊公衆号圖)
廬江高鐵新區及動車服務基地平面圖
廬江,這座被确定為安徽十大鐵路樞紐的縣域,由此正在疊加多個方向的高速公路、一級國道幹線和1000T級江淮運河菜巢段、3000T級兆西河航道和通用航空,其強大的綜合交通優勢在整個安徽縣域中當屬一騎絕塵!
風頭正勁的廬江,當有與其人口、資源相比對的重量級經濟體量!
祝願大廬江能早日進入全國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