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地處太原、西安、鄭州三個省會城市連接配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

吳家熏肉
吳家熏肉是臨汾的傳統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曆史。吳家熏肉以雞和豬的心、肝、腸、肚、蹄、口條、頭為主要原料。其成品棕色中襯着金黃,“靈”味中夾着草香,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後味翻香。
牛肉丸子面
在臨汾就不能不說牛肉丸子面。牛肉丸子面用一個字概括——“爽”,用兩個字概括是“香辣”。滿滿一大碗面條上漂着紅紅的辣椒油,充滿食欲感、溜圓的牛肉丸子伴着碧綠的香菜,純樸簡單的美味令人酣暢淋漓。
沃臘牛肉
曲沃臘牛肉是清真食品,風味獨特,别具一格,是古晉都(現曲沃)的曆史傳統名産。曲沃臘牛肉是腌制食品,将洗淨的牛肉放入缸中,加入食用硝和鹽,腌漬一周後放入鍋内炖煮,在加入特殊的十種大料。肉煮好後剔除骨頭,将肉壓制成塊後,曲沃臘牛肉就制成了。
安澤火腿
安澤火腿是山西傳統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産曆史。這裡的火腿,色澤紅白分明,氣味濃香,味道鮮美,享譽省内外。
羊湯
臨汾羊湯,曆史悠久,味道獨特,羊湯館遍布于臨汾城内的大街小巷。
白面油糕
鄉甯白面油糕又叫炸糕、年糕、棗糕,是山西一帶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風味小吃之一。原料有白面、糖、油,是山西一道特色小吃,其圓如餅、形似鼓、色如銅、香味撲鼻,在透風情況下放盤子裡不遮蓋,七八個小時内仍保持皮脆。
洪洞元宵
洪洞桂花元宵不同于湯圓,湯圓中加入豬油等以達到湯圓的滑口,大量食用會産生膩味感,而洪洞桂花元宵制作中采用“滾”“粘”“颠”等方式,讓内陷在 “簸籮中自然的被元宵面粉包裹,形成均勻的圓形,這種制作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元宵面和内陷的營養成份,也能保證元宵面的“黏”“香”“甜,達到入口即溶,外嫩裡香的效果。
黃米蒸飯
黃米蒸飯是臨汾傳統的風味食品。将新鮮黃米在涼水中浸泡幾小時後,另将紅棗、紅芸豆放在鍋中煮熟備用;然後将黃米撈出,在瓦甑中一層黃米一層芸豆一層紅棗放置,用大火蒸熟,還要用開水一遍一遍淋透。最後在磁面盆中擠壓成糕狀,加入、白糖才能食用,口感香軟。
午城玉屏酒
午城玉屏酒是山西臨汾的特色名酒,有着非常悠久的曆史,據記載,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了,是山西的優質名牌産品。午城玉屏酒選用糧食酒為基酒,在選用黃芪,白術,黨參等名貴藥材浸泡,再配以白糖調味,最後貯藏,這樣所釀制出的玉屏酒甘潤爽冽,回味悠長,具有和胃生津,延年益壽的功效。午城玉屏酒被評為臨汾的傳統曆史名酒,并在1980年獲得山西省優質産品獎,在國内十分受歡迎。
太後禦膳泡泡糕
太後禦膳泡泡糕是山西臨汾的傳統特色名吃,有着悠久的曆史,相傳是專門為慈禧太後做禦膳的禦廚創制而成的。泡泡糕選用優質的面粉為主要原料,再用高檔中藥泡水和面,再選擇玫瑰,櫻桃,白糖等為餡料,最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吃起來酥脆香甜,還能滋補強身。現在太後禦膳泡泡糕在臨汾非常出名,成為了臨汾人最喜愛的美食,在臨汾廣為流傳。
刀削面
刀削面的面全憑刀削,是以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内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一種常見的面食,這種面食的做工工序比較嚴格,和面的時候一般是由體力比較好的人來和面,用擀面杖來回的攪面,然後揉成面團,趁熱将其揉精,然後經過一搓一揉,他們就會變出一圈圈的莜面栲栳栳,在品嘗的時候可以就着蘸料食用,配料方面可以選擇台蘑羊肉,也可以加上蕃茄雞蛋。
荞麥灌腸
荞麥灌腸是山西一種比較常見的小吃,制作的方法就是把荞麥面調成糊狀,放在盤中,或者是碗中,然後上火蒸熟,在涼了之後把它拿出來,在吃的時候配置鹵汁以及芝麻醬或者是辣椒油等等,吃起來味道爽口。
霍州年馍
霍州年馍是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的特産之一,又被稱為霍州面塑。霍州面塑曆史悠久,遠近聞名。不僅可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特點:花樣繁多,形象逼真,做工細膩,栩栩如生。
汾西棗糕
汾西棗糕為汾西縣傳統的風味食品之一,上用大棗與黃米面、玉米面制成的。其特點:色澤金黃,香甜可口,風味獨特,在當地很受人們喜歡。
霍州豆腐
霍州豆腐是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的特産之一。這裡的豆腐制作不用石膏點鹵,是以沒有腥味、彈性大、不易爛。其特點:色澤乳白,柔軟韌勁,細嫩光潤,清香可口。
豬血灌腸
臨汾霍州傳統名食之一,主料是豬血,配以豆芽等。它創制于清朝中期,因加工精細,風味獨特,在當地非常有名氣。
更多内容請及時關注小編,小編會為您整理全國各地的風味小吃,友善您出行嘗到當地正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