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久古

但凡喊下課者,給人感覺往往都是帶着某種情緒,或跟風起哄。但是,本人這次喊李鐵下課,完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心裡非常平靜。以下單刀直入,談談李鐵下課的幾個理由,以及相關的補救辦法。如果這兩步做得好,我認為國足的12強賽還有希望。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第一、李鐵下課的三大理由及“三問”

1、戰術準備不充分。12強賽前4戰,國足的首發陣型分别有4套,依次是442、532、4231、532。表面上看,國足教練組靈活應對,根據不同的對手采取不同的戰術打法。事實上,這反映出國足的訓練水準不高、李鐵賽前的準備非常欠缺。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國家隊隻是進行了幾次聯賽間隙的集訓,并與幾支中超、中甲球隊打了幾場教學比賽,比如4-1海港、4-0申花等。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國足的戰術并不是太明顯,至少還沒有形成鮮明的特色。但從今年年初時的海口冬訓開始,國足的戰術打法基本成型。特别是與河北隊、亞泰、河南嵩山龍門、泰山隊等多支中超球隊過招并且除了與河北隊是5-1取勝外,其他均為2球以上的獲勝且零封對手。40強賽之前的8場熱身賽,國足打入了29個進球,僅失2球。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名球員的表現非常突出,一是張稀哲,二是吳興涵。特别是今年2月9日與長春亞泰的熱身賽中,吳興涵和張玉甯先後破門,國足2-0戰勝了對手。而該場比賽李鐵安排的首發陣容(442陣型)是:

前鋒:艾克森、譚龍,

中場:吳興涵、金敬道、張稀哲、吳曦

後衛:王燊超、李昂、于大寶、王剛

守門員:劉殿座

這個442菱形站位,就是李鐵整個40強賽之前的熱身賽主打陣型。并且,很有可能(所有熱身賽都沒有公開)當時李鐵就已經确定了這一戰術。甚至更早前的海口冬訓,李鐵的戰術思路就已經基本定型。

現在可以看出,除了武磊替換了譚龍、蔣光太和張琳芃替換了李昂、于大寶(或者于洋)的中衛組合,加上顔駿淩替換了劉殿座之外,這基本就成了40強賽的主力陣容。換言之,40強賽4戰,包括12強賽首戰與澳洲的比賽,一共5場正式比賽,國足的首發中場沒有太多變化。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結果,與澳洲之戰隻是打了20多分鐘的好球即全線被動,上半場25分鐘之前即已經0-2落後。下半場一開始,不得不用王剛替下于大寶并司職右後衛,張琳芃回到中衛與蔣光太搭擋中衛。而潰不成軍的中場,也在第45分鐘就用蒿俊闵替下了張稀哲;5分鐘之後,用韋世豪替下吳興涵;第62分鐘用尹鴻博替下金敬道。但為時已晚,第68分鐘顔駿淩把守的球門再度告失,最終0-3敗下陣來。

這一“悶棍”徹底打醒了李鐵:12強賽與熱身賽和40強賽的比賽強度不一樣。此前辛辛苦苦訓練的442陣型菱形中場面對強勁的對手根本不堪一擊。他最器重的中場,更是成了最大的敗筆。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而除了442,國足似乎并沒有訓練過其他戰術打法。後面的3場比賽,就如上述所說,跟着對手而“變”。這一點,正是球迷對國足最不滿意之處:訓練了一年多,國足就練了一個442(菱形中場),一招鮮!

如此備戰12強賽,李鐵有何能擔當國家隊沖擊世界杯重任?

2、如何用人?在此隻說兩個例子。中日之戰,第62分鐘換上阿蘭和洛國富之外,場上形勢有了較大的改觀。至少洛國富有了幾次邊路突破的嘗試,也吸引了對方的多名防守球員,阿蘭在中路同樣能夠制造一些進攻威脅。中沙之戰就更不用多說了,所有球迷對這場比賽都還記憶猶新。

(1)事實上,中日之戰的532陣型中,3名中場自左至右分别是尹鴻博、吳曦和金敬道,李鐵這個排兵布陣真的令人非常不了解。

尹鴻博在俱樂部一直就是右邊鋒(前衛),印象中他從來就沒有打過防守型的左中場。而金敬道隻是因為個别場次特殊原因(換人名額有限、無人可用等)外,近幾個賽季根本就不曾正而八經的打過防守型中場。隻是因為他體能好、能跑,經常客串回到後腰協防而已。如此重要的比賽,如此亂點鴛鴦譜,焉有不敗之理?

對阿蘭和洛國富的使用,直到現在為止還有個别人為李鐵辯護,認為這兩名歸化球員的體能不足。個别記者甚至說他知道原因,隻是目前不友善說。但事實上,中沙之戰,所有人(除了上述幾個媒體人)、包括對手在内,幾乎都一緻認為這場比賽上下兩個半場國足的表現“判若兩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吳興涵自從與澳洲之戰被替換下場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在國家隊任何一場比賽之中,這至少證明李鐵此前的“看人”、用人存在失誤。而作為俱樂部鐵定的右邊前衛,金敬道在李鐵手下幾乎就沒有打過一場真正的右邊前衛,不是“中場自由人”就是後腰;張稀哲近幾個賽季,準确地說是18賽季以來,幾乎就沒有出任過前腰,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擔任國家隊進攻組織的核心?而最該出任前腰的吳曦,4場比賽死死被摁在後腰位置上。

(2)李鐵應該改變一下用人的思路。本賽季的中超聯賽第一階段(此前幾個賽季也差不多),僅從資料上看,後腰防守能力最強的是池忠國和楊世元。這兩名球員在場均搶斷、攔截、解圍、阻擋射門、阻擋傳球方面這5個方面最能夠展現一名防守型中場的資料對比分别是:3.1-2.8、1.6-2.1、0.4-0.9、0.1-0.1、0.8-0.7。而吳曦這5項資料分别是1.3、1.0、0.6、0.1、0.4;略遜于吳曦的是王秋明,分别是1.4、1.5、0.9、0.4、0.3。但在純粹防守能力方面,王秋明要比吳曦強。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吳曦不應該是後腰,更不應該是單後腰。他就是國足目前最理想的前腰,後腰應該交給池忠國和楊世元,或者池忠國與王秋明的雙後腰組合。

或許會有人說,吳曦不在後腰,國足整個中場後就沒有人串聯,缺乏過渡。

這其實是一個自作聰明的僞命題。正因為李鐵過于追求中後場的所謂串聯,導緻國足的中場既沒有進攻組織者,在對方強大的進攻壓力面前,吳曦除了疲于奔命,效率也非常低。如果用兩名防守型中場擔任後腰,不需要他們作過多的過渡,隻需要能夠把球交到前場,為什麼不行呢?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明知道原來的打法已經不湊效、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失敗,為什麼一定要墨守成規、一成不變?沒有中場的支援,前鋒無法取得進球的好機會,甚至無法給對手施加壓力。反過來,對手的中後場就可以騰出手來給國足施加更多的壓力。這個足球比賽中攻與防的辯證關系,球迷不懂,難道李鐵也不懂?

這樣的教練,為什麼就一直能夠穩坐帥位?

3、閱讀能力有限。與澳洲之戰,連央視直播解說員甚至是球迷都看出了國足跟不上對手的節奏,比賽進行了20多分鐘後就完全被對手牽着鼻子走,李鐵為什麼不及時進行調整?與日本隊之戰,前60分鐘完全放任對手壓着自己打,毫無反擊之力。中日之間的實力對比真的有這麼大嗎?如果下半場一開始就換上阿蘭和洛國富,結果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中越之戰,國足前75分鐘取得2-0領先後全線退防,結果被對手接連打入兩球,差點2-2的比分保持到終場。事實上,第72分鐘用張玉甯替下池忠國是一大失着,導緻國足中場防守出現了巨大的空檔。結果,整個中場的防守職責非常混亂,任由對手在本方半場輕松出球,并且兩個失球均是如此。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中沙之戰,又把金敬道拉到後腰進行防守。結果就是他與池忠國的失誤導緻了第一個失球。而第60分鐘,用張稀哲替下池忠國同樣是一大失着——這叫矯枉過正,可憐的吳曦再次成了失球的“背景闆”。

裡皮時期,無論是中超還是國家隊,經常會有一些“神來之筆”的換人。再被動的比賽,似乎也看不出他的用人之誤,或者毫無應對之策的感覺。但在李鐵治下的國足,除了中沙之戰,這種“神來之筆”似乎與他無緣。更令人無語的是,韋世豪在中日之戰、包括中澳之戰替補上場後同樣有出彩的表現,但其後又被束之高閣。

如此閱讀比賽能力,又怎麼配得上國家隊主帥之職?

第二、現在換帥還來得及嗎?

答案是肯定的。遠的不說,就說上屆世界杯12強賽。裡皮火線接手之後,6場比賽拿到了11分,最後差點可以參加附加賽。

那麼,有誰可以接替李鐵呢?我還是原來的觀點:萊科。

理由非常簡單:一是他已經執教大半個賽季,對中超球員、中國足球都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直覺的了解。二來他是目前中超最有能力接過國家隊主教練的人選。本賽季,海港在他帶領下幾乎換了一個全新的打法。如果認為他的3中衛戰術過于激動,也可以改打4後衛,不一定非得4231,433也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在萊科的戰術體系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邊翼衛的助攻。這一特點,恰恰可以解決吳曦“非後腰不可”的僞難題。

(1)如果是433陣型,即用池忠國或者楊世元出任拖後中場(後腰),進攻發起在兩個邊路。3前鋒就用艾克森、阿蘭和洛國富為主,武磊、韋世豪、張玉甯等為替補。即首發陣容是:

前鋒:艾克森、阿蘭、洛國富

中場:吳曦、池忠國、楊世元

後衛:高準翼、蔣光太、張琳芃、王燊超

守門員:顔駿淩

(2)如果是4231陣型,首發陣容是:

前鋒:艾克森

前衛:阿蘭、吳曦、洛國富

後腰:池忠國、楊世元

(3)甚至可以打萊科最擅長的343陣型:

中場:吳曦、池忠國、楊世元、王燊超

後衛:高準翼、蔣光太、張琳芃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吳曦的前腰位置,可以用蒿俊闵替補,則吳曦的位置更為靈活。

個人認為,如果不換帥,國足11月份這兩場比賽将非常危險,所謂“拿4分”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即便輸掉與阿曼之戰,國足的出線希望應該就已經破滅了。

是以,換帥勢在必行,請求陳戌源考慮。

三問陳戌源,萊科換李鐵,國足現在操作還來得及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載!圖檔全都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檔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