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作者:切割地球

文 | 江隐龍

中國人在聖誕節時流行互贈蘋果以表達祝福。這并不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習俗,因為聖誕節并非中國的傳統節日;然而這個習俗卻的确讓人訝異:耶稣是基督教彌賽亞,蘋果是便被視為基督教文化中的禁果,為什麼在一個紀念耶稣誕辰的節日裡,會彼此贈送基督教的禁果呢?這背後,可藏着一連串文化上的意外和曆史中的偶合。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今年聖誕,你送平安果了嗎?

蘋果與禁果的聯系源于基督教中關于原罪的傳說:人類堕落的第一步正是在蛇的誘惑下偷食了禁果,而在各種文學、繪畫、影視作品中,禁果又幾乎盡數以蘋果的形象出現,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非但不是“醫生遠離我”,反而是“罪惡靠近我”了。不過隻要翻開任意一個版本的《聖經》,就會發現這部基督教經典中并沒有任何将蘋果與禁果聯系起來的表述。最早提及禁果是在《舊約全書·創世紀》一章: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找了很久才找到這個人畜無害的《亞當與夏娃》……

2:9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别善惡的樹。

2:17隻是分别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3:6 于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以上為“和合本”)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聖經》中其實并沒有說禁果是什麼哦

這裡的樹是“知善惡樹”,果也沒有“禁果”之名,隻是含糊地稱之為“知善惡樹”上的果子。考慮到同一章出現了“無花果樹”這種在世界上真實存在的植物,“知善惡樹”顯然不太可能是蘋果樹。考慮到《聖經》的創作背影與地域,“知善惡樹”的原型更有可能是一種在中東地區極為常見的物種,比如葡萄、石榴、橄榄……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不考慮一下桃子?

然而15世紀以降的歐洲畫壇,幾乎所有以伊甸園和人類堕落為主題的宗教畫都選擇以蘋果的形象表現禁果。較早而較出名的有1470年弗拉芒畫家雨果·凡·德·古斯的《亞當與夏娃》,亞當與夏娃——這兩位人類初祖形容枯槁甚至有些猥瑣,夏娃右手拿着的蘋果與左手正要去摘的蘋果被描繪成與人類皮膚相近的顔色,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即将舒展在伊甸園的肉欲。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因為各種版本的油畫《亞當與夏娃》主角都太“天然”了,是以大家自己網上找找吧(捂臉)

德國版畫家阿爾布雷特·丢勒同樣創作過一幅《亞當與夏娃》,相比于雨果·凡·德·古斯的作品,丢勒筆下的人物更為柔和豐腴,表情也更為甜蜜靜谧。在這幅畫作中,亞當與夏娃分手中的蘋果呈鮮豔的紅色,與兩的白皙的皮膚相得益彰,這一優美的畫風似乎讓偷食禁果的罪惡感都減輕了不少。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知道丢勒麼?

值得一提的還有提香·韋切利奧和彼得·保羅·魯本斯分别創作的《亞當與夏娃》,除了亞當的年齡、表情略有不同外,兩幅畫作的構圖幾乎完全一緻,而禁果也毫不意外地通過蘋果表現出來。為什麼這些畫家會不約而同選擇蘋果作為禁果呢?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是,蘋果在拉丁語中拼做“malus”,與罪惡(malum)之間隻差了一個字母,讀音也極為相近。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明明這才是最罪惡的蘋果好麼!

公元四世紀,号稱“古代教會最偉大學者”的聖葉理諾用拉丁文将希伯來版《聖經》重譯為通俗拉丁文版《聖經》,這一版本對中世紀影響極大,而蘋果與禁果的聯系也由此在拉丁文的影響下日趨穩定。十六世紀中葉,特蘭托公會議定這一版拉丁文《聖經》為天主教法定版本,在此背景下歐洲衆畫家以蘋果形象指代禁果自然也便不足為奇了。在英語中,男人的喉結被稱為“亞當的蘋果(Adam’s apple)”,講得就是亞當在吃蘋果時被上帝發現,情急之下将蘋果核卡在喉嚨中,于是形成了喉結。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聖誕節送禁果……你确定?

看了蘋果的文化源流,聖誕節你還想給你心愛的姑娘送一枚蘋果麼?

中國人在聖誕平安夜卻送“禁果”蘋果,歐洲人表示很受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