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巴黎學姐MOMO。這是我第一篇讀書稿,希望對你有用。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複旦名師陳果的《好的愛情:陳果的愛情哲學課》。看到作者和書名,腦中浮現出網絡上陳老師上課的視訊。潇灑,坦率,見地不凡,眼睛裡透出對幸福真谛的真誠。
雖然這本書以愛情為題,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書中後半段的自我覺醒部分更讓我着迷。何為幸福,如何自處,追求真誠,是我獲得的法寶。
選擇并擔當,這才是自由的全部内涵。
-陳果
01. 每個人的幸福定義都不同,而我選擇自由
每個人選擇的道路不同,我們不能以自己的價值判斷來評定。因為這世界上的人,有人追求财富,有人追求地位,有人追求自由,沒有好壞,隻是各不相同。而我,則為了追求自由。
書中是這樣定義自由的:
第一:清醒的自知
第二:勇敢的選擇
第三:坦然的無悔的擔當
“清醒的自知”要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明白自己做事的後果,尤其要想清楚,能不能承受“惡果”。當然自知也包括“我想要什麼”。以及延伸出的兩個問題“為了這個我想要的東西,我要付出什麼代價?”“我願意支付嗎?我付得起嗎?”。這三個問題加起來才是,才是清醒的認知。
“勇敢的選擇”就是行動力。“敢于決定”意味着“敢于舍棄”,因為世上有太多誘惑的東西,選擇一項就代表要舍棄其他項。若一味的尋求最優解,那麼時間已過,人以蹉跎,悔之晚矣。是以認清自己後,要刨除雜念,果斷行動。
“坦然的無悔的擔當”本質上是“種因得果,自食其果”。自己選擇的路,怨不得别人。當你所選,愛你所選,選你所愛,對它負責。
隻有做到這三點,才是自由。因為想清楚了,你決定了,是以你願意擔當。那時,心中的焦慮與不安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内心的安甯會指引你,一直向前。
看世界是重要的,但是探索自己也是重要的,是以向内向外都要有了解,然後盡力保持平衡,行走中道。
02. 尋找内心的平衡是永恒的話題
我最喜歡的一部由茱莉亞·羅伯茨出演的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其中一句台詞一直放在心中:“Sometimes to lose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balanced life. 有時因愛失衡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平衡,并不意味着“平均”;平衡點,也不像天平的對稱,而是由自己來判定。人生裡生活、工作和學習,其中各有側重,不同人生階段也有不同側重,由自己判定。當兩件事情同樣重要的時候,要強調哪一個,就取決于當下是什麼處境。
時代節奏變快,接收的資訊紛繁複雜。都明白想要掌握局勢,要盡可能的收納資訊,為我所用。可是,又有多少是真正與我們有關系呢(這裡推薦大家看《娛樂至死》-哈佛必讀書目之一)。
若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又該如何取舍。是以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外界的資訊,同樣,探索内心世界決定了自己的思維高度和廣度。隻有兩者相宜,共同成長,才能獲得内心的平和。
隻有當你慢慢來,循序漸進地深入認識自己,才展現了你對自己的一番誠意。慢慢來,就是一種誠意。
03. 真誠,是我找到的新鑰匙
真誠,這個詞對我來說是沉甸甸的。從小并不了解它到底指什麼,直到讀這本書。真誠,意味着認真,着眼并享受當下。它為我引領到心流的世界,讓我走進内心中的片刻安甯。
工作中,你有沒有心浮氣躁的時候,剛開始手頭的工作就被電話、資訊、郵件打亂。生活中,你有沒有沉不下心的時候,剛打算為自己謀一個感興趣的事,就被身旁的夫妻打攪。學習中,你有沒有看字在飄的時候,剛翻開一本書就被腦中的各種思緒帶偏了。
我也一樣。但我找到了“真誠”的方法。
當我打開一本書,心中默念的“我要真誠的對待自己,感受我眼前的東西帶給我的愉悅”,不到幾秒鐘,我沉浸在學習英語的樂趣之中。即便有人打亂,我也能迅速回到狀态。甚至,有時太沉浸在學習中,對身邊事情的反應也慢了下來。
這便是我文章标題中,我感受最深的地方:一本好書,不僅教會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更能教會本質的東西,舉一反三,提升自己。我找到了幾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的答案:如何沉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希望我的感悟對你有用。我是巴黎學姐MOMO, 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