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題:湖南江永:“問題清單”變群衆“幸福賬單”
新華社記者謝櫻
“盡管今年幹旱較嚴重,但村裡4座水壩改造後,水稻單季畝産超過1000斤,600畝水田還插下了雙季稻。”近日,湖南省江永縣粗石江鎮宋村10多名村民專程來鎮政府緻謝。
過去由于粗石江鎮宋村灌溉水壩高度不夠、蓄水量少,村裡水田供水不足隻能“靠天生産”。今年鎮政府将宋村的水壩改造列入“問題清單”,工程趕在了6月底前完工,提高了全村900畝稻田旱澇保收能力。
今年以來,江永縣積極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把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整理成任務清單,明确部門、鄉(鎮)、村級責任人,確定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截至10月底,縣紀檢部門共收到農村水利、交通、民生等問題信訪件13個,辦結率98%。縣職能部門、鄉(鎮)、村收叢集衆反映的1200餘條問題意見,件件有解釋、有答複、有落實。
家住蘭溪瑤族鄉獅形村的楊同美原為貧困戶,3年前他種的10畝早熟蜜橘今年挂果,因2020年冬天一場霜凍,果樹嚴重受損,如不及時管理,整個果園将荒廢。
今年開春,被凍傷的果樹追肥需要6000元資金,這讓楊同美犯了愁。村幹部了解情況後,及時上報鄉民政辦,3000元臨時救助金加上楊同美湊了些錢,終于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避免了因災返貧。
以往的“問題清單”,正變成群衆滿意的“幸福賬單”。
省道S348線貫穿粗石江鎮,與10餘條村道連接配接,其中4個路口坡陡彎急,經常有村民騎機車摔倒、摔傷。群衆反映問題後,鎮政府立即組織人員實地勘察路況,投入資金對相關路口進行改造,一個月時間就把問題基本解決。
粗石江鎮城下村有兩口死水塘,因排入大量生活污水,影響了村民居住環境。今年年初,鎮黨委把污水塘整治作為重要民生項目,并納入鄉村振興項目範圍;投入29萬元對池塘周邊進行硬化綠化,埋設管道引入活水,以前的臭水塘如今變得清澈見底。
為暢通資訊反映管道,江永縣政務服務中心開通12345服務熱線,鄉(鎮)設有公示欄,寫明責任機關、承辦聯系人、訴求服務熱線等資訊,精準對接群衆的相關訴求。全縣112個村(社群)服務中心每天有人值班,各村建立“為民服務”微信群。
“有啥問題,打個電話、發條資訊就能解決或者得到重視,很有效率!”粗石江鎮村民石利強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