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三個名詞,當屬景德鎮名氣最大。是以我們先說景德鎮。

景德,是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的年号,使用于公元1004年至1007年。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宋真宗像

宋真宗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般名氣大,但關于他的幾個故事卻為老百姓津津樂道,如狸貓換太子,太子原型就是宋真宗的兒子。如楊家将故事前半篇的故事情節,多發生于宋真宗任内,對應曆史上的寇準、澶淵之盟等。又有老百姓不太熟悉的,如宋真宗泰山封禅,原本極有功德的皇帝才有此舉,宋真宗頗自我肯定也進行泰山封禅,導緻大大拉低的泰山封禅的含金量,後世皇帝絕少行封禅事。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泰山五嶽獨尊石刻

另外,景德鎮也是得名于宋真宗。

景德元年以前,景德鎮還叫昌南鎮,之前也叫過新平鎮的名字,彼時昌南鎮已因制瓷聞名。唐中宗景龍(公元707—709年),褚綏為新平司務,奉诏監燒獻陵祭器。唐獻陵,為高祖李淵陵寝。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唐獻陵石獸

景德元年,宋真宗令昌南鎮燒制一批瓷器以慶升平。因燒出的昌南瓷甚得皇帝歡心,皇帝便将年号景德賞給了昌南鎮,景意為大,景德意為皇帝今年給黎民百姓帶來了福祉,有大恩大德之意,因而得名景德鎮。

當時景德鎮屬于浮梁縣管轄。浮梁縣得名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當時該縣為全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之一,白居易《琵琶行》中也為浮梁打了廣告:“商人重利輕别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文征明書《琵琶行》

這就是第二個詞,浮梁縣。

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朝廷派員在景德鎮督造“樞府”瓷。至元十六年(公元1278年),忽必烈設定浮梁磁局,是當時全國唯一的官窯生産管理機構,隸屬于将作院,磁局有大使、副使各一員。還将景德鎮稅課局監鎮改為提領,即督陶官。元泰定帝以後改由江南兩路總管監陶。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元代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在浮梁磁局基礎上改建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禦器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起初由工部官員負責,宣德時派宦官充任。嘉靖時又改由地方官督陶。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明代宣德青花折枝花紋高足杯

清康熙年間改稱禦窯廠,負責人在清初由工部、内務府派員,或由江西巡撫主管。乾隆以後,以榷九江關使管理,并以饒州同知、景德鎮巡檢司監造督運,遂成定制,所産瓷器稱“官窯器”。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清乾隆抱月瓶

簡單來說,在清代很重視禦窯管理,上至總管内務府大臣、巡撫,下到筆帖式,都曾任過景德鎮督陶官,乾隆時基本固定由九江關監督來負責。因禦窯事關重大,浮梁知縣也與一般知縣品級不同,不是七品而是五品。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浮梁古縣衙

禦窯廠在哪呢?這裡就引出第三個詞。

元、明、清三代,官窯都設定在今景德鎮市的市中心:珠山禦窯廠。那很顯然,珠山禦窯廠以前也當屬于浮梁縣。隻不過由于行政區劃更疊,浮梁縣現在反而是景德鎮市下轄縣,而珠山禦窯廠址現在景德鎮市珠山區境内。

〖語微海棠〗從景德鎮、浮梁縣與珠山禦窯廠看古代産業鍊

景德鎮禦窯廠

茶葉與瓷器,景德鎮瓷的興旺,浮梁的曆史真的值得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