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就是那個未婚先孕,愛住豪宅,想當皇太女,殺父的公主李裹兒

光宅元年(684年)年農曆二月某日,長安大地大雪紛飛,天寒地凍,黑壓壓的烏雲伴着雪花讓人喘不過氣來。這一天武則天對兒子李顯試圖奪權的行為終于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廢李顯為廬陵王,貶出長安。要知道李顯才剛剛即位三十六天,這對李顯來說是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沉重打擊。

她就是那個未婚先孕,愛住豪宅,想當皇太女,殺父的公主李裹兒

李顯被貶,皇後一同前往。那時韋皇後已懷有身孕,接近預産期,但是武則天依然要求兩人即日離開長安。兩人沒有辦法,隻好倉促收拾行囊,前往在湖北均州(丹江口市)。均州離長安,駕車5個多小時就到了,但那時沒有汽車,全靠馬駝腳量,最要命的是要穿過秦嶺,二月份的秦嶺天寒地凍、大雪封山,人馬難以前行。

可憐的韋皇後挨餓受凍、颠簸勞累,在半路上就生下了安樂公主,當時情況緊急,連包孩子的小被子都找不到,隻能用衣服将孩子裹了起來,安樂公主也是以得名李裹兒。安樂公主從小跟着中宗、韋皇後受苦,夫妻兩個心裡對她很是愧疚,是以對這個愛女萬般寵愛、千依百順,視如掌上明珠。

她就是那個未婚先孕,愛住豪宅,想當皇太女,殺父的公主李裹兒

中宗李顯一家人先後被軟禁在湖北均州、房陵長達14年,直到狄仁傑向武則天建議繼位還是兒子比較合适,武則天才以治病為由,将李顯及其家人秘密召回洛陽。幾個月後,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重新回到京城一家人心情自然不錯,而武則天對李裹兒這個孫女,也是格外的欣賞、疼愛,封她為安樂公主。

生活好了起來,安樂公主的生活作風卻亂了起來,還未嫁人就和武三思的花心兒子武崇訓在宮裡風流快活,還有了身孕,外面的流言蜚語炒得是沸沸揚揚,武則天知道後覺得自己臉上沒光,就索性将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崇訓。

她就是那個未婚先孕,愛住豪宅,想當皇太女,殺父的公主李裹兒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了神龍革命,中宗李顯複位成功,光豔動人的安樂公主愈發地驕橫。安樂公主曾經嘗試着撰寫诏書,并将内容蓋住,讓父親李顯簽字蓋章,李顯連問都不問就笑着按女兒說的做了。後來又請立她為皇太女,左仆射魏元忠勸告中宗李顯不能這樣做,安樂公主聽說後就對李顯說:“魏元忠,這個山東倔東西,那能和他一塊談論國事?奶奶武則天都能當天子,而且我是皇上的女兒,我為什麼不能當天子?”

安樂公主除了熱衷開府設官、賣官鬻爵、結黨營私外,還喜歡豪宅,她的豪宅都是自己建的,全部仿照皇宮的樣子修建,施工的标準及後期裝修精緻程度不亞于皇宮。有一次,安樂公主甚至讓父親李顯将昆明池賜給她,李顯聽後拉長了臉說:“先帝從來都沒有将昆明池給過别人,我怎麼能違背祖制,将昆明池給你。”沒能如願,她心裡很不高興,就自已開挖了一個綿延幾裡的定昆池,意思就說要超過昆明池。農業部部長趙履石負責安樂公主家修繕工作,假山是依照華山的樣子壘砌,石階石橋,縱橫交錯,溪水曲折婉轉,并造石泉噴水,還鑄造寶爐,在上邊镂刻怪獸神鳥,鑲嵌各類珠寶、珊瑚不計其數。

她就是那個未婚先孕,愛住豪宅,想當皇太女,殺父的公主李裹兒

安樂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崇訓死後,經常與武延秀鬼混,後來就嫁給了他。結婚那天,借用她母親韋皇後的車駕當婚車,一直從宮中送到武延秀家。李顯和韋皇後夫妻兩人親自到安福門為女兒送行,并下诏雍州長史窦懷貞為禮會使,弘文學士為其迎客,相王李旦為其障車(堵路索要紅包),這場婚禮下來收受的禮金堆積成山、不計其數。

婚後安樂公主奢華依舊,為了擴建自己的豪宅,她竟然強奪姑姑臨川長公主(唐太宗的第十女)的宅子,還在附近搞強拆,老百姓對此怨聲載道。豪宅建成後,國庫都快花空了,她還要搞大排場的喬遷典禮,搬家那天皇家萬騎儀仗隊、宮廷樂隊一路護送到新宅,中宗李親自登門祝賀,并宴請朝廷重臣。之後,中宗李顯将武崇訓才幾歲的孩子拜為太常卿,封鎬國公,實封戶五百。到了安樂公主的孩子滿月,中宗李顯和韋皇後又是親自上門道喜,并大赦天下。

她就是那個未婚先孕,愛住豪宅,想當皇太女,殺父的公主李裹兒

有一次,安樂公主與長甯公主、定安公主三家的家丁掠奪平民子女作奴婢,被左台侍禦史袁從一看見,并将三家的家丁綁了起來送進監獄,安樂公主就跑到皇宮向李顯申訴求情,李顯就下诏讓袁從一把人放了,袁從一對此很有意見,就找中宗李顯說:“陛下接受公主的申訴,放縱公主嫁的随從掠奪平民,這還怎麼治理天下?臣知道放了這些人就能避免一些禍端,而将他們繩之以法就要得罪公主,但是我不想苟且偷生,屈從于陛下的這個決定。”,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結果李顯還是無動于衷。

李顯想盡辦法補償自己的女兒,但換來的結果卻讓人難以接受。公元710年六月,李顯居然被韋皇後和安樂公主這兩個最愛的人合謀毒殺。之後,盡掌朝政大權的韋皇後準備效法武則天做女皇,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則主張唐朝要姓李,于是就起草了一份遺诏,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後知道後當很不爽,決定要除掉這些眼中釘,一切都計劃好後,卻被人提前洩密,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李旦的兒子)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了唐隆之變,帶禁軍官兵攻入宮中,當時安樂公主正在對着鏡子畫眉,知道政變後,倉皇出逃,當逃到右延明門時,被官兵追上斬殺,年僅二十五歲,後被追貶為“悖逆庶人”,意思就是說安樂公主是一個犯上作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