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不久,一個上午,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突然闖進了一個年輕人,點名要找中共代表團上司,他就是國民黨空軍參謀趙良璋。滿懷救國圖強理想的趙良璋,對國民黨當時消極抗戰極為憤慨,此行的目的是要求加入中國共産黨,奔赴解放區。辦事處調查了趙良璋後,決定吸收他加入組織。鑒于成都空軍還沒有中共地下組織,黨組織希望趙良璋傳回潛伏。趙良璋雖然一心向往解放區,也知道潛伏的危險性,但為了解放事業,他義無反顧地接受了任務。回去之後,他就寫下了兩萬多字的《國民黨空軍概況》交給組織。
1946年初,趙良璋調往北平,在國民黨空軍第二軍司令部總務科任參謀,這是個閑職,搜集不到更有價值的情報。為了能夠調入核心部門情報科,趙良璋上下打點、疏通關系,幾天後一紙調令,趙良璋如願成為情報科參謀。情報科裡參謀衆多,各自負責一塊業務,其他人不好插手,如果四處打聽很容易暴露身份,趙良璋暗中觀察,發現有一個崗位可以在第一時間擷取重要情報,那就是密電編譯收發。這是個枯燥且經常加班的崗位,其他軍官唯恐避之不及,這正中趙良璋的下懷,他主動請纓,水到渠成地獲得了這個工作。
1946年下半年,國共内戰全面爆發,國共兩黨軍隊在中原地區發生激戰,國民黨憑借空中優勢,對解放區展開偵查和空襲,對解放軍危害極大。為了保密,國民黨空軍隔一段時間就換一套密碼,趙良璋經常坐飛機前往南京取回新密碼本。一回到北平,他就一頭鑽進秘電室内,經常通宵加班,從不讓人打攪。在外人看來,趙良璋是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傻子”,實際上他在報紙上秘密抄寫密碼本,然後把報紙夾在公文包裡帶出去,交給地下組織。這樣一來,被中共地下組織截獲的一部分空軍往來密電就得以破譯。因為趙良璋卓有成效的情報工作,北平地區空軍行動部署情況,以及對解放區偵查空襲情報,相當一部分都被黨組織掌握,最大限度降低了空襲對解放區的影響。有些秘密情報,南京方面還沒收到,延安就已了如指掌。趙良璋仿佛鷹眼一般,為解放區守望預警。
1947年10月1日,一群國民黨軍警突然闖進趙良璋在北平的家,搜捕趙良璋,卻撲了一個空,因為叛徒的出賣,北平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軍警正在按照名單搜捕地下黨,趙良璋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他的妻子蔣平仲心急如焚,她并不知道趙良璋的地下黨身份,也不知道趙良璋身在何處,為了救丈夫,情急之下,她到電報局連續拍了三封電報,發往南京和上海,電報裡寫道:家裡無事、不必回來。遺憾的是,趙良璋沒有收到這十萬火急的救命電報。
此時身在南京的趙良璋并不知道危險正在步步逼近,兩天後,當他得知,國民黨軍警正在到處抓捕他,趙良璋第一時間選擇冒險給情報小組其他成員報信,錯過了脫身的最佳時機,10月4日下午,趙良璋在旅社門口被捕。
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趙良璋面對嚴刑拷打,甯死不屈。為了保全一同被捕的其他戰友,趙良璋扛下了所有的指控。
這首《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是趙良璋創作的革命歌曲,在獄中,他帶領着獄友們高唱這首歌,鼓舞士氣,和敵人展開堅決的鬥争。
1948年9月,遼沈戰役打響,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國民黨窮途末路,對獄中的共産黨員更加窮兇極惡。10月19日清晨,趙良璋英勇犧牲,時年27歲。臨刑前,他留下了這樣的絕筆。
“我是帶着勇敢與信心就義。我雖然倒了,但頑強的性格仍使我精神永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