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邊溝渠“變身”風景帶 池淮鎮立江畈生态溝渠驗收

田邊溝渠“變身”風景帶 池淮鎮立江畈生态溝渠驗收

長椅、花箱裝點着岸邊步道,美人蕉、再力花在水渠一側繁茂生長。10月22日上午,開化縣池淮鎮立江畈農田氮磷生态攔截溝渠通過驗收,幾個月前還是普普通通的農田排水溝,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田邊溝渠“變身”風景帶 池淮鎮立江畈生态溝渠驗收

生态溝渠工程不僅重“面子”,為溝渠增添了觀賞性,更重“裡子”,提升了溝渠的功能性。立江畈的省級糧食功能區以種植油菜和水稻為主,化肥中未被吸收的氮、磷會随着農田水直接排入下遊水體造成污染,這不僅直接影響農民生活環境,還關系到農業生産用水安全。

田邊溝渠“變身”風景帶 池淮鎮立江畈生态溝渠驗收

“生态溝渠主要是通過農田氮磷攔截及過程消納工程和生态化改造來淨化水質。分别通過設定一體化攔截轉化裝置、一體化反硝化除磷裝置、生态透水壩等設施和種植水生植物吸附水中氮、磷,直接或間接地達到剝離氮、磷的效果。”施工機關項目負責人楊克軍介紹,除了過程控制,生态溝渠還通過設定生态塘對氮、磷二次攔截來進行末端治理。

田邊溝渠“變身”風景帶 池淮鎮立江畈生态溝渠驗收
田邊溝渠“變身”風景帶 池淮鎮立江畈生态溝渠驗收

據縣農業農村局新農村建設中心副主任姚光偉介紹,立江畈生态溝渠是開化縣自2018年以來建設的第6條生态溝渠,投入52萬餘元,溝渠總長約1012米,生态塘105平方米,覆寫周邊600多畝農田,有效氮磷減排量可達30%以上。

建設生态溝渠對農田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積極作用,治理好老百姓門口的“毛細血管”,是打通“五水共治”項目最後一公裡的末端工程,也有助于助推現代農業綠色發展,讓美麗鄉村的建設更進一步。

(來源:開化縣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