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花樣滑冰女王關穎珊剛剛經曆了一場狗血式離婚戲。離婚申請是男方克萊·佩爾提出的,說二人婚姻有“無法彌合的分歧”。佩爾還登報聲明:“很遺憾地宣布,我和關穎珊的婚姻走到了盡頭。把這一消息告訴我們的家人非常艱難。我愛關穎珊,希望她未來有更好的生活。”他隔空喊話,希望關穎珊能支付他離婚的律師費。
關穎珊卻格外潇灑。遊泳、健身、參加女性論壇,一樣都沒耽誤。多年來,她靠着自己的努力累積了千萬财富,如今,在支付了巨額離婚費用之後,與前夫揮手告别。

關穎珊和佩爾的初見,充滿火藥味。
2011年,白宮有個公共服務領域的獎學金工作,全美有數千人申請,關穎珊和佩爾需要争奪舊金山地區的名額。不過,關穎珊從未經曆過工作面試,佩爾卻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當關穎珊知道自己落選後,雖然失落,卻馬上撥通了佩爾的電話。她說:“隻有你能勝任這份工作。”
那之後,兩人熟絡起來。佩爾贊賞關穎珊是個行動派,做事果斷、速戰速決。他也吸引了關穎珊的注意。畢竟,小夥子以高分畢業于哈佛大學社會學、阿拉伯語專業,還是喬治城大學的法學博士,白宮國家安全事務戰略規劃負責人,前途不可限量。關穎珊一點兒都不為那次錯過了白宮的獎學金感到惋惜。連她媽媽都說,遇到一個優秀的人,比赢得獎學金更讓人開心。
2012年9月3日,關穎珊收到了佩爾的求婚鑽戒。她非常開心,說自己跟佩爾就“像雙人滑組合一樣”,有了彼此才完整。佩爾也說,“我們從一開始就非常默契,不管是思維方式、價值觀還是對事情的判斷,這就是緣分吧。我們之前聊過如何組建家庭、怎樣結婚還有未來如何工作。我們都知道,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第二年1月19日,兩人在羅德島州首府普羅維登斯舉辦了婚禮。之是以選在羅德島州,是因為佩爾的爺爺從1961年開始就是羅德島參議院議員,一直當到1997年。他設立的佩爾獎學金,直到現在還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
那一天,關穎珊穿着華裔設計師王薇薇親手為她設計的魚尾婚紗,由父親送到教堂。牧師宣布她和佩爾結為夫妻前,兩人就情不自禁地吻上了。随後,牧師幽默地說:“幾分鐘後,請佩爾夫婦進行第二次‘初吻’吧!”全場觀衆大笑不止。
婚後,兩個人都很忙,但關穎珊盡量顧家。佩爾喜歡吃中餐,她就學着做中餐。她從小沒怎麼做過飯,隻能硬着頭皮上:“我需要一口很好的鍋,旺火炒菜特别香。”練着練着,連關媽媽來做客時都大吃一驚:女兒的廚藝怎麼這麼好了!
婚後第二年,佩爾參加羅德島州長競選,關穎珊也積極為丈夫拉票,眼神裡是滿滿的愛意。雖然佩爾最終落選,但關穎珊通過這次活動,成為了一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
在去年的美國大選中,關穎珊和佩爾都加入希拉裡團隊。佩爾是選舉人團成員,關穎珊是競選協調員。她除了為競選團隊增添“星味”,還十分符合希拉裡為女性争取權益的考量。但希拉裡落敗,使兩人的政治前景暫時蒙上陰影。
漸漸地,關穎珊和佩爾越走越遠。她旅行時身邊沒有佩爾,和朋友一起過新年,就連佩爾向法院申請離婚被曝出後,她也隻是不緊不慢地發了一條“我去參加女性論壇了”的推文。
也許,佩爾跟不上關穎珊的節奏。關穎珊從社會底層殺上來,是個行動派,之前就懂得在滑冰遇到瓶頸時急流勇退,去大學充電換條跑道;而佩爾從小衣食無憂,沒受過什麼挫折,頭腦一熱就問關穎珊要巨額分手費。這場愛情,原本就不是勢均力敵的。
作為上世紀90年代花樣滑冰的代表人物,關穎珊入選了美國花樣滑冰名人堂和世界花樣滑冰名人堂。說她是美國最出色的花樣滑冰選手,一點不為過。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關穎珊父母的悉心培養和大力支援。
老兩口是從香港赴美的移民,在加州經營一家中餐館,生活雖然過得去,但并不富裕。關穎珊5歲時,父母發現她喜歡滑冰,就培養她多加練習。滑冰除了要買各種裝置,每天還要給教練至少50美元的訓練費。
關穎珊回憶說:“父親得打好幾份工,才能應付這些開銷。”有一次,她的腳長大了,得換雙滑冰鞋。父親早早就告訴她,會給她一雙新鞋。但當她拿到鞋喜滋滋左看右看時,卻在鞋底發現了一個女孩的名字。原來,父親沒錢給她買新的,隻能給她買舊鞋。
小關穎珊通常早上4點或4點半就得起床,有時還要更早。因為負責給滑冰場開門的朋友說,如果在正式開場前到達,就可以免費滑冰。為了能及時起床,關穎珊和姐姐經常前一天晚上和衣而睡。
每天早上鬧鐘一響,父親就大喊:“大家起床!”睡眼惺忪的小關穎珊和姐姐就趕緊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來,收拾東西去滑冰場。想到這些往事,關穎珊覺得挺值:“當别人都在被窩裡睡覺,我卻能起來,穿上滑冰鞋,就已經邁向成功了。”
這樣的日子維持了幾年,直到關穎珊10歲時,拜花樣滑冰教練弗蘭克·卡羅爾為師,這才開始了屬于她的傳奇。
1993年,關穎珊參加了美國奧林匹克錦标賽,成了當時最年輕的選手。觀衆驚訝于這樣一個小姑娘為何滑得這麼好。她漸漸意識到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性,通過觀看那些年長選手的表現,加上自己的領悟,慢慢琢磨出自己力量與優雅結合的特點。
為了突破自己“小姑娘”的形象,關穎珊在1996年扮演《馬太福音》中妖冶邪惡的莎樂美,第一次摘下了全美花樣滑冰的桂冠。她已經不再是隻會在冰場上蹦蹦跳跳的小鹿,而蛻變成了翩然飛舞的蝴蝶。
後來的世界花樣滑冰錦标賽上,關穎珊遇到一位強勁對手,1995年世錦賽冠軍、中國選手陳露。面對陳露的出色發揮,評委紛紛亮出6分的滿分。關穎珊一時有些沮喪。教練安慰她:“陳露的确擁有完美的藝術表現力,是以得到幾個藝術滿分。但你忽略了她的技術得分,絕大多數裁判都給了她5.8分,他們把更高的分數留給了你。”
短短幾分鐘後,比賽結果揭曉,關穎珊拿到了自己第一枚世錦賽金牌,教練的話得到了證明。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關穎珊一共拿到43個冠軍,其中包括5個世錦賽女子單人滑冠軍、9次全美錦标賽冠軍。
拿冠軍拿到手軟,她開始憂慮了:“一旦你達到巅峰,總會禁不住想,是不是要走下坡路了?滑冰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在賽場上那令人興奮卻又短暫的6分鐘,而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艱苦訓練和在冰場上獲得的點滴快樂。”
2006年,關穎珊決定繼續當年因為花樣滑冰而暫時擱置的學業。她轉學到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大學,主修政治學,副修國際關系。
也許是骨子裡有着不服輸的韌性,她不願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在一次宴會上,她勇敢向丹佛學姐、時任國務卿賴斯搭話,并毛遂自薦,“您有什麼需要我做的,請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效勞。”
幾個月後,她被任命為美國公共外交大使。頒布任命時,賴斯特别強調了體育外交的重要性:體育本身對年輕人具有着強烈的吸引力,可以促使人們不分地區、種族與宗教互相交往。
2009年6月,關穎珊從丹佛畢業,并選擇在波士頓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攻讀國際關系碩士學位。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我知道我不能一輩子滑冰,我得有更好的出路,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
後來,關穎珊擔任國務院公共外交與公共事務辦公室資深顧問,負責推動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職業及體育交流。在她看來,“能代表美國服務人民,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
她說:“我不僅能和第一夫人們一起參加運動、一起宣傳體育活動的重要性,還能鼓勵學生們少看電視、多運動、少吃垃圾食品。支援孩子們過健康積極生活,是我現在的使命。”
是以,即便是離婚,對這個獨立、自強的女性又有什麼影響呢?她依舊能活得精彩。
作者:《環球人物》特約記者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