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善變的人,沒有辦法,女人嘛。
從小到大,我喜歡過好多的人,各行各業:我爸,泰森,阿加西,費德勒,陳可辛,巴喬,皮特布拉德,克裡斯汀,劉翔,李娜,關穎珊,張國榮……名單可以列出好長,一定會有人說:那個誰誰誰,你怎麼會喜歡他?他!她他!!沒錯,我喜歡他、她,每個人的喜歡都不是從臉開始,有始有終。
小時我看過一本關于泰森過往的書,那時候他正聲名狼藉,講到他成名的堅苦,一路上的付出,然後我在體育頻道裡看到他跳繩,打水袋,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猙獰的男人,你說他什麼都好,我就是喜歡他,我就是不看拳擊,愛誰誰;94年第一次聽到巴喬的名字,98年是他的最後一次世界杯,他彌補了四年前的失誤,可他還是憂郁,我愛他,因為他的眼神,因為他的信仰;96年看了陳可辛導的甜蜜蜜,打藍球的黎明太帥,可惜當年他同時拍了張愛珍的十八春,影片《半生緣》,再加上對手是張曼玉,他被大大搶了風頭,提名衆多,可都是失望而歸,我喜歡片子裡滿臉膠元蛋白的楊恭如氣氣的問他:那你為什麼要接我來香港?他讪讪的說:因為那是我的理想。也喜歡兩個人最後的街頭偶遇,相視而笑的樣子;大學時看了皮特的《燃情歲月》,帥慘了,配樂好聽,故事情節吸引人,最重要的是他太帥了,特别是他吃東西時,嘴巴慢慢的動,閉的嚴嚴的,那種雕刻的笑容,一個這麼帥的男人又這麼會演,哦,我要靜靜……
看了赫本演的羅馬假日,對真理之嘴那段印象太深刻,好可愛;泰勒在接演《青樓豔妓》時,曾對朋友說:隻有上流的演員才配演這種下流的角色,以此片她順利拿下61年奧斯卡最佳女主;世人都愛他們,而我隻偏愛的是費雯麗,她是我心中的斯嘉麗,多年過去,翻拍電影無數,卻無人再拍《亂》。魂斷藍橋,21天,漢密爾頓夫人都是無人可及的經典,而她卻因為愛情癡迷于舞台劇,一個女人不能在愛情裡太過奮不顧身……
我每每喜歡上一個人,就會詳詳細細的查有關于他的過往,如果喜歡一部電影,那麼我一定要知道導演是誰,拍過哪些片子,風格固定麼,有禦用演員麼,有哪些争議,有哪些成就,他的成就有沒有影響他的風格;如果是演員,我要知道他拍過哪些片子,合作過哪些導演,喜歡文藝片麼,會不會不介意小衆;如果是運動員,我會想知道他是否天賦秉異當,如果不是,那成長路上的所有阻力我則更有興趣,各行業中億萬人想功成名就,走到最後的一定會有他的閃光點;朋友說我有病,喜歡個人弄出那麼多的麻煩事,沒錯,我有病,可不擔誤我前仆後繼的喜歡新人。
幾年前收拾家,翻出一包剪紙,報紙已經泛黃,哥哥沒了,菲姐成了神,那姐已經進化為時尚一姐,貝嫂褪去了嬰兒肥,巴喬發福,劉翔被國人千夫指,李娜被瘋罵一如當年的劉翔……他們走下或走上了神壇,我也從青春走過,如果有一天,喜歡他們的我們也沒有了,那麼他們在世上最後的痕迹也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