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劉楒睿
10月31日,黑龍江省新增本土确診病例19例,其中黑河市愛輝區18例,哈爾濱市香坊區1例,含1例無症狀轉确診。截至30日24時,黑龍江省現有本土确診病例55例。
根據目前流調和病毒測序結果,本次黑龍江疫情與内蒙古、甘肅等地的本土疫情均無關聯。目前黑河當地新增病例主要通過全員篩查和主動就診發現,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提示當地已發生社群傳播,并存在擴散外溢風險。
作為我國東北重要口岸城市,近些年黑河市的人口持續遷出。内部社群傳播,外部需謹防外溢。在采取戶籍人員全員“黃碼”政策引發風波後,黑河及時予以了調整糾正。

口岸上煤炭接卸作業
進口煤炭的邊境口岸城市
黑龍江黑河疫情自27日報告以來發展迅速,截至10月31日,黑河市已累計報告54例确診病例。目前,黑河市新增病例主要是通過全員篩查和主動就診發現。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提示,當地已發生社群傳播,并存在擴散外溢風險。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黑河市54名病例全部都在愛輝區。截至目前,當地公布了25例确診病例的流調報告,他們均系愛輝區居民。
在黑河市愛輝區,有我國與俄羅斯進行貨運、旅遊的重要口岸。位于愛輝區大黑河島上的黑河口岸,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作為我國一類口岸,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貨運碼頭間距3500米、客運碼頭間距650米,是中俄邊境線上距離最近、規格最高的對應口岸。
今年5月22日,黑河口岸中斷8年之久的進口俄羅斯煤炭航線恢複開通,旨在解決東北地區煤炭供應緊缺。
由于一江之隔的俄羅斯阿穆爾州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黑河口岸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目前國内煤炭供應鍊各方關注的重點通關口岸之一。據悉,2021年将有10萬噸俄羅斯煤炭進口黑河港。
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黑河港務局有限公司,從業人員表示,截至目前10萬噸俄羅斯煤已運輸完畢,但目前政府已要求公司停運。“疫情期間,煤炭供應不用擔心。”該從業人員表示。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圖檔來源:新華社)
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稱,根據目前流調和病毒測序結果,本次疫情與近期内蒙古、甘肅等省區的本土疫情均無關聯,是一起新的境外輸入病毒引起的疫情。但是否系俄羅斯輸入,目前仍未明确。
設卡封控嚴防人口外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黑河市運用了諸多手段防止外溢。
遷出目的地
百度遷移地圖獲悉,黑河市常年人口遷徙規模指數均低于1,這意味着黑河本地遷出人口多于遷入人口。
記者梳理發現,黑河市流出人口有八成左右在黑龍江省内流動,其中前三名分别是哈爾濱、齊齊哈爾和綏化,這三市合計占比約七成左右。
截至目前,哈爾濱、齊齊哈爾及綏化三地均釋出了相關公告,倡導市民非必要不離市,同時,要求傳回人員要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無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人員要落地核酸檢測。
不過,30日下午,哈爾濱市釋出消息,在對黑河市抵返哈隔離人員進行核酸篩查時,發現1例初篩陽性感染者,系居家隔離期間檢測發現。
截至目前,黑河市已出台嚴格的防疫政策,防止疫情擴散外溢。黑河當地除保障社會生活運轉的水電油氣暖和通信保障等部門外,一律停工停産停業。對所有居民小區、市城區周邊村屯實施封閉管理。黑河市城區内實施交通管制,公共汽車、計程車一律停運。
同時,加強市區公路卡口交通管控,市區内車輛、人員一律不得出城。
有市民認為此舉雷厲風行
“全員黃碼”風波後及時糾正
除進行停産停工、交通管控外,10月30日,黑河市将黑河市戶籍人員龍江健康碼統一變更為“黃碼”,以此進行疫情防控。
此前,極目新聞記者采訪獲悉,因健康碼轉為“黃碼”,有目前在外地的黑河籍考生是以錯過考試,也有戶籍是黑河目前在外地的經商者是以隔離在家。
有黑河籍人是以産生不便
有黑河市戶籍的網友認為,自己并未在黑河市生活,自己的健康碼也變成了黃碼,而其他地區健康碼均互相關聯,這一政策導緻自己生活不便。也有網友認為,此舉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疫情不外溢。
31日上午10時許,極目新聞記者嘗撥通相關服務熱線,但連續十次撥打,均提示未能接通。黑河市政府值班電話及黑河市疾控中心電話均提示正在通話中,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能取得聯系。
對此,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釋出消息稱,鑒于黑河市愛輝區本輪疫情形勢較為嚴峻複雜,為進一步嚴格管控措施,從即日起,黑河市戶籍居民的龍江健康碼将統一變更為“黃碼”,待本輪疫情形勢穩定後統一重新賦碼。
當地稱每十秒可辦理一位改碼,目前已辦理2萬餘人
在此期間,可能對長期在外居住、工作已離開本地的黑河市戶籍人員造成不便。如有人在出行、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難,可以撥打便民服務熱線:0456—12345或搜尋公衆号“黑河幫”,點選黃碼修改上傳送出,黑河市疾控中心将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予以恢複“綠碼”。
小程式改碼
極目新聞記者從一黑河籍市民處了解到,如相關服務熱線無法撥打成功,可以通過“黑河幫”小程式自行申請改碼。“黑河的12345和疾控電話都打不進去,政府說正在擴容和招募志願者。”該居民表示,自己聽說平均每十秒可以為一人改碼,目前已經辦理了2萬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