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70後的朋友說:相比于現在的80後,90後,我們年輕的時候機會是真多,創業難度要小得多,即便不想下海,趁早在大城市買幾套房也行,不買房在郊區多蓋點房等拆遷也行。
可是,我們總以為最好的機會在未來,現在上了年紀才發現,我們那時候才是發财緻富的黃金年代,結果都被錯過了。我們在最好的歲月裡選擇了老婆孩子熱炕頭,打打麻将,喝喝小酒,以為這就是自由,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有感而發,今天來講講自由,小人物的自由。
一
萬物皆有成本,選擇很難,意味着要放棄一些自由,就像當初的原始人。
曆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裡描寫了這麼一段人類發展程序:曾經的原始人們生活在陰暗的山洞裡忍饑挨餓,雖然日子很苦,原始人卻覺得很幸福,大家都一樣窮,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遊戲人間豈不快哉?
原始人認為這叫自由,無憂無慮的自由,逍遙快活。
但是有一些原始人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一直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山洞裡總不是辦法,他們居然産生了走出山洞的念頭。
可是,山洞外面有各種不确定的危險,有各種天災人禍。當然了如果成功了,也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更好的衣物,可以得到更多的生活資源,甚至還能得到同伴們的尊重。
于是在洞裡的原始人勸他們算了不要異想天開,好好享受自由,人生短短幾個秋而已。
直到,某幾位原始人走出了洞穴,勇敢地邁出了那一步,随即面臨的就是巨大的生存危機,要接受各種突如其來的危險。同時,讓他們欣喜的是,山洞外面确實更多的資源,足以讓他們過上富裕的,受人尊敬的生活。就像跳進水簾洞的孫悟空一樣,成了猴王,再不是野猴子。他們進化成人,而不是猴子。
于是,階層出現了,洞裡的原始人繼續享受着貧窮的自由,并嘲笑洞外的原始人不自量力地承擔風險,在他們看來與同類,與天敵,與自然博弈的生活是不自由的。認定饑寒交迫的躺平才是真正的自由。
二
請問,洞裡和洞外的原始人,誰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呢?被關在籠子裡的鳥衣食無憂,認為這就是幸福,他們永遠感受不到空中翺翔的自由。
阿信認為,自由不是你可以不做什麼,而是可以選擇做什麼。比如,世俗上的豪車别墅,你可以選擇不要,這是自由。但是,你要有實力擁有,這也是自由。
給大家推薦一本小說《滄浪之水》,主人公池大為是個崇拜自由的人,他認為金錢名利是身外之物,為了享受自由,他在機關裡我行我素,冒犯同僚,頂撞上司,覺得每天下下棋,睡睡覺,過一天是一天就是自由。
随即問題出現了,他追求自由的代價是被同僚排擠,被上司忽視,這些他都能忍。可是孩子想上好學校。沒房子,隻能跟老婆,丈母娘擠在一間房裡成了現實。更讓他不能忍的是,他看不起的馬屁精同僚成了他的上司。
請問,池大為獲得自由了嗎?如果你沉浸在心靈雞湯的世界裡,确實算自由,無欲無求,得過且過的躺平過日子,清高的批評“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庸俗人類。遇到挫折時就發揚阿Q精神:人在宇宙面前就是渺小的,人生苦短沒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累,不争不搶是大境界,退後一步海闊天空。
池大為為此吃盡了苦頭,機關分房子明明自己符合條件,而且是自己先申請的,結果過去的馬屁精同僚,現在的上司取而代之。他感慨地說:堅守原則,自命清高那也隻是一種說法,換一種說法是無能的人,跟不上時代的人,社會就是這麼辯證。
他看不起那個溜須拍馬的同僚,嘲笑對方為了過上富裕的生活付出很多代價,出賣時間,出賣尊嚴,甚至出賣自由。可是,同僚也是以獲得了金錢,地位,名利,也得到了另一種自由,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穿什麼穿什麼,有了更多選擇的自由,比如給孩子上了最好的學校。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隻能上三流學校,而别人的孩子卻能上一流的學校?苦了自己可以,苦了孩子豈不也是自由的代價?
池大為痛苦自問:我也不是看不清局面,有時候也想順勢入局,如魚得水,可心裡就是順不了那個勢,性格就是入不了那個局,入局的痛苦還要大過得到的幸福,我想着我何必為了小幸福帶來大痛苦呢?
阿信認為活着的自由和自由的活着,一個是面子,一個是裡子,想要面子就得不到裡子,想要裡子就得不到面子。
三
池大為始終邁不出那一步,他的前女友,已經做了上司的許小曼在點撥他時,正好有個女服務員敲門,許小曼聽見了敲門聲,可就是不回應假裝聽不見,讓服務員站在那裡幹等着。
事後,許小曼問池大為:服務員被晾在那裡心裡有火嗎?當然有,但她還是要強裝笑容說“請慢用”。這位女服務員是弱者,她有自由嗎?
是以,想獲得自由應該怎麼辦?有些東西,一定要在那個位子上才會有,否則什麼都沒有,連尊嚴感都沒有。尊嚴不能建築在一種空洞的驕傲之上。世界就是這樣冷漠,甚至說無恥。哪裡都這樣,不存在一種詩意的空間,說到底還是人性太無恥了。
生存是生存年代的最高法則,是絕對指令,我們的前面除了生存什麼都沒有。當一切都在現實的平面上展開的時候,那些虛幻的東西,什麼什麼精神,其實很蒼白,也許迷人,但還是蒼白,不能跟現實發生真正有效的聯系。
先要活着,再問活着的意義。可是有太多人,先問活着的意義,艱難的活着。同樣是人,窮人和富人說“我對錢沒興趣”的意義是不同的。當然了,如果你是個高雅且清高的人,請忽略本文。本文不過是想喚醒某些把自己的内心擰巴成麻花的朋友。做人别太清高,把面子看得太重的人,路會越走越窄。
世界是粗鄙的,經不起你的高雅。
四
主角池大為是幸福的,有前女友,朋友和家人跟他講理想的自由和現實的自由的差別,論證名利和物質的重要性。最終,他想明白了,放下了清高,向現實邁出了那一步,步步高升。
可是,生活中還有很多池大為,清高且驕傲,憤世嫉俗,整天嚷嚷平靜自然,無欲無求,以為得到了自由。殊不知,在這個世俗的社會裡,真正自由的空氣不在底層,而在上層。就如魯迅先生說的: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曆些危險。那麼,
為了庸俗的自由,你能邁出這一步嗎?
本文由鬼谷信原創出品,更多精彩鬼谷子智慧,敬請關注微信公衆号“鬼谷道”,為你的謀略賦能,助你成為當代縱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