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親與青春期的女兒“教科書”式對話

作者:呀美7度

都說與青春期孩子的相處是一種修行,特别是女兒的相處尤為難些。父母從小對孩子的管教,多以說教、指令,居高臨下。在父母心中早已埋下一顆“習慣式教育和溝通”的種子,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都會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自己的成長需要被肯定,而父母往往走進“我執”和“她應該”這種思想誤區,而事實帶來的效果往往是自己收不了場,也解決不了問題。

我女兒上8年級,今年14歲,是個乖乖女,從國小習好、不挑人、顔值還不錯,但自從上了初二,我們會發現,她學會了頂撞、學會發洩式的吼叫、學會怼人。往往一次考試考得不是很好,受到她媽媽的責怪,她随口就能來句:你是大學生,你考個滿分給我看看?然後把自己關進書房,半天不出門,媽媽也就此放棄接下來的溝通和批評教育了。

作為爸爸,我感覺“強攻”一定是沒有結果的,于是,拿出她的這期考卷審閱一遍,發現她整體考得還是不錯的,特别是國文,竟然考到142分,在年級也算是前三甲了,數學隻考了136分,英語是145分。媽媽的批評方式顯然過于苛刻了,這個分數對于孩子來說不知道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拿得到。

我在孩子快吃晚飯(那天是周末)的時候,我主動去叫了門,孩子打開門,還是一臉不屑回到學習桌上看書。我說爸爸最近看有點苦惱想跟你分享一下,你給我分析分析可行。她很吃驚地看了看我,我說是真的。爸爸有個客戶,很難纏,久攻不下,平時溝通也是好好好,關鍵是一直成交不了。後來,我聽說客戶愛釣魚,我就找自己的朋友給他約釣場,他喜歡吃海鮮,我托人從青島空運海鮮送給他,他很是高興,但訂單一直還是成交不了,這都跟了半年多了,我在想到底是什麼影響到這單的成交呢?沒想到女兒随口來句:爸爸,是不是沒有找到客戶的真正需求,你說的興趣愛好是你們處朋友的基礎,而訂單是生意場上的事,産品能否能給他帶來經濟效益應該是第一理由。我說,他也在做我們同行的産品呀,做得很不錯。女兒說,那你應該從他的客戶中找答案才對。我被孩子這種商業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也驚到了。嗯,你說的很有道理。就像你媽媽批評你考試沒考好時,你不能接受,包括下午你的态度也應該是這個道理吧。她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歎了口氣,哎!這就是“媽媽的秋褲”不是一個道理嗎?

其實,簡單的一次交流之後,我發現:我們父母身上“望女成鳳”心切,“我執”思想固化。孩子在青春期渴望被認可、被尊重、被發現美的一面,一味地打擊或督促、指令式管教,孩子的自信心會缺失,愛是一切的根源,孩子更是需要在她思想、意識、心智趨向成熟的時候,陪伴成長、平等、尊重式溝通、發現她的美、培養她的自信都是至關重要的。你們說呢?歡迎分享你們的故事。

作者:呀美七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