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誓要毀滅列甯格勒,為何二戰中德軍圍而不攻,不一鼓作氣将其毀滅

德國對波蘭采取的鐵血行動拉開了戰争的帷幕,随着英法兩國對德宣戰,一場波及歐亞大陸的大戰由此展開。要說二戰的歐洲戰場中哪裡的戰鬥最為激烈,當屬德國與蘇聯的戰争。為此蘇聯損失了2千萬以上的士兵,德國的主要作戰部隊也損失殆盡。

誓要毀滅列甯格勒,為何二戰中德軍圍而不攻,不一鼓作氣将其毀滅

而在蘇德戰争中數不勝數的戰役中,列甯格勒保衛戰可以說是相當的慘烈。這場戰役中蘇聯的主要城市列甯格勒被德國包圍了兩年多的時間,城市遭到破壞的同時,蘇聯也損失了大量士兵,可以說這場戰役是蘇聯損失最為慘重的保衛戰。

當時的德國為了一舉毀滅列甯格勒,出動了大量的士兵,在将當地變成廢墟的同時,也讓100萬左右的蘇聯士兵橫死沙場,也導緻數十萬的當地居民活活餓死。居民之是以被餓死,主要是因為德國的圍困。

誓要毀滅列甯格勒,為何二戰中德軍圍而不攻,不一鼓作氣将其毀滅

在德國的作戰計劃中,快速擊垮列甯格勒,讓波蘭戰場的一幕在列甯格勒上演。那又是為何,德國最後改變了自己的作戰計劃,反而在當地執行了長達900多天的圍困任務?

不得不說的是,德國對拿下列甯格勒的決心。列甯格勒這座城市是蘇俄十月革命的起源地,有着蘇聯第二座首都之稱。這裡不僅在波羅的海有着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同時也是蘇聯的交通樞紐以及工業中心。

誓要毀滅列甯格勒,為何二戰中德軍圍而不攻,不一鼓作氣将其毀滅

對于此地,德國是志在必得。希特勒要求德軍必須拿下這座城市,徹底消滅蘇聯的“紅色力量”,将蘇聯的主要工業癱瘓掉,同時将蘇聯的經濟區分割開。而蘇聯同時也絕不放棄這個“革命根據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德兩國在列甯格勒當地集結了大量的兵力。戰争打響前夕,德國派出陸軍分成南北兩路對列甯格勒形成包圍之勢。德國的南方集團軍有着70萬兵力,北方集團軍有着30多萬的兵力和大量的裝甲戰車以及數千門的大炮。

誓要毀滅列甯格勒,為何二戰中德軍圍而不攻,不一鼓作氣将其毀滅

雖然在後續的戰争中,德軍擊潰了蘇聯集結的部隊,使得蘇聯折損了數十萬的兵力,也将列甯格勒變成一片火海,但是頑強抵抗的蘇聯士兵聯合當地居民進行頑強抵抗,絲毫沒有撤離、放棄的想法。這讓德軍一鼓作氣拿下列甯格勒的計劃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與此同時,德國已經開始要在莫斯科與蘇聯進行決戰。為了支援莫斯科戰役中的德軍,集中攻擊列甯格勒的北方集團軍開始向莫斯科挺進。而在北方集團軍被大量抽調以後,列甯格勒周圍的德國與蘇聯士兵處在了一個微妙的平衡上,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内擊潰對方。

誓要毀滅列甯格勒,為何二戰中德軍圍而不攻,不一鼓作氣将其毀滅

為了減少損失,列甯格勒的蘇聯士兵沒有進行大規模突圍。而德軍則是抱着隻要是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潰敗,列甯格勒被占領隻是時間問題,也不急于發起進攻。随後,德軍展露了自己不接受談判的立場,轉頭開始圍困列甯格勒。

德軍的圍困不僅讓當地的蘇聯士兵遭遇了困難,也讓這座城市中300萬居民饑寒交迫,最終導緻數十萬居民活活被餓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