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宋慶齡,一生堅信并追随共産主義事業,不論面對何種的惡劣環境,她都始終為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美好未來而奮鬥,她一生做過無數于人民有利、于國家有益的事情,她雖為女性,卻巾帼不讓須眉,毅力與勇氣毫不遜色于旁人,她也是以受到無數人的敬仰與愛戴。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一年輕時期的宋慶齡

周恩來總理,人民的好總理,一生都在為國家的解放與強大燃燒自己。他為中國照亮了前往富強的路,他經曆過無數複雜的社會環境,但一直不變初心,盡全力維護共産主義事業。

在新民主革命時期、解放戰争時期、建設新中國時期,周恩來總理在工作上勤勤懇懇。他遠大的眼光、出色的外交能力、謙虛的工作态度等至今都被人稱贊。

在上世紀20年代,宋慶齡和周總理結識,宋慶齡剛見到周恩來總理的時候,就被周恩來總理為革命事業而奮鬥與為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的态度所震撼,周恩來總理當時正當青年,但是他身上的凜然正氣與愛國的精神比火更炙熱,二人共同為革命事業奮鬥的目标讓他們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二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女士

1976年1月9日,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這個消息播出以後,全國群眾失聲痛哭,同時聯合國也降半旗對周恩來總理表示哀悼。宋慶齡得知自己的摯友周恩來總理去世後,泣下如雨。1月15日,周恩來總理的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各地人民都來到追悼會送周恩來總理最後一程。

這一天,宋慶齡也很早就來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追悼會,當她親眼看見周恩來總理的遺容後,心裡的悲傷就更加抑制不住了,一想到以後再也見不到自己的摯友,無限悲痛不斷湧上心頭。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三人民自發送别周總理

可當追悼會正式宣布開始的時候,宋慶齡卻突然十分生氣,當着衆多前來祭奠周恩來總理的人的面,她憤然離開了追悼會現場。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惹怒了宋慶齡讓她在周恩來總理的追悼會上憤然離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h1>

宋慶齡和周恩來總理相識與相處的時間比宋慶齡與其他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更長。二人的相識源于一次知識交流,那時的周恩來總理很年輕,他剛從歐洲學習回國,在黃埔軍校任職,那時的周恩來總理經常與孫中山先生一起探讨國家大事和政治形勢,久而久之就和孫中山先生有了交情,是以他也認識了多才又有志向的宋慶齡。

周恩來總理也很敬佩宋慶齡的才學與志向,後來周恩來總理特别邀請宋慶齡來到黃埔軍校進行演講,宋慶齡對于中國共産黨的發展和中國革命的建設都有着獨特的見解,她将自己的一些思想與領悟講與黃埔軍校的師生,在當時引起了大家的誇贊,也讓周恩來總理愈加敬佩宋慶齡的才學。

宋慶齡在見到周恩來總理後就贊賞他是一個有遠見、革命立場堅定、很有經驗的上司人,那時的周恩來總理風華正茂,非常年輕,但已經是一個大有成就的上司人了,不僅宋慶齡第一次見面就誇贊他,别人與他第一次接觸也是誇贊有加。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四周總理和宋慶齡談話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宋慶齡在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道路上變得更加堅定,她要替孫中山先生将革命的道路走下去,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也是宋慶齡的這種堅定的革命思想,後來與周恩來總理有了更多的關于共産主義事業等等的讨論與接觸,這也為二人的深厚友誼奠定了基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投身革命,共同前進</h1>

北伐戰争時期,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三人集合衆多兵力向國名革命軍發起戰争,國民革命軍與他們晝夜戰鬥,由于對方兵力太多,國名革命軍的很多士兵在戰鬥中受傷,我軍英勇奮戰,采取各個擊破的政策,赢得了的北伐勝利進軍,但也付出了不小的犧牲,有很多傷員集中在武漢,需要緊急救治。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五北伐戰争

消息發出,宋慶齡就跟随國民政府來到了武漢進行救治傷病員的工作,當時救治工作的安排暫時還不全面,于是宋慶齡就于漢口成立了救治北伐傷員的紅十字會,這樣更加友善進行救治工作,後來宋慶齡還邀請了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參加了紅十字會的成立大會,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對宋慶齡的行為表示極大的支援。

1927年,蔣介石控制不住野心發動反革命政變,北伐的順利進行并沒有阻止蔣介石等右派人員想反叛革命的想法,他們為反革命做了很多的準備,一場戰争不可避免,一些傷亡又會徒增,這讓宋慶齡十分氣憤,這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也讓中共上司人十分氣憤,于是毛主席就同宋慶齡一起發表了一篇徹底與蔣介石決裂的文章。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六南昌起義油畫

周恩來總理上司的南昌起義得到了宋慶齡的大力支援與肯定,雖然那個時候宋慶齡并不在南昌,但還是給南昌的周恩來總理表示了贊同,同時,她也用行動幫助周恩來總理發動的南昌起義,宋慶齡和中共黨員也聯合發表文章斥責蔣介石和國民黨右派的做法,揭露這些反革命人員的醜惡嘴臉,從思想上對中國革命進行肯定。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h1>

蔣介石曾封鎖中國紅軍與共産黨相關的消息,是以人們對于中國紅軍和共産黨的偉大事迹沒有了解,這對中國的革命事業的發展是不利的,當時有一個名為埃德加·斯諾的外國記者并不相信中國共産黨與紅軍沒有偉大的作為,是以他聯系了在中國的好友宋慶齡,宋慶齡接到他的消息後馬上回應會盡力幫助他。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七埃德加·斯諾

宋慶齡秘密告訴埃德加·斯諾關于可以進入紅區的消息,并且當時聽聞斯諾的想法後中共地下組織的一位同志與毛主席說了斯諾的困難,毛主席馬上寫了一封介紹信讓他通過宋慶齡給斯諾送來,這為後來向世人公布中國共産黨和紅軍的偉大事迹奠定了基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h1>

國民黨右派與蔣介石在國内發動反革命,日本侵略者也将手加速伸向了中國,他們兩面夾擊,對中國的革命很不利,是以讓那些反革命的國民黨停止内戰十分重要,中國共産黨也立即發出了“停止内戰,一緻抗日”的主張,宋慶齡對這個主張十分支援。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八反革命政變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借一名士兵走失的理由想進入北平的盧溝橋,中方拒絕後,日本就以此為借口在盧溝橋發動了戰争,日本的挑釁引起了全國上下中國人民的抗議,我國共産黨馬上作出相關部署,與此同時,日本的公然挑釁也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潮,人民希望國民黨能與共産黨一起将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周恩來總理和一些中共黨員認為停止内戰刻不容緩,于是周恩來總理一行人刻不容緩前往蔣介石的住處進行談判,當時,宋慶齡正在上海,周恩來總理在去目的地的途中也經過上海,于是就來看望宋慶齡,宋慶齡得到周恩來總理前來看望的消息後十分高興。

宋慶齡一直與中共地下組織保持密切聯系,時刻向中共組織傳達重要資訊,她與周恩來總理因為不在一個地方而經常用書信的形式一起交流,二人經常的交流讓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周恩來總理一行人來到宋慶齡的居住地時,宋慶齡十分熱情地出門迎接。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九宋慶齡在世界人民和平大會上講話

兩人見面後就談起了中國目前的形勢和要做的事情,周恩來總理向宋慶齡介紹了中共抗日的政策方針以及前去和蔣介石談判的相關事宜,宋慶齡聽後對中央作出的決定表示大力支援,周恩來總理說的相關政策也讓宋慶齡更加堅定了擁護并發展革命事業的決心。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十周總理

不久後,國民黨右派将目光轉向了中共地下組織的聯絡人員,而作為聯絡人員一員的宋慶齡此時正面臨着極大的生命威脅,中共上司擔心她的安危,馬上作出了轉移宋慶齡到安全地方的政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共同合作,創作期刊</h1>

1949年,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親自寫信邀請宋慶齡前來北京一起商量開國典禮的相關事宜,但北京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地方,也因為這個宋慶齡還沒有回應毛主席和周總理。周總理明白宋慶齡的心理活動,于是讓自己的夫人親自去邀請她來表示誠意。

宋慶齡應約來到北京,中共上司人親自前來迎接她,來到北京的宋慶齡與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談了很多關于國家發展的大事,同年9月21日,宋慶齡因為長期為中共事業奮鬥而被大家肯定,然後她被投票當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後來,她與周恩來總理在更多的國家事情上有了交流。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十一宋慶齡來到北平

周恩來總理想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共産黨的偉大事迹,于是他想到了有很大聲望的宋慶齡,當即向宋慶齡說出了自己想法,宋慶齡也贊同這個想法,她馬上開始相關刊物的建設處理,周恩來總理也幫助宋慶齡的工作順利進行。後來,宋慶齡親自建立了《中國建設》的期刊,這一年是1952年。

随着時間的流逝,轉眼到了1962年,《中國建設》已經創刊十周年了,為了慶祝創刊十周年,宋慶齡邀請周恩來總理等人前來慶祝,周恩來總理表示會支援《中國建設》的發展,也會支援宋慶齡發展期刊的決定,宋慶齡十分高興,與周恩來總理說了很多關于期刊發展的意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h1>

周恩來總理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有一次,周總理30多小時都沒有合過眼,周總理一心一意為國家着想,全然不将自己的身體放在心上,沒日沒夜地工作,當他身邊的從業人員看到後就勸周總理要注意身體,周總理答應了,但是也隻是多睡了一會兒。

當時的周總理已經身患重症,過度的操勞讓他的身體無法繼續工作下去了,周總理病倒了,聽到這個消息後,宋慶齡馬上趕來醫院看望周總理,看着周總理如此的虛弱,宋慶齡不禁留下了眼淚,後來宋慶齡為了周總理的身體能好些,就去做了很多對周總理病情有好處的吃食,她經常去看望周總理,讓周總理放心,安心養病。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十二1971年的周總理

1976年,宋慶齡接到了一個十分讓她悲痛的消息,周恩來總理逝世了,宋慶齡不僅是為自己失去了一個摯友而悲痛,也為中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上司人而傷心。當時舉國悲痛,人人都在為這麼一位偉大的好總理的逝世而傷心,當宋慶齡想到周總理曾給予她的幫助後,心裡更加抑制不住那一份悲痛,眼淚不受控制地往外流。

1976年,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何卻在中途突然離場?周恩來總理與宋慶齡建立深厚友誼投身革命,共同前進傳播中國革命紅色精神國共合作刻不容緩,宋慶齡暗中幫助共同合作,創作期刊周總理逝世,緬懷周總理

圖十三人民緬懷周總理

宋慶齡憤然離開了追悼會,她的離開不是對周總理的不敬,而是對那些不尊敬周總理的人的痛斥,回去後,宋慶齡思考了幾日,緊接着,宋慶齡寫下來了《懷念周總理》一文,文中寫到這些話:人民永遠懷念周總理,他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