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山東之變」以人民為中心 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視訊加載中...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7日訊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兩年多來,山東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民生投入的普惠性和精準性,在高品質發展中不斷回應人民新期盼,滿足民生新需求。

民生所需就是工作所向。山東盯準住房、就業、教育、文化等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大投入力度,一件件看得見、摸得着的民生實事,讓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青島市李滄區上流佳苑社群正在錄制慶祝三八婦女節的線上文藝表演,歌唱社群新面貌。

“就是實實在在的事,真是一年一個台階。”“趕上了好時代,遇上了好上司,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青島市李滄區上流佳苑社群居民李秀美和李國強對記者說。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上流佳苑社群,提出“讓人民群衆生活更友善、更豐富多彩”。去年,上流佳苑社群的多層住宅樓加裝了電梯,解決了老舊小區老人上下樓難題,還打造“智慧社群”服務平台,讓居民在家中就能完成報修等事項。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山東之變」以人民為中心 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通過很多的方式,想辦法了解老百姓所需,這樣才能更精準地去解決老百姓的事,讓我們發展的成果來惠及老百姓。”青島市李滄區上流佳苑社群黨委書記李存業表示。

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全省累計投入205億元,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工改造項目7698個,惠及居民252萬戶。

山東省住建廳房地産市場監管處副處長李曉告訴記者:“今年是64.97萬戶,今年我們的數量是全國第一。(先進行了)道路、綠化、小區的環境、水電氣暖管網這些基礎類改造。然後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又提了完善類和提升類,主要是完善小區的一些功能,老百姓反映比較強烈的,公共服務設施不足的問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前,山東緊抓民生不松勁,去年民生支出占比仍保持在80%左右。前不久,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順利通過驗收和使用許可審查,這是山東首個4F等級的機場。近年來,山東交通運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力支撐”重要訓示精神。全省高速鐵路裡程達到2110公裡,上升至全國第3位;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7473公裡,實作“縣縣通高速”,重回全國第一方陣。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趙方德介紹:“實作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到目前,涵蓋公、鐵、水、空、軌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加速形成。”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山東之變」以人民為中心 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民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滿足人民群衆不斷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山東進一步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使公共文化資源能夠更加有效地服務群眾。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參觀考察曲阜時強調,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近年來,在儒家文化“登封、落地、傳播、轉化”上,山東實作了新的突破。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和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如今被稱為“新三孔”。今年,孔子博物館的“孔府過大年”系列活動,将傳統民俗體驗和年俗文物展覽融合,吸引了不少遊客,孔府清代服飾、清代春聯底本、年節生活賬等一百多件年俗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今年我們計劃要做12個展覽,去年大約做了11個展覽,這一次的‘天清地甯’展覽就是我們整理發掘孔府檔案的一個結果。我們孔子博物館藏品70萬件,過去一直藏在庫房裡邊,因為很難展示,那麼2019年(孔子博物館)正式開放以後,這批東西才得以跟觀衆見面。”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介紹。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山東之變」以人民為中心 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山東還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标準化均等化建設,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作全覆寫,8600多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十三五”期間全省城鄉居民滿意度考核,“文化生活”滿意度每年均排在第二位。

做好民生工作,重在做實做細。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每年專門出台檔案,部署20項重點民生實事。每項實事既有“路線圖”,又有“時間表”,同時明确各相關副省長是分工民生領域第一責任人。“十三五”期間,山東省一般公共預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計達到3.96萬億元,年均增長6.7%。财政教育支出累計突破1萬億元,居民和職工醫保住院報帳比例分别提高到70%和80%以上;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作“十六連漲”;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886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袁紅英說:“民生保障覆寫的範圍也是越來越擴大了,改變了以前大水漫灌的方式,在普惠的基礎上也提升了這種效能和精準性。也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山東的落地和實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