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俗話說,人老成精。
當人活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就會成為“人精”。他們心思缜密,謀略居多,而且能把控人心,看透别人的所思所想。
在這個世上,年輕的人不可怕,因為他們還未受過社會的磨砺,人也特别簡單直白。可是,那些曆經滄桑的人,卻給人一種“猜不透”的感覺。
在曾國藩的《冰鑒》當中,有這麼一個觀點,一個人越是純粹,他的眼睛就越是空洞明亮,一眼就能被人看穿。而一個人越是複雜,那他的雙眼就越是渾濁,你不管怎麼觀察,都看不透他的内心。
人在江湖,最難打交道的,往往不是老實人,而是複雜到極緻的“人精”。
上班工作的時候,你會遇到一些老油條般的同僚,也許别人随随便便一句話,就能騙你入套,讓你人财兩空。
外出談生意的時候,你會遇到一些捉摸不透的客戶,也許别人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動作,就能讓你特别不安。這,就是他們對于“人性弱點”的熟悉。
生活中,這三類“玩弄人心”的人精,會影響你的福氣,要及時遠離。
02
生活中,要遠離“厚黑”的人精。
李宗吾在《厚黑學》中寫道,翻閱二十四史,當中隻有這麼兩個字——厚黑。
厚黑學,其實在幾千年前就存在了。而且,中國人一直是“厚黑學”的踐行者。上至遠古時期,哪怕到了今時今日,厚黑之人也層出不窮。
何為“厚黑之人”呢?那就是臉皮極厚,内心極黑的人。這類人,他們的心特别狠,而且也沒有什麼真感情,虛僞到了極緻。
劉邦,被人稱之為“千古一英雄”。但是,他卻是一個毫無親情的人。為了自己活命,他不惜将兒子踢下車,不管兒子的死活。
司馬懿,被後世稱之為“晉宣帝”。但是,他卻是一個陰狠狡詐的人,不惜欺負别人孤兒寡母,甚至還為後世的“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
像司馬懿和劉邦這一類厚黑的人,其實當代社會有很多。尤其在一些大企業當中。如果你是大企業的人,你會清晰地感覺到,你每走一步都面臨着“如履薄冰”的困境。
跟厚黑之人交往,對方隻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偷襲你。所謂“人心如蠍”就是這個道理。是以說,遠離厚黑之人,才能保全自己。
03
生活中,要遠離“操弄人心”的人精。
曾有這麼一個事例。
機關中的小王,他在公司打拼了五年,眼看着要升遷了,但他還是事與願違,甚至辭職了。别人都覺得,小王因為不能升職加薪而辭職,真的是懦弱。
可是,這些人都錯了。小王不是因為不能升職加薪而辭職,而是因為受到某個奸人的威逼,而不能不辭職。
那個威逼小王的人,其實他是小王的競争對手。不過,與勤懇工作的小王相比,他有個特點,那就是特别擅長“拉攏人心”。
同僚們全都是他這一陣營的人,哪怕是上司,也都站在了他的這一邊。是以,小王想要與之競争,這就顯得有點不自量力了。
在日常的工作當中,隻要小王做成了什麼項目,這群人都選擇排擠小王,讓小王處于偏僻的角落當中。而且,這流言蜚語也傳得特别快,讓小王防不勝防。
于是乎,不堪忍受對方威逼的小王,便選擇了辭職。
其實,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或多或少的人精。而高段位的人精,他們更擅長把握人心,算計到了骨子裡面去。
對于這些人,千萬不能得罪,而是要敬而遠之,不與之有任何利益上的沖突。
04
生活中,要遠離“表面光鮮靓麗”的人精。
職場中,有這麼一句俗話,表面越是光鮮靓麗的人,内心越有着令人無法直視的陰暗。
古人曾有言:“大奸似忠,大忠似奸。”
奸和忠,這是不能看表面的。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的人,背地裡卻幹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奸惡之事兒。表面上越是忠誠的人,背地裡越有着不軌之心。
剛去到社會打拼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表面上特别正派的人,他們就是君子,就是好人。
我們不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他表面上也是特别正派的人,甚至被人稱之為“君子劍”,可他真的是君子,真的是好人嗎?答案是否定的。
有句話說得很現實,别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自然界中,我們總認為“變色龍”才是最懂得僞裝的生物。可實際上,僞裝界的鼻祖,并非是變色龍,而是我們這些“逢場作戲”的人類。
那些有着一定錢财和位置的人,他們絕對不是普通的老實人。因為老實人無法賺到大錢,也無法爬到高位。這是很現實的情況。
是以說,遠離“表面上光鮮靓麗”的人精,這是一個人明哲保身的關鍵所在。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