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蘇州女孩施詩,愛笑、愛唱歌、愛動漫,是家人和老師同學們眼中的開心果。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和病魔抗争了整整6年。就在幾天前,因為并發症導緻器官衰竭,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6歲。 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施詩做了一個決定:捐出可用的器官,幫助他人。

施詩的心願,今天實作了。

善良的施詩

謝謝你來過這個世界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這棟老舊的筒子樓三樓,就是16歲女孩施詩的家。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六年前,剛滿10歲的施詩被醫生确診,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之後就一直休學在家,每天要靠吃藥維持治療。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今年6月,施詩的狼瘡突然複發,住院治療過程中并發曲黴菌肺炎至多器官衰竭。9月21日,施詩被接回家中。9月30日,女孩不幸在家中病逝。

離開這個世界前,施詩曾做出過一個重要的決定。

施詩的媽媽蔣菊芬:一直跟我說,媽媽,我肯定要回饋這個社會,因為大家幫助了我,我肯定要幫助大家,你也幫我處理了,器官捐獻了,因為可能會幫助更多的人。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施詩媽媽告訴我們,孩子早就申請成為器官捐贈志願者。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生病的這六年裡,隻要身體允許,施詩都會陪媽媽去做義工,為老人們服務。盡力幫助他人,是女孩的最大心願。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施詩離世後,家人忍着悲痛聯系了蘇大醫學院遺體捐獻接受站的從業人員,實施了眼角膜摘除手術,并把施詩的遺體捐獻給了醫學院,做病理和解剖教學研究。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施詩的媽媽蔣菊芬:既然她之前有這個想法,那麼我們就完成她的遺願,如果她的眼角膜能夠捐獻給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她也能看到這個世界,其實這樣對我來說,對我們家裡人來說,她還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活着。

角膜成功移植

15歲少年将重獲光明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今天,施詩的心願實作了。接受她眼角膜的,是15歲男孩闫明璞。小闫的老家在河南,跟着爸爸媽媽來蘇州已經12年了。從小到大,小闫一直都是學霸,從來不讓父母操心。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今年中考結束後,他突然覺得左眼視力越來越模糊,幾近失明,後來被醫生診斷為圓錐角膜。

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角膜科主任趙慶亮:圓錐角膜這種病是先天性發病,一般12歲到13歲以後發病,目前這個孩子15歲,他圓錐角膜發病已經比較嚴重,一隻眼隻有0.1的視力,非常差,已經嚴重影響他的生活學習。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蘇州園區二中高一學生闫明璞:如果把右眼捂着的話,我左眼是基本算是什麼都看不清,我媽當時特别着急,要治好的話隻能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就在闫明璞父母萬分焦急的時候,醫院傳來消息,找到了同齡人捐贈的角膜,吳中公益基金會也将對醫療費用提供援助。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闫明璞的媽媽劉金麗:其實我心裡很難過,孩子雖然得到眼角膜了,但是另外一個孩子失去生命了,對我來說其實,我也心裡很難過,因為别人家失去孩子,我們家畢竟是眼睛,非常幸運,很感謝他們,很感謝施詩,施詩媽媽。其實我們一家就這麼想,等我們以後也會這樣,把自己的器官留給别人,讓一種美好留下來。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10月3日下午三點,在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角膜移植手術正式開始,近一個小時的手術很成功。預計半個月後,小闫的左眼就能恢複正常視力。

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16歲,生前的決定讓15歲少年重獲光明……

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角膜科主任趙慶亮 :我們給他做了一個闆層角膜移植,保留他自身角膜的後彈力層和内皮層,這樣手術後的排異反應幾乎沒有,可以達到長期更好的效果,達到一個正常人的視力是沒有問題的。

蘇州園區二中高一學生闫明璞:把自己身體器官捐獻給其他人,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這是那些無私奉獻者的偉大,是以我特别感謝他們,讓我能再次看見清晰的世界,我也将用自己的一生,帶着她的角膜,去觀看更好更廣闊的天空。

詳細報道請關注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 黎明 張健 鄭麗麗

來源: 江蘇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