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吹響反華“集結号”無人喝彩,歐洲國家:走自己的路

作者:第一軍情

第一軍情作者:執戈者

自1963年開始創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原本是聚焦讨論有關美歐關系和歐洲安全的一個平台,而且向來被視作是觀察美歐關系的風向标,然而,近年來年随着議題的擴大,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研讨全球安全政策的研讨會。作為當今世界上由非官方承辦的規格最高的論壇,慕安會自然受到各國的廣泛重視和關注,美國作為長期的“主角”,也一直在這個論壇上頤指氣使。

今年的慕安會,美國政客極力想把主題帶偏,試圖在這個論壇上吹響誣蔑、抹黑、圍攻中國的“集結号”——但是,卻最終發現,他們的反華表演不僅根本無法赢得任何掌聲與喝彩,反而讓在世人進一步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

本來,今年慕安會的主題是“西方的缺失”,這個題目本身表達的就是歐洲人的檢讨與反思,特别是對于“西方是否衰落”、世界為什麼變得“越來越不西方”的焦慮情緒。當然,會議的主辦想肯定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彙集各方聲音,尋求超越困境、自我更新,為西方(主要是歐洲)的重新振興開出“藥方”。

美國吹響反華“集結号”無人喝彩,歐洲國家:走自己的路

然而,在美國政客看來,這似乎給了他們的反華表演提供了機會和平台——他們想強加于歐美的觀點就是:導緻“西方衰落”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崛起。他們原以為,借着歐洲的焦慮在這個論壇上誣蔑攻擊中國就能夠得到共鳴,甚至,如果能在這個論壇上吹響圍攻、遏制中國的集結号,那可真是不虛此行。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美國的政客可謂拼了老命表演。出席本屆慕安會的美國政要包括:衆議長佩洛西率領的20多名參衆議員,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埃斯珀、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前國務卿克裡等,還有衆多的智庫學者。會議期間,到處都有美國人的身影和聲音。“中國威脅”成為他們的主要論調,而阻止歐洲國家使用華為5G技術則成為他們的現實目的。

蓬佩奧的演講中,三分之一時間都在批評中國;埃斯珀指責中國通過華為實施“邪惡戰略”;佩洛西在分論壇上大談5G問題時,甚至狂言“對中國妥協就意味着損害民主、人權、經濟獨立性和國家安全”,把問題上升到了制度安全的高度。而對于中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公共安全事件以及中國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巨大努力,他們卻選擇了無視和失語。

美國吹響反華“集結号”無人喝彩,歐洲國家:走自己的路

出乎美國政客意料的是,在他們的“半個主場”,他們誣蔑、攻擊中國的言論卻沒赢得期望的回應;相反,美國政客無禮和粗暴的态度卻引發不少與會者的反感。更讓美國人憋氣的是,在慕安會上同情和支援中國的聲音逐漸增多,中國官員、學者的發言,得到衆多與會者的肯定。越來越多的歐洲有識之士認識到,中國崛起勢不可擋,是無法逆轉的持久現象,歐洲乃至西方須努力适應,找到與中國和平共存的路徑。

除了不能認同美國政客的粗暴和無禮,更多歐洲人表達了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不滿,認為美國右翼主導下的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傾向,背離了支撐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基本理念;批評特朗普破壞了跨大西洋聯盟的基礎,讓雙方漸行漸遠;同時強調歐洲須“形成自己的戰略”,主張“走自己的路”。

今年慕安會的情況表明,即使在這個向來由歐美主導的論壇上,美國人也無法再将自己偏見和主張強行塞給别的國家了,哪怕是被他們視作“小兄弟”“小跟班”的歐洲國家。相反,美國的自私自利、損人自肥的政策正在受到更多國家的抵制和反對。

中國赢得同情和支援,不是靠拉關系,更不是靠威脅别人,或把自己的主張強加于人,而是中國在國際社會所遵循的行事準則和為國際社會所做出的貢獻,赢得了尊重。

美國吹響反華“集結号”無人喝彩,歐洲國家:走自己的路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美國處心積慮地抹黑攻擊中國,卻隻能唱獨角戲,根本無法吹響針對中國的集結号。中國緻力于做好自己的事情,堅持公道正派地與各國打交道,日益積累了人氣。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