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心理研究:“如果一個人說的話,90%以上是廢話,就很容易感到快樂,相反,若說的廢話不足50%,則很難收獲快樂。”
這世上,能說話的人多,願意聽你講廢話的人少。
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當你重視一個人時,才會和他說很多廢話,也隻有在乎你的人,才會容你放肆,聽你說很多無關痛癢的廢話。
這些話,或許是伴侶之間的情意綿綿,親子之間的趣事分享,也可能是朋友之間的無聊八卦。但正是它們,讓你在疲憊中感到輕松,在孤獨中感受溫暖。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就是可以說廢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伴侶間的廢話,是一種情調</h1>
三毛說:“夫妻生活,就是瑣碎的和具體的,即使生活再苦,環境再簡單,但都不能省略夫妻在一起說廢話和情話的環節,隻有這樣,婚姻才有了生機和活力。”
一段長久的關系裡,一定是一個喜歡說廢話,一個願意聽廢話。
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袁弘和張歆藝的互動,一度引發熱議。
因為無論何時,兩人的聊天總是很有趣。
有一期,張歆藝新買了擦地拖鞋,讓袁弘和她一起拖地。
袁弘研究了一番,随即開啟了話唠搞怪模式。

他說:“這就是邊走邊拖地那玩意兒?”
張歆藝超得意地回複:“是。有沒有很贊?”
袁弘立馬發送彩虹屁:“老婆,你好明智。什麼叫賢妻?”
張歆藝附和道:“很鹹的妻子。”
兩人相視而笑。袁弘突然使了個眼色,張歆藝心領神會,兩人哼唱着“我的滑闆鞋”,開始了一段尬舞。
實在太有愛了,他們的處模式很自然,沒有一點作秀的感覺。
朱丹說,他們好像永遠有說不完的話,你仔細聽像是一堆廢話,但他們卻能把它當情話聊下去。
好的感情,都是如此。
電視劇《父母愛情》裡,父親和母親,每晚睡覺前,也會聊聊天。
有一次,安傑很興奮地告訴江德福:“姐夫要回了。
這句話,一下打翻了江德福的醋壇子,他酸酸地說道:“你姐夫回來,你激動什麼?關燈睡覺。”
安傑立馬解釋。
江德福“哼”了一聲,接着問:“你姐夫長什麼樣?”
安傑說:“長得一表人才,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聽到這,江德福偷偷笑了。
那晚,兩人聊着這些無關痛癢的話,直到入眠。
他們的感情,也在說不完的“廢話”中,綿長不絕,讓人豔羨。
作家麥家說:“檢驗夫妻之間是否愛着的一個标志,就是雙方之間是否願意說廢話,是否願意傾聽對方跟你說廢話。”
感情中,最幸福的事,莫過于你願意說,他也願意聽。
人,生而孤獨,是以渴望了解和認同。
如果一個人甘願聽你絮絮叨叨,彼此有說不完的“廢話”,那你們注定靈魂比對,三觀契合。
夫妻之間,充斥着柴米油鹽,瑣碎平淡的日常,但生活裡,有個無話不說的伴侶,便會少很多孤單。
廢話三萬句,隻擾你一人,是一種情調,更是一種難得的幸運,
隻有真正愛你的人,才會不厭其煩地聽你說廢話,樂此不疲地回應你的廢話,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親子間的廢話,是一種接納</h1>
還記得電影《少年的你》裡,那個霸淩者魏萊嗎?
一個讓人又恨又心疼的孩子。
聯考失利後,她的父親一整年,都沒有和她說話。
父親的冷漠,讓她極度惶恐,同時,也讓她覺得自己可有可無。
于是,她借助霸淩别人,來刷存在感。
而給他人帶來痛苦的同時,她也親手将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然而,釀成這個悲劇的原因之一,就是父親的态度。
孩子受挫時,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關注,而最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的行為,就是父母能和自己多說話。
而魏萊的父親,卻恰恰選擇了沉默。
楊奇涵曾在《奇葩說》的賽場上說:“其實很多的我愛你,都藏在了廢話裡。”
父母和孩子之間,尤其如此。
心理學家賀嶺峰曾在一次分享中,講述了自己和女兒的互動日常。
他說,女兒在日本學習,因為彼此都很忙,是以偶爾會打電話。
但每一次通話,他們都能聊三四個小時,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基本上都是講廢話。
比如,女兒會主動和他說,最近有哪些男孩在追她,分别都是什麼樣的性格,說完,還會讓老爸給逐一分析。
而作為父親,他不僅分析,還會和女兒分享,自己當年談戀愛時的感受,而過了幾十年,再回頭看,自己又有哪些不同的領悟。
就這樣,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讓父女關系變得特别親密。
真正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和自己的孩子說“廢話”。
因為,在你來我往的廢話中,孩子感受到的,是被需要,被接納。他們也就更願意主動向父母靠近。
正如《小王子》裡,那句很溫暖的話:我在你身上浪費的時間,才讓你變得珍貴。
廢話也是如此。
那些外人看來不着邊際的廢話,在孩子眼裡,卻是滿滿的愛,能讓孩子感覺到被父母完全地接納。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平時多說廢話,孩子的發問多做回應,家庭的氛圍輕松且溫馨,孩子才能健康長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朋友間的廢話,是一種信賴</h1>
網上,曾有人提過這樣一個問題:怎麼形容你和朋友之間的關系?
有個回答,直擊人心:即便許久不見,坐下來就能邊吃火鍋邊唠嗑。我說着有一搭沒一搭的廢話,他也能聽得有滋有味。
日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亞希子說:“我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漫畫,非常想立刻找人分享,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分享無關緊要話題的朋友,因為這不是工作,也不是什麼大事。算了,不值一提。”
這一幕,看得我心頭一緊,這不就是生活中的自己嗎?
年輕時,和朋友聊什麼都無所顧忌。不管是吐槽,還是小心思,都能輕易分享,也很容易得到認可。
可年紀越大,越希望自己言之有物。似乎說了廢話,就是在浪費時間。
其實,真正的朋友,從來不怕說廢話。
畢加索和安裝工蓋内克的忘年交,便是源于無數的廢話。
晚年的畢加索非常孤獨,他身邊不缺朋友,但那些人都是沖着他的畫而來。沒有一個人願意真心陪他說話、唠嗑。
他内心異常苦悶,直到安裝工蓋内克的到來。
蓋内克沒有多少文化,但每天休息的時候,都會陪畢加索閑聊,彼此說着無關痛癢的話。
沒想到,這個安裝工給畢加索的晚年,帶來了無盡的快樂。
畢加索放下了自己的包袱,丢下那層面紗,像個孩子一樣與蓋内克天南海北的聊。
那些廢話,成了畢加索晚年最寶貴的回憶,而蓋内克也成了他口中真正的朋友。
成年人的世界,越長大越孤單。
長大後才發現,可以無拘無束地說廢話的人寥寥無幾。
朋友間的廢話,對我們來說,不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牽挂。
是以,請珍惜那個,可以随時和你說廢話的朋友,因為你們的廢話裡,藏着最真摯的情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最舒服的關系,是可以說廢話</h1>
《一句頂一萬句》裡寫道:“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說得着的人千裡難尋。”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是可以說廢話。
一段親密的關系,一定是彼此之間有說不完的廢話,親情、愛情、友情皆是如此。
人這一生,總要有一個能喘口氣的地方。
越長大越懂得,身邊能有一個能聽自己說廢話的人,才是真正的幸事。
很多時候,正是這句無關緊要、無中生有、無足輕重的廢話,讓愛得以傳達。
時光易老,請一定珍惜那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
唠叨是愛,廢話是快樂,最舒服的關系,莫過于此。
是以,珍惜那個願意花時間,陪你說廢話的人吧,他才是最愛你的人。
作者:周一醬,一個想開着房車浪迹天涯的姑娘,願我們能成為朋友。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