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崇煥:為啥被淩遲處死?他是英雄嗎?看甯遠大捷就明白了

作者:講義

1620年是明朝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駕崩,接着繼位不到一個月的朱常洛病死。16歲的朱由校被東林黨人推上皇位。然而此時的明朝可以說内憂外患,時局動蕩,遼東半島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大明,朱由校大膽啟用孫承宗,任命他為薊遼督師,掌管遼東事務。孫承宗北上穩打穩紮,步步為營,收複失地四百餘裡,不聲不響築成了甯錦200裡防線,努爾哈赤不得不退回七百餘裡。

袁崇煥:為啥被淩遲處死?他是英雄嗎?看甯遠大捷就明白了

然而由于魏忠賢專權,掀起朋黨之争,孫承宗被迫自動辭職。魏忠賢便委派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務,誰知高第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主動放棄了孫承宗收複的四百裡,舉國上下一片嘩然,甚至連努爾哈赤都想不通,不過他肯定樂開了花。然而這時候有一個人站出來,大聲呼籲要踐行孫督師的政策,并且上書朝廷,甯錦線不能丢,必須死守。他就是抗清名将甯前道(也就是袁崇煥)。

袁崇煥對天盟誓:“甯前道當與甯、前共存亡!如撤甯、前兵,甯前道必不入,獨卧孤城,以當虜耳!”他的決心影響着手下的将士,他們誓與城池共存亡。雖然高第抛棄了他們,甯遠成為一座孤城,可是袁崇煥卻在甯遠城高築牆,廣積糧,對城外實行堅壁清野,把城外的房屋,糧食,莊稼,萊園全部毀掉,不給敵人一粒糧米:在城内進行職責到位,畫地分守:總兵滿桂守東面,

袁崇煥:為啥被淩遲處死?他是英雄嗎?看甯遠大捷就明白了

副将左輔守西面,參将祖大壽守南面,副總兵朱梅守北面,自己坐鎮鼓樓,督戰全軍;修台護铳,架起紅衣大炮(葡萄産),誓于甯遠共存亡。1626年正月22日,努爾哈赤率軍20萬(實際六、七萬)兵臨城下。袁崇煥身穿盔甲親自指揮甯遠守軍與金軍拼搏,由于紅衣大炮的威力,金軍根本無法靠近,最終一向無敵的努爾哈赤在甯遠碰了一鼻子灰,并且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所傷。

袁崇煥:為啥被淩遲處死?他是英雄嗎?看甯遠大捷就明白了

努爾哈赤全線潰敗,這此大戰便是有名的“甯遠大捷”。不過由于袁崇煥是孤軍奮戰,努爾哈赤卻趁海面結冰,血冼了30裡外的覺華島,島上守軍全部犧牲。袁崇煥一戰成名後,升任兵部侍郎、遼東巡撫。同時,關甯防線上添了個錦字:即關甯錦防線。接着在1627年又取得了甯錦大捷,高第丢掉的土地再次回歸。後來由于魏忠賢構陷,他選擇辭官回家。後來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祯繼位。

崇祯重新啟用袁崇煥:升他為兵部尚書、督師薊遼。并且詢問平遼政策和滅遼時間。袁崇煥卻狂傲地回答到,5年即可,在崇祯的全面支援下再次踏上了征遼的征程。由于他此次的官太大,擅自斬殺毛文龍。1629年10月皇太極再次出動,并且因為懼怕袁崇煥不走關甯線,繞道而行,所到之處洗劫一空。袁崇煥起兵回援,十一月二十七日,袁崇煥在左安門下列陣以待。

袁崇煥:為啥被淩遲處死?他是英雄嗎?看甯遠大捷就明白了

袁崇煥親自揮着刀劍發起沖鋒,整整一個上午,北京城戰馬嘶鳴,回響在天際,勇氣是戰勝一切的支柱,皇太極被打敗。最後袁崇煥崇祯用籃子吊進紫禁城,結果這位抗清英雄換來的是“擅殺毛文龍、與清廷議和等罪被判淩遲處死。1630年9月22日在菜市口被剮3000刀,百姓紛紛搶着食他的肉,整個京城沒有一個人為他悲傷,反而人人歡欣鼓舞,可憐一代英雄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袁崇煥:為啥被淩遲處死?他是英雄嗎?看甯遠大捷就明白了

現在你該明白袁崇煥究竟是不是英雄,他該不該殺呢。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河”。不管後人怎麼評價,他的功績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