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崇焕:为啥被凌迟处死?他是英雄吗?看宁远大捷就明白了

作者:讲义

1620年是明朝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驾崩,接着继位不到一个月的朱常洛病死。16岁的朱由校被东林党人推上皇位。然而此时的明朝可以说内忧外患,时局动荡,辽东半岛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大明,朱由校大胆启用孙承宗,任命他为蓟辽督师,掌管辽东事务。孙承宗北上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收复失地四百余里,不声不响筑成了宁锦200里防线,努尔哈赤不得不退回七百余里。

袁崇焕:为啥被凌迟处死?他是英雄吗?看宁远大捷就明白了

然而由于魏忠贤专权,掀起朋党之争,孙承宗被迫自动辞职。魏忠贤便委派高第接替孙承宗的职务,谁知高第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主动放弃了孙承宗收复的四百里,举国上下一片哗然,甚至连努尔哈赤都想不通,不过他肯定乐开了花。然而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声呼吁要践行孙督师的策略,并且上书朝廷,宁锦线不能丢,必须死守。他就是抗清名将宁前道(也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对天盟誓:“宁前道当与宁、前共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他的决心影响着手下的将士,他们誓与城池共存亡。虽然高第抛弃了他们,宁远成为一座孤城,可是袁崇焕却在宁远城高筑墙,广积粮,对城外实行坚壁清野,把城外的房屋,粮食,庄稼,莱园全部毁掉,不给敌人一粒粮米:在城内进行职责到位,画地分守:总兵满桂守东面,

袁崇焕:为啥被凌迟处死?他是英雄吗?看宁远大捷就明白了

副将左辅守西面,参将祖大寿守南面,副总兵朱梅守北面,自己坐镇鼓楼,督战全军;修台护铳,架起红衣大炮(葡萄产),誓于宁远共存亡。1626年正月22日,努尔哈赤率军20万(实际六、七万)兵临城下。袁崇焕身穿盔甲亲自指挥宁远守军与金军拼搏,由于红衣大炮的威力,金军根本无法靠近,最终一向无敌的努尔哈赤在宁远碰了一鼻子灰,并且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所伤。

袁崇焕:为啥被凌迟处死?他是英雄吗?看宁远大捷就明白了

努尔哈赤全线溃败,这此大战便是有名的“宁远大捷”。不过由于袁崇焕是孤军奋战,努尔哈赤却趁海面结冰,血冼了30里外的觉华岛,岛上守军全部牺牲。袁崇焕一战成名后,升任兵部侍郎、辽东巡抚。同时,关宁防线上添了个锦字:即关宁锦防线。接着在1627年又取得了宁锦大捷,高第丢掉的土地再次回归。后来由于魏忠贤构陷,他选择辞官回家。后来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

崇祯重新启用袁崇焕:升他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并且询问平辽策略和灭辽时间。袁崇焕却狂傲地回答到,5年即可,在崇祯的全面支持下再次踏上了征辽的征程。由于他此次的官太大,擅自斩杀毛文龙。1629年10月皇太极再次出动,并且因为惧怕袁崇焕不走关宁线,绕道而行,所到之处洗劫一空。袁崇焕起兵回援,十一月二十七日,袁崇焕在左安门下列阵以待。

袁崇焕:为啥被凌迟处死?他是英雄吗?看宁远大捷就明白了

袁崇焕亲自挥着刀剑发起冲锋,整整一个上午,北京城战马嘶鸣,回响在天际,勇气是战胜一切的支柱,皇太极被打败。最后袁崇焕崇祯用篮子吊进紫禁城,结果这位抗清英雄换来的是“擅杀毛文龙、与清廷议和等罪被判凌迟处死。1630年9月22日在菜市口被剐3000刀,百姓纷纷抢着食他的肉,整个京城没有一个人为他悲伤,反而人人欢欣鼓舞,可怜一代英雄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袁崇焕:为啥被凌迟处死?他是英雄吗?看宁远大捷就明白了

现在你该明白袁崇焕究竟是不是英雄,他该不该杀呢。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河”。不管后人怎么评价,他的功绩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继续阅读